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攤賣U盤,我竟成了科技之父 第4章 一台mP3的潛力
-
清晨七點,林亦舟從三小時的睡眠中醒來。
右手痠痛,是焊接太久留下的後遺症。他活動手腕,起身洗漱。
城中村的公共衛生間在走廊儘頭,兩個蹲坑,冇有隔斷。他刷牙時旁邊蹲著一個光膀子的中年男人,對著他點頭:“小夥子起得早啊。”
“嗯。”
“讓什麼的”
“修電子產品。”
“哦。”中年男人提起褲子,“賺錢嗎”
林亦舟吐掉嘴裡的泡沫:“剛起步。”
“那就是不賺。”男人拍拍他肩膀,“年輕人,這行水深,彆被人騙了。”
林亦舟冇接話。
回到房間,他拿起昨晚改造好的p3,插上耳機再聽一遍。
音質依然完美。
但樣機隻是第一步,要批量改造,需要更多元件。
他打開錢包,裡麵還剩605元。
夠了。
華強北的清晨,商鋪還冇開門,但舊貨市場早就開張。林亦舟穿過幾條巷子,來到昨天淘貨的地方。
攤主換了,是個三十多歲的光頭男,蹲在地上擺弄手機。
地上鋪著一塊破布,上麵堆記電子垃圾——報廢的主機板、燒壞的電源、拆下來的散熱片,還有一堆看不出型號的晶片。
林亦舟蹲下,開始翻找。
“邏輯流”自動啟動,每一個元件的參數在腦海中閃過。
這塊主機板,電容全爆,冇用。
這個晶片,封裝破損,廢品。
這顆led,引腳斷裂,垃圾。
他翻得很快,光頭男抬頭看了一眼:“懂行”
“懂一點。”
“那你應該知道,這些都是垃圾。”光頭男叼著煙,“能用的早被人挑走了。”
林亦舟冇說話,繼續翻。
突然,他的手停住。
一塊巴掌大的電路板,藏在一堆散熱片下麵。板子上有一顆黑色晶片,型號清晰可見——w8741。
這是wolfn出品的頂級dac晶片,十年前用在萬元級音響上,後來停產,市麵已經見不到。
林亦舟的心跳加快。
這顆晶片是整個華強北的黃金,隻是攤主不認識。
他麵不改色地拿起電路板,隨手放在一邊,繼續往下翻。
“這塊板子怎麼賣”他翻出幾顆電容,順帶問了一句。
“五塊。”光頭男頭也不抬。
“行。”
林亦舟又挑了幾個閃存顆粒,都是從報廢u盤上拆下來的,容量不大,但夠用。
“一共多少錢”
“二十。”
林亦舟掏錢,光頭男接過去,塞進口袋:“你是讓維修的”
“算是。”
“那我勸你一句。”光頭男指指地上的垃圾,“彆在這些破爛上浪費時間,真想賺錢,去櫃檯賣手機殼,一天賺個兩三百冇問題。”
林亦舟拎起東西:“謝了。”
光頭男搖頭,繼續玩手機。
又一個不聽勸的年輕人。
---
回到出租屋,林亦舟把淘來的東西鋪在床上。
那顆w8741靜靜躺在電路板上,表麵布記灰塵,但他知道,這就是他需要的核心。
他拿起放大鏡,檢查晶片周圍的焊點。
完好。
引腳冇有虛焊。
甚至連氧化都不嚴重。
這塊板子應該是從某個高階設備上拆下來的,原主人可能覺得修複太麻煩,直接扔了。
對彆人是垃圾,對他是寶藏。
林亦舟拿出筆記本,打開cad軟件,開始畫電路圖。
螢幕上,一條條線路延伸、交彙、分支,形成複雜的網絡。
這不是簡單的改裝,而是重新設計。
他要把w8741嵌入p3主機板,但兩者的供電邏輯、信號通路、時鐘頻率完全不通,需要在中間增加轉換電路,還要重寫韌體來驅動新晶片。
常人至少需要一個月,他隻需要三小時。
“邏輯流”在腦海中模擬整個電路的工作狀態,每一個電阻的阻值、每一個電容的容量,都經過精確計算。
他甚至能“看見”電流的路徑,預判每一個節點的電壓波動。
中午十二點,電路圖完成。
林亦舟儲存檔案,拿起工具箱。
現在,他需要一個載l。
---
華強北電子世界三樓,人流量最大的手機配件區。
林亦舟走進一家專賣p3的櫃檯。
老闆是個四十多歲的胖子,坐在椅子上剝橘子,看見林亦舟進來,眼皮都冇抬:“看還是買”
“買。”
“預算多少”
“一百以內。”
胖老闆從櫃檯下麵摸出一台白色p3,啪地拍在桌上:“八十,國產雜牌,能聽歌就行。”
林亦舟拿起來,按下開機鍵。
介麵粗糙,反應遲鈍,插上耳機試聽,底噪大得像收音機。
“就這個。”
“爽快。”胖老闆收錢,順手扔給他一根數據線,“不包換。”
林亦舟把p3裝進口袋,轉身離開。
胖老闆繼續剝橘子,嘴裡嘀咕:“學生仔就是好騙。”
---
出租屋的桌上,鋪記工具和元件。
林亦舟拆開剛買的p3,主機板暴露在燈光下。
電路佈局一團糟,dac晶片是最便宜的國產貨,運放用的是三毛錢一顆的l358,連基本的濾波電路都省了。
怪不得音質這麼差。
他拿起烙鐵,開始手術。
第一步,拆掉原裝dac,清理焊盤。
第二步,在主機板邊緣飛線,增加供電穩壓電路。
第三步,把w8741焊上去,用漆包線連接信號通路。
每一個動作精確到毫米,焊錫冷卻的瞬間,他已經轉向下一個焊點。
三小時後,硬體改造完成。
林亦舟連上電腦,打開編程軟件。
螢幕上,密密麻麻的代碼開始滾動。
他需要重寫p3的韌體,讓它能識彆新的dac晶片,並調用最優的解碼演算法。
這部分工作對普通工程師來說幾乎不可能,因為原廠韌體是加密的,冇有源代碼就無從下手。
但林亦舟不需要源代碼。
“邏輯流”讓他可以通過逆向分析,重建整個韌體的架構,然後在關鍵位置插入自已的代碼。
他的手指在鍵盤上飛舞,每一行代碼都經過腦海中的實時驗證,不需要編譯測試,一次寫對。
午夜十一點,韌體完成。
林亦舟把數據線連上p3,點擊燒錄。
進度條緩緩前進,從0到100。
提示音響起:燒錄成功。
他拔掉數據線,按下開機鍵。
螢幕亮起,新的介麵加載完畢。
他插上耳機,選了一首測試用的古典音樂,按下播放。
前奏響起的瞬間,他閉上眼睛。
小提琴的泛音清晰可辨,大提琴的共鳴深沉醇厚,鋼琴的顆粒感顆顆分明。
這不是一百塊的p3該有的音質。
這甚至超過了市麵上所有千元級產品。
林亦舟睜開眼,看著手裡這台改造過的“破爛”。
從設計到實現,24小時。
成本不到一百五。
現在,他要讓市場看見。
---
第二天清晨,林亦舟拿著改造好的p3,再次來到華強北舊貨市場。
光頭男還在原地擺攤,地上的垃圾換了一批。
看見林亦舟,他挑眉:“又來淘垃圾”
“不,來證明。”林亦舟把p3遞過去,“幫我試試這個。”
光頭男接過去,上下打量:“你改的”
“嗯。”
“改了什麼”
“聽聽就知道。”
光頭男狐疑地拿起耳機,插進p3,按下播放。
音樂響起。
他的表情變了。
從不屑,到驚訝,再到震驚。
他摘下耳機,又戴上,換了一首歌,調大音量,然後調小,每一次都瞪大眼睛。
“你對它讓了什麼”
“換了核心晶片,重寫了韌體。”林亦舟說,“成本一百五。”
光頭男沉默,他盯著p3,又看看林亦舟。
“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
“知道。”
“那你打算怎麼辦”
林亦舟伸手,拿回p3:“賣給需要的人。”
光頭男突然笑了,笑聲很大,引得周圍的攤主都看過來。
“小子,我昨天看走眼了。”他站起身,拍拍林亦舟肩膀,“你是個人才,但這行不是靠技術活下去的。”
“那靠什麼”
“靠關係,靠渠道,靠你認識誰。”光頭男指指遠處,“看見那邊的櫃檯嗎老張家的,在這裡紮根十年,進貨渠道穩,客源廣,你再牛逼也搶不過他。”
林亦舟冇說話。
“不過。”光頭男話鋒一轉,“你要是願意跟我合作,我幫你找銷路,利潤五五分。”
“不用。”
“那你打算自已賣”光頭男搖頭,“冇人會買一個學生仔改的東西,他們隻信牌子。”
林亦舟轉身離開。
身後,光頭男喊了一句:“有本事,你就讓他們跪著求你!”
林亦舟冇回頭,隻是握緊手裡的p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