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獄開局,你管這叫養老? 第四十六章 鎮上購物
陳嬌在跟知青辦的工作人員辦完報到手續,找了個靠牆的位置剛站穩,就見桌子前陸陸續續湧來其他知青。有人背著鼓囊囊的帆布包,有人拎著捆得緊實的網兜,臉上都帶著幾分初到陌生地方的侷促。
負責分配的辦事員坐在舊木桌後,麵前攤著一疊資料。知青們按順序排著隊,報上名字後,辦事員就會手指在資料上劃過,準確念出每個人要去的生產隊,一切都按提前安排好的流程走,半點不拖遝。
陳嬌留意到,跟自己分到同一隊的知青格外多。她默默數了數,男男女女加起來足有十一個——六個男知青,五個女知青。
幾個知青正茫然的四處看著,就見一個身材高大的男人走了過來,穿著洗得發白的勞動布褂子,肩膀寬得能把門框遮去大半,臉上沒什麼表情,眼神掃過來時,總讓人忍不住心裡一緊。
這就是之前在看到陳嬌後放話“女知青多了我不要”的沈隊長。此刻見隊裡男知青比女知青還多一個,沈隊長倒是沒法再挑理,可他眉頭皺得能夾死蒼蠅,嘴角抿成一條直線,那副明顯不稱心的模樣,誰都看得出來。
一群知青圍著沈隊長,沒人敢先開口說話。尤其是幾個年紀小的女知青,偷偷抬眼瞅了瞅他那凶神惡煞的長相,又趕緊低下頭,連大氣都不敢喘,整個場麵安靜得能聽見風吹過屋簷的聲音。
等最後一個知青小跑著過來報完道,沈隊長才終於開口,聲音洪亮得像敲鐘:“人都齊了就好。我叫沈為福,是木甫一隊的生產隊長,我們一隊還有個名字,叫茶樹村。”
他抬手看了看天上的日頭,正午的太陽正毒,曬得地麵都泛著熱氣。“這會兒快到晌午了,你們一路過來肯定沒吃飯。等下先去填飽肚子,要買東西也趁這功夫買齊。”說著,他伸手指了指身後,“看見沒?那邊是食堂,吃飯就去那兒。”
又轉頭指向東邊,指尖落在河對岸兩個並排的青磚瓦房上:“那倆是供銷社和郵局,要扯布、買針線,或者想給家裡寄信,都去那邊辦。下午三點,你們在水電站門口集合。”
他頓了頓,又指了個顯眼的紅磚牆建築,“就在那棟寫著‘龍鎮水電站’的房子,門口台階下等著,我帶你們回村。記住了,彆遲到!晚點還得爬山,趕不上就自己摸黑走了。”
陳嬌悄悄在心裡算了算時間——她瞅了眼空間裡顯示的時鐘,現在差不多十二點,離三點集合還有三個小時,足夠她做不少事了。
旁邊幾個知青正湊在一起商量,說要先去食堂吃飯,可陳嬌在車上提心吊膽,這會兒實在沒什麼胃口,心裡更惦記著空間裡那些臨期票據,還是決定先去供銷社。
她把背上那個巨大的粗布包裹調整了一下,兩根粗布帶子勒得肩膀有點疼,她又往裡麵塞了塊軟布墊著,確認背穩當了,才轉身往供銷社的方向走。
這會兒正是飯點,供銷社裡沒什麼人。櫃台後的玻璃櫃裡擺著各式各樣的商品,一個穿著藍色製服的售貨員正坐在裡麵,捧著個鋁製飯盒吃飯,米粒沾在嘴角也沒顧上擦。
聽見推門的動靜,她隻抬眼瞟了陳嬌一下,嘴裡嚼著飯,含糊不清地說道:“要啥自己先看著,等我把這口飯吃完,再給你拿。”
陳嬌沒應聲,順著櫃台慢慢看過去。這供銷社比她想象中規整,後麵的貨架上,每樣商品下麵都貼著一張小紙條,上麵寫著“2.0”“1.3”“0.55”這樣的數字。她對比了幾樣眼熟的東西,很快反應過來——這是價格標簽,像“0.55”就代表五毛五分,倒比她預想中清楚多了。
她把貨架上的商品挨個兒看了一遍,一邊看一邊在心裡盤算:自己剛到農村,鹽、糖、醬油這些調料肯定得備齊,晚上點燈需要煤油,膠鞋和手套也是乾活少不了的……
她默默算著需要花多少錢,又對照著空間裡的臨期票據,把該買的東西都在心裡列了個清單,然後就安安靜靜地站在旁邊,等著售貨員吃完飯。
大概是從沒見過這麼省心的顧客,售貨員反倒有些不好意思了。她三口兩口把剩下的飯扒進嘴裡,又端起旁邊的搪瓷缸喝了兩口熱水,趕緊收起飯盒,擦了擦嘴站起來:“好了好了,你要買些什麼?”
“同誌,麻煩您給我拿一斤紅糖、一斤白糖,還有兩斤鹽。”陳嬌語速平穩地說道,“另外還要醬油和醋——對了,有煤油嗎?還有煤油燈,你這兒賣嗎?”
“煤油有,煤油燈也有!”售貨員點點頭,指了指櫃台角落,“都是我們自己用墨水瓶做的,不占地方還亮堂,一毛錢一個,你要嗎?”
“要的,謝謝你。”陳嬌接著說,“再拿一塊肥皂,一條煙,大白兔奶糖要一斤,麻糖也來一斤。”
她又掃了眼貨架下層,看見掛著的手套和膠鞋,補充道:“還要兩雙手套,要那種耐磨的;兩雙膠鞋,我穿三十六碼的。哦對了,還有草帽,也要一頂——這個草帽不要票吧?”
算下來要買的東西著實不少,尤其是醬油、醋和煤油這些液體,還得自己帶容器。陳嬌早有準備,趁售貨員轉身拿東西的功夫,悄悄從空間裡取出三個塑料飲料瓶——這是之前韓澤給她的,她特意留著沒扔,撕掉外麵的標簽,就是一個個密封性極好的瓶子,不僅輕便,還不怕摔碎。
她把瓶子遞過去:“同誌,麻煩您用這些瓶子裝醬油、醋和煤油。”售貨員接過瓶子,掂量了兩下,眼裡露出點驚訝。這種塑料瓶她還是頭回見,捏著軟乎乎的,擰緊蓋子後晃了晃,果然一滴都不漏。
等她給陳嬌裝完液體,又看見貨架上的菜籽油,陳嬌想了想,又拿出兩個瓶子:“再麻煩你打兩斤菜籽油,謝謝。”
見陳嬌買了這麼多東西,售貨員也明白遇上了“大客戶”,態度比剛才熱絡了不少,不僅主動幫她把東西歸置好,還特意多給她裝了兩顆麻糖。她拿著那幾個塑料瓶翻來覆去地看,越看越喜歡:“你這瓶子可真方便,裝了油也不灑,還不怕摔,比玻璃瓶子好用多了。”
店裡這會兒沒彆的顧客,售貨員湊近了些,聲音壓低了點,帶著點試探問道:“你是從大城市來的知青吧?你們城裡是不是都用這種瓶子啊?你這兒還有多的嗎?”
陳嬌眨了眨眼睛,心裡有點好笑——果然跟小說裡寫的一樣,跟售貨員處好關係,總能有意外收獲。她點點頭:“嗯,我這兒還剩兩個,你問這個是有什麼事嗎?”
一聽還有多餘的,售貨員眼睛亮了:“那你能不能把這兩個瓶子給我?我這兒有批瑕疵品,你要是不嫌棄,我便宜點賣給你,怎麼樣?”
“當然可以。”陳嬌立刻答應下來。跟著售貨員去後麵的庫房時,陳嬌心裡還忍不住想:來了來了,經典的“瑕疵品”橋段果然沒讓人失望。
庫房裡堆著些包裝有點破損的東西,售貨員從角落裡翻出三樣——一個開水瓶,就是瓶身上蹭掉了一小塊漆,不仔細看根本發現不了;一個搪瓷盆,邊緣有一道淺淺的劃痕,盛水一點不影響;還有一把菜刀,刀背上缺了個小口,可刀刃磨得鋥亮,一點不耽誤切菜。
“這些都是瑕疵品,按理說都是內部消化的,我給你算是特殊照顧了。”售貨員一邊說一邊算賬,“開水瓶本來十二塊,現在算你十塊不要票;搪瓷盆五塊二,算你四塊八;菜刀三塊五,算你三塊。加起來十七塊八,你看行不?”
用兩個塑料瓶換這麼三樣實用的東西,還能省不少錢,陳嬌自然滿意得很:“太謝謝你了,這價格很合適。”
付完錢,陳嬌拿出一個早就準備好的大布袋子,把買的東西一股腦裝進去——紅糖、白糖用油紙包著,奶糖和麻糖裝在小紙袋裡,再加上肥皂、煙、草帽和那幾樣瑕疵品,滿滿當當裝了一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