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都市現言 > 嫡女有毒戰神王爺寵翻天 > 第355章 這件事,可是有什麼貓膩?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嫡女有毒戰神王爺寵翻天 第355章 這件事,可是有什麼貓膩?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太師府。

書房裡,幾位當家人,正襟危坐,麵前放著賜婚的聖旨。

老太師周庸今年已過了六十,但是看起來精神矍鑠,老當益壯。

周太師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周承棟今年四十三,在吏部任職。

吏部是掌管官員調動,考察,任免,考覈的機構,為六部之首。

周承棟為吏部右郎中,是吏部的二把手,上有吏部侍郎,下有八門主事,屬要職,在大周,是文官正三品官位。

二兒子周承海今年四十一,在禮部任職。

禮部掌管文教禮儀以及部分對外事務。主要負接待外賓、籌劃典禮、辦立學校、科舉考試等。

周承海在禮部任參司,屬文官正四品。

六部是朝廷中樞,這兩人,一個吏部,一個禮部,一個三品,一個四品,手上有權利,但頂頭有上司,又不是毫無用處,有些事也能拍案做主。

不得不說,周太師是個老狐貍,兩個兒子的安排,有用卻沒有大勢,沒有用又可以自保,也不會讓人忽視,關鍵時刻能說得上話。

既不會太招搖,也不會太無用,外人看起來,中規中矩,但是對於太師府來說,卻是非常智慧的決定。

斂起鋒芒,緩緩前行,一個字,就是穩。

這是太師府的處事準則。

此時,書房裡,除了周太師,周承棟和周承海,還有兩個人。

一個是周承棟的夫人楊氏,一個是周承海的夫人林氏。

周太師看了底下四人一眼,開口道:

“如今賜婚聖旨下來了,事情就是板上釘釘,再無更改。”

話落,底下四人齊齊看向首位桌上立擺著的聖旨。

楊氏一下紅了眼框,週六小姐周語彤,就是她嫡親的小女兒。

周承海和夫人林氏相互看了一眼,沒說話,這件事雖然事關太師府,但說到底是大房的事,他們作為二房,不好開口。

周承棟歎了口氣:“彤兒那裡,我們會好好教她。

趙大人是個念舊的,若不然也不會大老遠去賀縣接了母親回來,還送回了太師府。

隻要趙大人看重彤兒,從前的事……,想來也不會計較。”

當初趙硯臣和周語彤兩情相悅,一個新科狀元,一個太師府嫡女,也可以相配。

奈何忠勇候府世子章麒也看上了周語彤,知道這件事之後,想辦法生事毀了趙硯臣的前程,直接把人送到了欽天監沒有品級更沒有實權的位置。又對太師府施壓,不許太師府出手。

那時,策王低調蓄力,君恒作為中宮嫡子一家獨大,忠勇候嫡女成為恒王正妃,連帶著忠勇候府也風頭無兩,如日中天。

太師府不是小門小戶,但忠勇候世子章麒太無法無天,太師府是秀才遇到兵,也不能硬碰硬。

其實,依太師府的能力門楣,是可以為這件事好好籌謀的,但是周太師茍慣了,不願意在這個節骨眼上,和忠勇候府正麵對上。

再加上趙硯臣一介布衣白身,周太師更沒理由因此得罪忠勇候府。

狀元時時有,但若和忠勇候府結了仇,實在得不償失。

對於這件事,太師府也是憋屈的,不過一個女兒和太師府的榮辱興衰比起來,實在不值一提。

後來周語彤自己死都不嫁,太師府順水推舟這才把人送到了慧慈庵“養病”。

忠勇候那邊沒娶著人,心中自然不如意。不過這人也沒有嫁給趙硯臣,加上太師府的門楣,忠勇候府也不能做得太過火,這件事就這麼不了了之了。

誰能想到趙硯臣一朝崛起不說,還成為了朝廷新貴,成了皇帝最信任的人之一。

現在的趙硯臣,就是十個忠勇候府怕是也抵不得在皇帝心中的分量。

太師府不得不有危機感。

因為當初,他們若堅定一點,是可以讓二人成婚的。但是,太師府沒有。他們怕趙硯臣記這個仇。

在坐的人都能想到這些,一個個眉頭皺起。太師府走到今日,大家都明白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是以,遇上事,倒也沒有人置身事外。

周承海聽周承棟說了這話,接了一句:“他既然願意讓謝家來,說明還是念著彤丫頭的。”

楊氏忍不住了,她是周語彤的親生母親,當初讓自己的女兒去慧慈庵,她就已經哭掉了好幾筐的淚水,心中明白忠勇候府不倒,女兒都回不來。不過這種小心思,也隻能自己藏在心裡。

如今,忠勇候府是倒了,趙硯臣也起來了,但是,事情卻是越來越麻煩了。

楊氏顯然不認同他們的說法,抹了一把淚:“他若是真有心,就應該親自上門才對,讓謝家左拐右拐的算怎麼回事。他是不是要報複太師府。”

眾人聽著這話呼吸一窒,大家擔心的就是這個,卻也不敢明說,現在聽楊氏這麼一哭,不由得一顆心提起來。

從趙硯臣送老夫人回府之後,再也沒有來過太師府。就是之前商議婚事,都是由謝家從中傳話。

現在的趙硯臣,若真的要對太師府不利,太師府怕是要傷筋動骨。

老太師就是怕出現這種情況,所以才把婚事提前,讓周語彤年底出嫁,目的隻有一個:對趙硯臣示好。

趙硯臣接受了這個提議,但是沒有半點提起從前那些事,想到從前,大家心裡依舊七上八下的。

周承棟一臉凝重:“父親,不若請趙大人來一趟,把事情放在台麵上來講。到時候兒子一應擔下,負荊請罪給他道歉。讓他出了這口氣。”

屋子裡安靜得落針可聞。

周太師想了想,搖頭。

周承棟以為周太師怕丟人,繼續道:

“父親,現在丟不丟臉是次要的,趙大人得陛下器重,太師府最好避其鋒芒。”

老太師站起來,語氣有些緩慢:“倒不是因為丟不丟臉,若他趙硯臣真的記恨我太師府,彆說你,就是我,也得認命低頭給他道歉。但是,這件事,看起來並不簡單。”

周承棟想到什麼恍然大悟:“父親是說,這件事有陰謀?”

周太師:“有沒有陰謀現在下定論,為時過早,但是剛剛你提醒了我,我覺得,或許趙硯臣隻是單純的想娶彤姐兒也不好說。

若他真的記恨太師府,一門心思要讓太師府看得起他,以報當年之仇,那麼,這些日子不會連麵都不露。”

周承棟點頭道:“不錯,一朝得勢,必要一雪前恥的。現在,他若來太師府,太師府必要奉為上賓的,但是他沒有。”

楊氏側過身看向他,想說什麼,看了一眼首位上的周太師,又把話吞進了肚子裡。

周承棟知道她想說什麼,眉頭皺起。

對麵的林氏看了屋中眾人一眼,對著楊氏開口道:

“這件事,妾身也認同父親的想法。”

楊氏聞言,滿眼希冀向她看過來。

林氏開口:“嫂嫂放心,我看這趙大人是真心求娶彤姐兒。

當年的事,確實是太師府沒有幫他,他若心中有怨,無可厚非。但是,彤姐兒沒有對不起他,甚至為了他寧死不嫁。趙大人就是怪誰都不會怪到彤姐兒身上。

彤姐兒可是實實在在在慧慈庵清苦了四年多的,是以,彆的不論,就彤姐兒這裡,嫂嫂可以放心。”

楊氏聽完,怔了怔,而後反應過來連連點頭:“對對對,是這個理。”

楊氏說著,對林氏投去一個感激的眼神。

首位上,周太師看了林氏一眼,也點了點頭。

林家從前也是京城大戶,幾年前捲入一個案子受了罰沒落了下來,不過禍不及出嫁女,林氏作為太師府二房正室夫人,躲過一劫,不過至此深居簡出。

林氏聰慧,這也是為什麼太師會在這種場合,也把林氏一同叫來的原因。

話說到這裡,大家不由得鬆了一口氣。隻要趙硯臣是真心求娶周語彤,其他的都好說。

隻不過這件事不落到實處,到底心中忐忑。

幾人又商議了一番,是否以討論婚事具體細節的理由,把趙硯臣請來,開誠布公的說一說這件事。

畢竟以後就要成為親家,若有事,明麵上說出來,總比藏著掖著要好。

隻是幾人正在商榷著,外頭管家急急來報:

“太師,趙大人來了。”

周承棟和周承海相互看了一眼,心中有些慌張,實在是現在的太師府賭不起。

周太師神情凝重,楊氏和林氏知道事情輕重,趕忙先退了下去。

三人一起去了前廳,周承棟和周承海親自上前頭去迎。

這是從周語彤入慧慈庵以來,趙硯臣麒當街攔車,是宋淵見義勇為。

但除此之外,兩府也沒有交集。

“國公府和太師府並不走動,兩位小姐也並不是太熟,太師府沒有邀請國公府的計劃。”

周太師不知道趙硯臣為什麼這麼問,隻能據實回答。

趙硯臣開口:“上一回在梅府,我見六小姐和國公府寧小姐相談甚歡,應該是關係不錯。

原先國公府隻有老夫人一人在,老夫人也不愛社交,這樣的場合想來也不會願意來湊熱鬨,不過國公府的寧小姐還是可以請一請。”

趙硯臣這話已經暗示得非常明顯了。

聖旨下來以後,他特地送了信去國公府請示綰寧,希望綰寧出席他的婚事。

他時時刻刻都記著,是如何走到今日的,綰寧無異於他的再生父母,若沒有綰寧,他不知道自己現在是何境地。

這種事,趙硯臣不敢私自做主,寫了信去,綰寧答應了。

他希望綰寧來,但是不能用自己的名義,否則說不好為國公府帶來麻煩,就隻能用太師府的名義。

這纔有了眼下這一出。

周承棟和周承海麵麵相覷,聽著這話總覺得哪裡不對,有些不明所以。

卻見首位上週太師點點頭,“既然國公府的寧小姐和彤丫頭交好,那自然是要請的。”

趙硯臣點頭,又補充了一句:“既然要請,那便和謝家小姐一樣,以貴客之禮待之吧。”

周太師看向趙硯臣,目光一聚又很快鬆開,心裡升起一股不好的預感,頓了頓纔回答:“國公府的小姐,自然是貴客。”

“那晚輩便先告辭。”

得到了肯定的答案,趙硯臣起身,行了一禮。

周太師做了一個請的手勢,周承棟和周承海連忙趕上去送:“趙大人請。”

趙硯臣點頭示意,離開了太師府。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