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女為凰 第164章 點狀元
-
這次的考題出自虞帝之手,虞帝早就想好了題目,直到今早來武英殿前,才寫在了紙上。
隨即,又捲起來交給身後的劉公公親自拿著。
來到殿內,劉公公當著虞帝和兩名貢士的麵打開考題。可以說,在開考之前,除了虞帝,冇有一個人看過這上麵的內容。
虞帝看向這些學子,有好幾個他是覺得臉熟的,比如幾位重臣家的孩子。可更多的學子是陌生的。但這也無妨,未來總歸是他的臣子。
他們之中,有的是風度翩翩的少年郎,有的考生過了三十歲,可對他來說,也是沉穩有度的年輕人。
看著滿殿的學子,虞帝似乎看到了自己綿延萬年的江山和皇權,心情暢快無比。
隨著三聲鍾響,虞帝身側的禮官提高音量。“試畢!”
學子們紛紛擱筆,與此同時長舒了一口氣。
而宮外的人們聽到鍾響,都知今年的殿試已經結束了。家裏有孩子考試的人家紛紛張羅馬車細軟,安排著去宮門口接孩子回家。
學子們依次出了宮門,有人暢快,有人愁眉苦臉,有人唏噓不已。事已至此,考得如何已經不重要了,他們的命運似乎就此定下。
待學子們離開,禮部的人便開始了一項重要的工作,謄抄答卷。
這是曆來科考的規矩,為了以防作弊,閱卷官們不能直接在學子的答捲上批閱,而是由禮部的人先行將數百學子的答卷謄抄成一樣的字跡,再交由閱卷官。
十個人同時謄抄,每人也要謄抄二十份。一整天過後,才將所有的答卷謄抄結束。
而由皇帝欽點的幾位閱卷官早在昨日考試一結束就進了宮。
虞帝親自下令,今年的閱卷在宮裏舉行。
雖然昨日還無法閱卷,但為了避免閱卷官和學子直接接觸,有學子告訴閱卷官自己答題的內容,就早早地將他們隔了起來。
禮部拿著兩百份謄抄好的無名答捲去了偏殿,一一分發到幾位閱卷官手裏。他們一刻也不敢怠慢,忙看起這些文章來。
足足兩百份考卷,就算幾位閱卷官都是滿腹經綸的大學士,也要閱上好幾日。
五日後,在宮裏的幾位閱卷官終於長舒了一口氣。因為,第一輪閱卷已經結束。
他們已從兩百份裏麵挑出了一百份,不出意外的話,三鼎甲和二甲的考生將會從這裏麵出來。
“嗯……諸位大人,咱們還得從這一百份裏挑出十張考卷,供陛下查閱。”主閱卷官摸著鬍鬚說道。
“依下官看,這幾份著實不錯,特別是這一份,頗有頭名之風啊。”另一位閱卷官滿臉喜色地看著手裏的那張考卷。
今年的學子著實是有些實力的,他們在閱卷的時候,發現了好些不錯的文章。別說前十,就是剛剛二百裏挑一百,他們也是做了許久的權衡。
“劉大人說的這篇老夫也看過,確實可圈可點。不過老夫手裏的這篇更妙啊,文辭考究,論點充分,引經據典又不掉書袋,這纔是狀元之文呐……”
“兩位大人,我這裏也有一篇好文。”
隨即,這位大人也將自己手裏的考卷拿給其他人傳閱。
眾人看過一番後,有點讚許點頭,有人拿著幾份考捲來回對比,眉頭緊皺。
幾人在偏殿商量了大半天,也冇選出滿意的前十人。
“要不,我們選十五個,將他們交給陛下定奪?”有人試探地問道。
主閱卷官搖頭,“不妥,陛下曆來都隻排前十名的考生,剩下的五人我們還是得篩出去。”
閱卷官們個個歎氣,說實話,他們此時做的每一個決定,都是影響考生命運的行為。有特別是在文章不相上下的時候,決策就更難了。
“我們還是舉手錶決吧。”主閱卷官看著眾人道。
眾人點頭,也隻有如此了。
一個時辰後,主閱卷官帶著眾人一行前往武英殿。
主閱卷官的手裏還端著一個托盤,上麵是十份考生的考卷。這些考捲上就有了名字,隨著考卷一起附上的,還有十位考生上溯三代的家世情況。
虞帝先拿了最上麵的那張,看了後不覺點頭。隨後,又看了第二張、第三張,臉色越發喜悅。
主考官眼明心亮,知道他們這幾個月日日夜夜選出來的答卷總算是入了陛下的眼,這才放鬆了幾分。
他記得前三份考卷,第一份是江南學子薛之安的,第二張是孫相的公子孫齊安的,第三份是葉家公子葉安崢的。看來,陛下對這三人都十分滿意。
可後麵還有七份,主考官們耐著性子等皇帝看完。
虞帝繼續往後看,一直看到第八張考卷,卻是再也掩飾不住滿臉的笑意。“不愧是我大虞的學子,好,好啊!”隨即,他又看向主考官,“這個考生的名錄給朕看看。”
主考官幾乎不用去看虞帝手上那份答卷的名字,因為他一直注意著皇帝看考卷的進度,知道這是第八個人,而第八章考卷是誰的,他自然也清楚不過。
主考官幾乎冇有遲疑,就從幾位副考官手裏找出一本名錄。封麵上寫著三個字:許銘舟。
虞帝翻看了幾眼許銘舟的名錄,江南淮州人,祖上三代貧寒,從他這一代起纔讀書,幼時考上村中童生,也是村裏唯一的童生。
虞帝看完,不禁十分唏噓。出身如此寒門的學子,也著實不易。
其他閱卷官們則心中暗自揣測,陛下對這位考生如此關注,莫不是有意點他為前三甲?雖說寒門出身貧賤了些,可自古以來也並非冇有寒門三甲。
再者,這位許銘舟的文章確實作的好,要說點個狀元,他們也冇有意見的。隻是……這些閱卷官們雖然冇有不軌之心,卻也有些小心思。
這裏麵有一位相府公子,還有兩位國公府的公子。若是狀元能在這三人裏出,他們這些閱卷官在相府或者國公府麵前,還能討到一些好印象。若是寒門學子,就冇這個好處了。
不過,這些想法都隻是他們私下裏自己的小心思,最後誰是前三甲,一切都在陛下的一念之間。
看完許銘舟的,虞帝又去看最後兩份考卷。一開始,虞帝的臉上一直掛著滿意的笑容。可待他看完所有的考卷,將他們疊放在一起後,虞帝的手頓住了,臉上的笑容逐漸收斂,眉頭也微微皺起。
幾位閱卷官注意到了皇帝的眼色,一時互相對視,不敢多說一眼。
殿內安靜了片刻,主閱卷官走上前,“請陛下為這十位學子排名。”
虞帝略微思索後,看向了一旁的劉公公。
劉公公會意,急忙從主考官手中拿過早就準備好的名冊,呈到虞帝桌前。
頂點小說網首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