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獄開局,你管這叫養老? 第一百七十三章 此生無憾
舉家搬遷後,陳嬌很快在部隊裡開啟了她的教學生涯。
日複一日,年複一年,她將那份精心編纂的《基礎煉元功》悉心傳授給一批又一批挑選出來的精銳戰士。
隨著受訓人員基數不斷擴大,功法帶來的效果也日益凸顯,戰士們的耐力、爆發力、身體恢複速度乃至精神專注力都有了顯著提升。
部隊的整體作戰素質邁上了一個嶄新的台階。這部功法的含金量,在嚴格的實踐檢驗中,得到了無可爭議的肯定。
看著這些年輕戰士們脫胎換骨般的變化,一個更大膽的想法在陳嬌心中萌發、滋長。
她注意到,如今社會節奏快,壓力大,許多年輕人沉迷電子產品,疏於鍛煉,“亞健康”幾乎成了常態。
校園裡,孩子們的身體素質也令人擔憂,近視率高,體能下降,甚至有的孩子跑幾步就氣喘籲籲。
她不禁設想:如果能有一部更為簡化、安全、易學,適合融入基礎教育體係的養生功法。
讓全國的孩子們從小就開始接觸和修煉,潛移默化地改善體質,那麼十幾年、二十年後,整個民族的身體素質和精神麵貌,是否會迎來一個質的飛躍?
她知道這個想法有些宏大,甚至帶著點理想主義色彩,但她從不是空想家。
深思熟慮後,她將自己的構想整理成詳儘的報告,提交了上去。令她欣慰的是,上級部門對此表現出了高度的重視和開放的態度。
“少年強則國強”並非一句空話,提升青少年體質是關乎國家未來的百年大計。
如果能成功推行,其意義絕不亞於在軍隊中推廣功法。
得到了支援,陳嬌便再次沉下心來,投入到新一輪的鑽研中。
有過一次成功編纂的經驗,她對功法的原理、人體經絡氣血的執行理解更為深刻。
但這次麵對的是身體更為嬌嫩、正處於生長發育關鍵期的孩童,她必須更加謹慎,確保功法的絕對安全、溫和以及趣味性,不能有絲毫差池。
她知道,這絕非一朝一夕之功,從功法的完善,到師資的培養,再到融入現有教育體係,需要一個漫長而係統的過程。
她不急,願意做那個最早的奠基人。在工作之餘,她查閱了大量兒童生長發育的資料,結合自身經驗和超凡的記憶力,反複推敲、驗證、簡化。
這個過程,耗費了她整整三四年的業餘時光。當最終將那份字斟句酌、圖文並茂的《青少年基礎養元法》手稿鄭重上交時,她心中充滿期待。
她知道,種子已經播下,能否長成參天大樹,需要整個社會的共同努力,而她,已儘了己責。
完成這項意義深遠的工作後,陳嬌並未停歇。那些深埋在她記憶深處的,來自末世和星際時代的武器知識,如同沉睡的寶藏,開始蘇醒,隱隱發出召喚。
她的空間裡曾存放過利用晶核能量的槍械、來自星際的鐳射與粒子武器藍圖,那些超越時代的構造與理念,曾是她生存的依仗,也曾是她與不同世界友人連線的紐帶。
然而,她對武器製造本身,卻知之甚少。當初收集資料,更多的是為了生存和交易,屬於“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
要將這些超越時代的知識轉化為這個時代能夠理解、運用的實物,她需要一個合理的“學習”過程和紮實的理論基礎。
借著在部隊工作的便利和特殊身份帶來的資源,陳嬌做出了一個讓身邊人略感意外的決定:係統學習武器設計與製造。
憑借過目不忘的記憶力和強大的邏輯思維能力,她如同海綿吸水般,從最基礎的力學、材料學、彈道學開始,一步步深入這個對她而言全新的領域。
實驗室、圖書館、車間……都留下了她專注的身影。
整整四年,她幾乎將自己沉浸其中,從一個門外漢,硬生生啃下了這塊硬骨頭,成為了名副其實的武器專家。
當理論基礎足夠堅實,再回首去審視腦海中那些曾經晦澀難懂的武器資料時,一切變得清晰起來。
她開始有選擇地進行“翻譯”和“本土化”改造。這個世界沒有晶核,沒有異能,相關的武器設計自然不適用。
但星際時代關於能量運用、鐳射技術、新型動力源的理念,卻有著巨大的借鑒和啟發價值。
於是,在交出了兩部影響深遠的功法之後,陳嬌開始陸續向上提交一份份武器設計概念圖和初步構架。
起初,內部也有些驚訝,但想到她這幾年的刻苦鑽研,便也釋然,隻當是她學習成果的展示。
直到最頂尖的那批武器專家拿到她後續提交的、越發詳儘和成熟的設計圖紙時,才真正被震撼。
那不僅僅是圖紙,更是開啟了一扇通往全新領域的大門,裡麵充滿了顛覆性的設計理念和極具可行性的技術路徑。
一份,兩份,三份……陳嬌如同一個永不枯竭的靈感源泉,不斷將超越時代的智慧,以這個時代能夠理解和逐步實現的方式,呈現出來。
隨著一份份重量級設計圖的遞交,她在國家層麵的重要性與日俱增,安保等級也隨之提升到了最高階彆。
不僅她本人,連她的家人,吳霖、婆婆,以及漸漸長大的安安和朵朵身邊,都有了國家安排的、不著痕跡卻無處不在的保衛力量。
家庭的熏陶和母親的影響,也悄然改變了兩個女兒的人生軌跡。
朵朵深受父親吳霖影響,最終選擇了醫學,立誌用另一種方式守護生命。
而安安,則從小對母親那些“神奇”的圖紙表現出濃厚興趣,還未進入大學,就已經在陳嬌的引導下,打下了堅實的理論基礎。
高考時,她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國內頂尖軍校的武器製造專業,決心繼承母親這份特殊的事業。
這一世,因為陳嬌這隻“蝴蝶”的到來,吳家所有人的命運都駛向了一條截然不同、卻更加波瀾壯闊的航道。
安安和朵朵的未來,註定與國家的命運緊密相連,充滿了無限的可能與精彩。
時光荏苒,青絲成雪。陳嬌一直工作到吳霖退休多年後,纔在自己也年事已高時,功成身退。
國家為他們安排了寧靜舒適的晚年生活,感念他們一生的卓越貢獻。
這一生,她從一個尋求平凡的家庭主婦,到成為影響國家武力與民族體魄的基石人物,可謂跌宕起伏,貢獻卓著。
離世時,自有國旗覆身,哀榮備至。然而,對她而言,最珍貴的並非這些,而是家庭的美滿幸福。
她親眼看著兩個女兒成長為棟梁之才,與丈夫吳霖相濡以沫,攜手走過了漫長而充實的一生。
或許,他們之間的感情,在漫長的歲月沉澱中,早已從熾熱的愛情,化為了更深沉、更無法割捨的親情。
這份情,融入了日常的關懷,融入了彼此扶持走過的每一步,融入了共同養育女兒的點滴,也融入了對國家、對事業共同的奉獻與理解。
它或許不再有年少時的心跳加速,卻如同陳年佳釀,醇厚綿長,深入骨髓。
吳霖是先走的。在生命最後的時光裡,他緊緊握著陳嬌布滿皺紋的手,臉上帶著看透世事的平和與深深的眷戀。
“嬌嬌,”他的聲音微弱卻清晰,“你知道嗎?我曾經做過一個夢,一個非常真實、非常可怕的夢。”
陳嬌的心微微一動,安靜地聽著。
“我夢見……你在三十多歲的時候,得了腦癌……就那樣走了。留下我,還有年幼的安安和朵朵……”
吳霖的眼角滲出渾濁的淚滴,“那段日子,在夢裡,真是暗無天日……我不敢想象,沒有你,我和孩子們該怎麼活下去……”
他喘了口氣,用力握緊妻子的手,彷彿要確認她的真實存在:
“還好……那真的隻是一個夢。我時常在心裡感謝上蒼,讓我們都擁有健康的身體,能彼此陪伴,吵吵鬨鬨,一直到白頭。嬌嬌,今生能有你,是我吳霖最大的幸運。”
他頓了頓,用儘最後一絲力氣,看著她布滿皺紋卻依舊清亮的眼睛,輕聲說:“我這一生,很圓滿,很幸福……不求來生,後會無期……”
陳嬌俯下身,將臉頰貼在他逐漸冰涼的手背上,淚水無聲滑落。她沒有說話,心中卻一片澄明安然。
是的,不求來生,後會無期。
這一世,她活出了兩輩子的精彩,守護了想守護的人,貢獻了能貢獻的力量,也得到了最真摯的感情。
家庭幸福,事業有成,女兒成才,與愛人白頭偕老……人生如此,夫複何求?
縱然曾經穿越多彩世界,曆經生死輪回,唯有此心安處,方是吾鄉。這一生,她已圓滿,無憾無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