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假死再娶,我帶娘種田掙誥命 第64章 學堂
這話落下,不光徐氏,一旁的宋興旺都忍不住嗬嗬樂出了聲。
正巧宋有田抱著兩歲大的兒子往這邊走來,遠遠聽到堂屋內爹孃傳出的笑聲。
奇怪二老說什麼呢,能笑成這樣?!
特彆是爹,可真是少見!
待一走進,瞧見不知啥時家來的宋小麥後,宋有田頓時瞭然。
哎瞧娘那稀罕丫頭的模樣自己跟媳婦還得努點力纔是
不知兒子想偏了老兩口,見自己小孫子過來了,徐氏忙招呼孫兒:「小牛來了,快快下來,跟你小麥姐姐玩!」
宋小麥也喝完了薑湯,見到宋有田後當即朝人招呼了一聲:「有田叔好!」
又衝其懷裡孩子道:「小牛,小牛!」
「還記得姐姐不?」
小牛笑著朝宋小麥甜甜道:「麻姊姊」
「什麼麻姊姊是麥姐姐!」
徐氏糾正孫子的口音,招招手讓對方往自己這邊來。
放下兒子的宋有田來到宋興旺身旁落座,倆人笑看二人逗了回小牛。
宋有田對自家爹道:「爹昨日那事你想咋樣了?」
見一家人似有正事要聊,宋小麥及有眼色的準備離開,結果還沒起身就被徐氏拉住。
「沒多大點事,不怕人聽。」
宋小麥猶豫了下:「我出來久了,怕娘掛念來著。」
外麵的雨依舊不停但卻小了幾分,眼看過不久就會停了,徐氏自不肯讓人這會回去。
「這天兒眼看就消停了,你再在阿奶這玩會兒,待會再回一樣。」
「你要是這會跑回去,你娘才該擔心!」
說著,徐氏抱起小孫子,教訓起宋小麥來。
「秋雨寒氣重,你這不管不顧的就跑了來,剛喝完薑湯發了一身汗,好不容易把寒氣逼出去了,再到外麵跑一圈。」
「是頭牛,也不敢這麼乾!」
宋小麥一噎,誠然,她出門就後悔正是想到這些了。
就這時代醫療條件,風寒可是會要人命的。
見對方聽進了自己話,徐氏這才滿意。
忍不住捏了捏懷裡孫兒小臉蛋,樂嗬嗬的對宋有田道:「你爹昨晚跟我就商量好了,既然有這個機會,自然得珍惜。」
一聽自家老孃這話鋒,宋有田一喜之後又很快冷靜,有些犯難。
「可是那鎮裡的學堂離咱村子這麼遠,如果天天來回接送的話,會不會太麻煩了?」
學堂?
宋小麥捕捉到關鍵資訊。
村長家幾個孫子裡最大的大牛跟二哥差不多,十一歲左右,聽說很小就跟著自家縣城做掌櫃的舅舅當學徒去了。
最小的是二牛,才半點大。
不過兄弟二人中間還有一個二牛,五歲左右,正是上學的年紀。
能去學堂的,應該就是二牛了
有糧叔家倒也有幾個孩子,但大的大,小的小,沒有適合開蒙的。
當然了,這隻是用這個時代的角度去看。
要是按照宋小麥本人想法,隻要不識字,多大孩子都能去得。
反正她已經打算好了,等賣完山薯就去隔壁村跑一趟。
小五還小,可以再等一年,但是二哥三哥必須入學。
「這我跟你娘也想了,咱家要麼在鎮裡賃個房讓孩子不必日日來回跑,要麼也架個牛車!」
一聽父親打算架牛車,宋有田一雙虎目瞪的老大,什麼?
他沒聽錯吧,爹終於肯架車了?!
天知道,家裡那頭黃牛都是爹親自照顧的。
那細致程度,都快把他這個親兒子比下去了!
以往除了農忙,爹根本捨不得讓那黃牛吃一點苦,都好吃好喝的伺候。
村裡如今有牛的人戶不多,肯捨得駕車的更是少之又少,單手就能數過來。
四位族老家各有一輛,村西頭獵戶家有一輛。
如今自家終於也要有了,宋有田激動的搓了搓手,嘿聲一笑:「爹,那賃房多貴啊,咱當然是架個車更劃算一些。」
「到時候我天天接送二牛,來回就方便多了!」
宋興旺瞪了沒出息的兒子一眼。
賃房住了就住了,不住後錢沒了房子也不是自家的,兩相其一,誰都會選架車。
但是他心痛啊!
那黃牛自己成日照顧的仔細,哪裡捨得每天讓其套個車來回跑
可是,這事牽扯到孫兒上學的大事,再心疼也得取捨。
「哎,要是咱們村有個學堂就好了」
想到在清河鎮的另一個方向,有個名為桂花莊的村子裡就有學堂,宋興旺就羨慕的不行。
聽到爹的話,宋有田同樣豔羨。
「可惜咱們村又不是桂花莊,能出個進士老爺。」
宋小麥豎著倆小耳朵聽著倆人感歎,忍不住插嘴問了句:「有田叔,桂花莊是哪兒?」
「就在咱們清河鎮往北一點的村子,跟咱們剛好對著。」
見對方一臉好奇,宋有田便多說了幾句:「他們村有個秀才老爺,三年前參加科舉一路高歌中了進士,回鄉祭祖時給族裡買了族田不說,還建了一個學堂造福鄉裡。」
「那學堂不光收本族適齡學子,村子及周邊都有福澤,除了筆墨紙硯自備外,不收取任何私塾費用。」
說著說著,宋有田忍不住從羨慕變成了嫉妒
要知道,二牛即將前往鎮裡的這所學堂,除了自備筆墨紙硯外,每年還得另交2兩銀的學費呢。
那可是2兩銀子啊!
若不是家裡看二牛實在聰慧,是個讀書的好料子。
就算自己是親爹,也是捨不得花這個錢去供養對方讀書的。
宋小麥笑著安慰:「咱們村讀書的孩子少,以後大家日子好過了就會越來越多,說不定啥時候咱們村也能建個學堂呢!」
幾人聽著玩笑的話,一旁沉默不言的宋興旺卻動了心思。
退一萬步說要是那山薯真能種成,大家日子可不就好過了,說不得,還真能在村裡蓋個學堂。
真有那一天的話
宋興旺的心忍不住顫了顫。
一束陽光穿破雲層刺入大地,這場秋雨終於迎來尾聲。
宋小麥與村長家幾人告彆後,抱著厚重的蓑衣快速往家趕去。
下午時分,睡了半個白天的宋來弟再次醒來。
宋月娥將辰時米粥熱了熱,又端了晌時特意留給他的菜。
本想端至西屋給對方吃,結果還沒出門,就看到對方在二弟三弟的帶領下來了廚房。
孩子又瘦又小,臉上的傷也是東一塊西一塊。
倒是一雙眼睛長得好看,隻可惜此時眼神裡都是怯生生的,可憐的緊。
宋月娥看的心頭一軟,將飯菜放在廚房的矮桌上。
「餓了吧,來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