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為凰 第101章 議儲
-
成王見葉寧語今日吃了虧,忽然想起那日在西城門,葉寧語又將白承之噎得說不出話。
他心中暗暗思索,這兩人你一來我一去,倒也是不分勝負。
幾人在書鋪裏逛了一會兒,葉寧希隨意拿了幾本可買的書,準備象征性地支援一下白先生的生意,一轉頭卻看到長姐手中也抱著好幾本書。不過這些書都是不賣的,隻能借閱。
葉寧語冇有時間在這裏多留,正當她準備放下的時候,白承之的聲音在她耳邊傳來。“葉大姑娘若是想看,帶走便是。”
葉寧語一愣,“可這些……”
白承之笑道,“無妨,我既能擺在書鋪,就說明並不看重。白某那裏還有些真正的孤本,葉大姑娘若有興趣,下次見麵給你拿一些。”
書架前本來人就多,此時一個學子經過,不小心撞了白承之一下。他順勢往葉寧語的方向傾了傾,兩人的距離頓時隻有半臂。
葉寧語的心跳驟然加快,她下意識想要後退,奈何身後有人。一時間,進退兩難,神色尷尬。
白承之的嘴角勾了起來,他想起那日在西郊,麵對刺客的刺殺,神色絲毫無懼。在太平街當街攔太子,也是沉著冷靜,步步逼人。又聽說在朝堂告禦狀,一番言論更是將虞帝說道甘拜下風。
如今這個不知所措臉頰泛紅的樣子,倒是讓白承之的心神也為之一動,一股莫名的感覺在他心中升騰起來。
也不知過了多久,葉寧語終於回過神來。“不……不必了。”
葉寧語不記得她是怎麽急匆匆地走出了書鋪,也不記得自己的心這樣快速跳了多久。
回去的路上,她抱著那幾本書,望著車外,久久未發一言。
回府後時間還早,葉寧語把方管家叫到了秋水院,打聽了一番陳都尉和三位校尉的事。方管家和林掌櫃以前同在軍營,林掌櫃熟識的人方管家自然也認識。
當他聽說陳都尉如今在興隆酒樓當廚子,一時唏噓不已。又聽到了另外三位校尉的情形,又感歎萬分。
“大姑娘是想把他們收為己用?”
“我確有此意,待林叔打探清楚後,再作安排。”
葉寧語冇有多說,方管家十分識趣地冇有再問。大姑娘這些時日明裏暗裏地收了不少人,雖然葉寧語冇有說過她要做什麽,但直覺告訴方管家,大姑娘在謀劃一件大事。
“方叔,小五和延賀可都是延慶在帶著?”
葉寧語點頭。當日,小五和他父親被方延慶從邊境接回,在朝堂上指認太子,他父親當場碰死,算是以性命幫了葉寧語的大忙,事後葉寧語便將小五領回了葉府。
而方延賀是方管家的義子,也是葉寧語授意,讓他進府的。
“是,他們二人都跟著延慶做事。”
“小五行事如何?”
“那孩子此前行事雖不夠沉穩,不過隨他父親在戰場曆練了幾年,膽識頗佳,這兩個月,沉穩許多了。”
本來小五與葉寧語的年紀相仿,並不算孩子。可他在戰場上待了那麽些年,滿身是傷,不久前又喪父,著實可憐,方管家這些日子也數次叮囑方延慶,慢慢教他。
葉寧語滿意地點頭,“小五的父親於葉家有恩,葉府不能虧待了他。辛苦延慶好生栽培,日後能堪重用最好。”
“是”
“延賀我是放心的,他的差事憑方叔和延慶安排就是。”
方管家心中一陣感懷,“屬下替延賀多謝大姑娘。”
方管家走後,葉寧語早早歇下。
翌日,她依然寅時便起床練功,江曼青也纏著跟葉寧語一起練,表姐妹兩人有時還會互相比試一番。持續練了兩個月,許多以前丟下的功夫如今練著也更順手。
不同的是,如今葉寧語身體已基本恢複如常,可以大大方方練功,江氏看見也不會說什麽,隻叮囑她們注意休息,別累壞了身子。
於是,秋水院儼然變成了一個校場,從主到仆,各有各的練法。
葉安舒聽聞此事,覺得十分有趣,時不時過來瞧瞧熱鬨。一向不喜早起的他,為了一觀秋水院的奇景,竟也連日早起,加入了其中。
葉府,又恢複了往日的平靜。
不過,近幾日的朝堂,卻冇有那麽平靜。
自前太子被廢,儲位空懸,議儲之事在百官心中蠢蠢欲動。可前些日子宮裏忙著皇帝壽辰,又要接待各國使團,也不好在前太子一廢就提及此事,所以他們按耐住了這個心思。
如今皇帝壽辰已過,前太子要在太子府思過三年,如今三個月還不到,但這並不妨礙大臣們蠢蠢欲動的試探心思。
三年,朝堂上的局勢早就變了。若皇帝真想保住前太子,也不至於會讓他思過三年,這明擺著是有易儲的心思。那麽,誰是儲君人選,百官們心中幾乎冇有疑惑。
“陛下,前太子被廢已有兩月有餘,如今儲位空懸,雖陛下龍體康健,可栽培儲君也是國之根本。臣鬥膽上奏,請陛下考慮立儲之事。”
開口的,是右相崔敬忠。
這種大事,大多時候是右相率先開口。其他人要麽附和,要麽沉默。
右相一開口,少不得許多人開始附和。
虞帝高坐龍椅,看著底下眾人像是商量好的一樣,他眯著眼,一臉威儀。
“既然大家都附議,不知眾卿對於儲君人選,有何看法?”
來了!皇帝終於問起了儲位人選!
雖然大家都很怕這個問題,可作為朝堂官員,免不得要經曆這種生死之戰。議儲並不是嘴皮子上下一碰,發表自己的意見就可以,要是說得不對皇帝的心意,輕則被罵,重則也容易掉腦袋。而且,皇帝的心思深不可測,萬一此時自己站錯了隊,冇有舉薦未來的儲君,那就不美妙了。
不出所料,百官一陣沉默,無人敢打前站。
皇帝的臉色愈發沉重。“怎麽,你們都催朕立儲,就冇有膽量舉薦嗎?”
“陛下。”崔敬忠不負眾望地走出來,“除前太子外,其他三位皇子皆有過人之處,敬王殿下敦厚,成王殿下仁義,雍王殿下聰慧能乾。立誰為儲君,想必陛下心中早有決斷。”
皇帝心裏一哼,瞧瞧說的這話。敦厚?擺明瞭是說敬王憨傻無能唄。仁義,可不是說成王一心貪戀山水,不思政事?至於雍王,倒是幾個皇子中最為上進有能耐的。
崔敬忠此言一出,雖未明說舉薦誰,但隻要長了腦子的,都聽出了他的心思。
右相一開口,其他人也壯了膽,個個的話術與崔敬忠如出一轍。不點名舉薦誰,隻分析幾位皇子的性格和本事,最後把問題丟回了皇帝。
皇帝看著畏畏縮縮的眾人,心中不免生了火氣。
葉永長從來就不會這般周旋,他有什麽心思會直說,是好是壞不論,那股子真心實意倒是真的。虞帝此刻希望,朝堂上多幾個像葉永長那樣的官員。想到這裏,虞帝對前太子越發懊惱。
頂點小說網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