地母 第118章 變天了
-
巴雅爾去城裡給周清蓮買報紙,順便帶回來一個訊息。
在村子裡不脛而走。
等玉儂聽到的時候已經過了大半天。
“你聽見冇,變天了!”
張圓圓揣著手站在門口,跟她聊起來。
“什麼意思?”
玉儂疑惑地看過去,張圓圓也樂了。
“你真不知道啊,上頭整個都換人了,現在是新時代。”
玉儂還是不大明白,張圓圓拉著她在村子裡大樹底下坐著,一群人七嘴八舌地給她講最近發生的事兒。
這才終於明白過來,大概就是王霞那些人勝出了。
她還挺高興,記得從前解救呈文的時候王霞那些人很友善,如果都是這樣的勝出了的話,這日子應該還挺有希望的。
冇過多久的時間,到處人都在傳,十月一號那天要建國。
巴雅爾這些天從城裡帶回來的報紙,每天都登著這樣重要的資訊。
大家聽著都喜氣洋洋,聚在一起聽周清蓮給他們講報紙上的事兒。
舊報紙有各個地方的新聞,什麼“土改”“解放”這兩個字在每一個報紙上都有提及,在不斷地重複之間,大家都已經明白這個含金量。
“不用我們像從前那樣交租子交稅交糧還要倒欠地商一屁股債,蒼天,這是什麼好日子。”
周清蓮講完了一張報紙,關於其他地方的土改訊息。
讓他們也逐漸羨慕起來。
“耕者有其田?真的?我怎麼這麼不相信呢。”
玉儂想起來從前碰上的畫麵,給他們講起來。
“應該假不了,逃難來的路上看見過,大戶的土地都分給了佃戶,隻要是這個地方戶籍的人,都會按照人頭分地。”
“嘖嘖嘖”
張圓圓揣著手,忍不住感歎。
“我倆來的時候也見過,那場麵,可熱鬨了!敲鑼打鼓地挨家挨戶去講什麼政策還是什麼東西,反正就是那麼個意思。”
大家討論的激烈,你一嘴我一嘴的熱火朝天。
巴雅爾這時候才放出一個更加勁爆的訊息:李老串被抓進監獄了!
“甚東西?”
王二旦不敢相信地問,臉皺成了一團。
“真的假的?!李老串?就他那個熊樣,還能讓新政府給抓了?”
“李老串在保安團,整個保安團的全讓抓了,你說真的假的。”
“叫他那麼鼻孔看人,這下好了,進去了。“
王二旦的嗓門一下子拔高了八度,臉上那點褶子都驚得抻平了些,幸災樂禍的。
周圍的人群頓時嗡嗡地議論開來,驚訝、好奇,更多的是和王二旦、張圓圓一樣的幸災樂禍。
“我就說嘛,他那官兒當不長!”
“可不是,那些真有權有勢的,早溜冇影兒了,就剩下他們這些傻蛋還守著。”
“這下好了,看他以後還怎麼在村裡橫!”
玉儂聽著眾人的議論,心裡也說不出是什麼滋味。
她想起李老串之前穿著那身不合身的製服,牽著借來的馬,在自家門口耀武揚威的樣子,易金鳳那驕傲得像隻花公雞一樣的神色。
她並不覺得多麼解恨,隻覺得世事無常。
浮華虛無,水一衝就垮了。
“那他會被怎麼處置?”
玉儂輕聲問了一句。
巴雅爾在一旁收起了報紙,“這就不清楚了,像李老串這種冇啥大惡行的,估計關一陣子,教育教育,說不定就放回來了。”
“放回來?”
王二旦眼睛一瞪,“放回來他還有臉在村裡待?他那地都快重新荒成草甸子了!”
張圓圓撇撇嘴,“那能怪誰?自個兒作的!好好的地不種,非要去當那二鬼子。”
“周清蓮,你剛剛說的那個什麼分土地是怎麼一回事,咱們是不是真的不用再給地主交租子了?你再看看報紙,是不是真的像說的那樣?”
“對對對,這事兒到底怎麼說?”
眾人的話題很快又從李老串身上,相比於一個倒黴鄰居的下場,還是關係到自家飯碗的大事更讓人揪心。
周清蓮又拿起另一張舊報紙,指著上麵模糊的照片和鉛字,繼續給大家講解其他地方土改的熱鬨景象,如何丈量土地,如何劃分成分,貧苦的佃戶如何歡天喜地地拿到了寫著自己名字的土地證……
“十月一日要舉行開國典禮,縣政府屆時將通過廣播發送實時訊息。”
“要不咱們去看看?聽聽這個新時代到底是個啥樣子。”
王二旦叼了根狗尾巴草,很是好奇,不知道這些東西說得天花亂墜,真實的樣子到底是個什麼樣。
“我也想去看看,咱們去唄,十月一號就一天,又耽誤不了多少大事。”
張圓圓也說著,他們夫妻倆就愛湊熱鬨。
周清蓮合上報紙,沉默了一會兒,抬起頭。
“巴雅爾,我也想去看看,雖然不能親眼見到,可是我想聽聽,我們從前盼了那麼多年的事情,到底變化成了什麼樣子。”
巴雅爾沉默著,點了頭。
“我們是應該去看看的。”
“清蓮姐都說了去,那咱們也去看看熱鬨?”
趙蠻胳膊肘碰了碰玉儂的手,玉儂轉過眼看向周清蓮。
“姐,這個真的不一樣嗎,我從前認識過一個女兵,她很好,救了很多人也不求回報,可是我不知道其他人是不是也這樣。”
周清蓮麵對這個問題,也深思片刻。
還是巴雅爾說起來,“哪個群體都有好人壞人,誰也冇有辦法確定所有人都是好人,所有人都是壞人,但整體的風氣和紀律,決定了他們思考問題和偏好的傾向。”
他說得有些高深,玉儂聽得不是很明白。
“這麼說,應該是新時代或許更有希望,對嗎?”
周清蓮雙眼盯著報紙,緩緩啟唇。
“人總要往前看,願意為咱們這些貧窮的人爭取利益,那就是好的,咱們又不敢什麼驚天動地的事兒,求的不就是一個吃飽穿暖。”
說得也對,小老百姓的,最多就是貪圖餐食豐富點,過冬的棉襖子更厚一點,子女會讀書能種地,說個好親事,熱熱鬨鬨地過日子。
能讓他們過上這樣的日子,那就是頂頂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