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假死再娶,我帶娘種田掙誥命 第75章 紕漏
黃辰安默默觀察宋小麥說話。
對方雖沒說全,但心思通透的他多少能猜到幾分。
沉吟半晌,不確定的問了句:「那孩子自己可願去往你家?」
孩子何止願意,天天恨不得長自家床上!
見宋小麥點頭,黃辰安點了點頭,一雙溫潤的眸子淺淺一笑。
「這就好辦了,那孩子如今也六歲多了,有了自理能力。」
「既然他自願去你家,你且帶著他去衙門備案即可。」
「大周建立初時,咱們新朝戶部就貼了告示,為著連年戰亂,大量孤兒流離失所,聖上特命各州縣設安濟坊,凡有能力者皆可前此收養。」
「凡收養無籍孩童者,官府非但不追究戶籍瑕疵,還賜三鬥粟米,每歲兩吊錢作孩童撫恤,直滿三年。」
黃辰安問:「你二伯家這個養子可是從安濟坊領養的?」
這還真不知道。
宋小麥聽了這話愣了一愣,
如果來弟來自安濟坊,那豈不是說宋大田一家偷偷吃了人家的米用了人家撫恤銀,還將人不當人養著,成天不是打就是罵,如今沒了撫恤銀便想了法的叫人去送死?
見對方一臉茫然,黃辰安默了默,雖然他不願將人心往暗處想,可事實擺在跟前又不得不如此想。
「如果那孩子來自安濟坊你二伯家恐怕有一半原因都是衝著撫恤銀子去的。」
「至於為何一直不給對方名分,怕是擔心將來孩子長大分其家產之故。」
這話如果換一個八歲孩子在跟前,打死黃辰安也不會說。
可麵前坐著的是宋小麥,這孩子心智早熟做事穩重,說了也不會對其將來有何影響。
宋小麥覺得小黃大夫說的怕是**不離十,但有一點卻想不通。
「如果來弟來自安濟坊,難道安濟坊那邊沒有留下領養手續之類麼?」
「我二伯家遲遲沒去衙門備案給他入籍,為何這麼多年衙門也沒來尋過他們?」
黃辰安給對方添了半盞茶,不急不緩道:「你說的沒有問題,不過凡事總難以咱們想當然的去理解。」
他微微歎了口氣:「新朝建立,百廢待興。」
「自上而下,每一條新令的頒布到施行落地,中間必然無法如我們想象一般容易。」
「新糊的窗紙都要透幾縷風」
說到這,黃辰安陷入一陣回憶,說起一段舊事。
「當年因緣際會,我隨父親去過咱們縣衙後院,替縣令娘子診脈。」
「路經前衙時,發現幾班衙役忙的腳不沾地,捧著半人高的冊子成日跑馬燈似的轉。」
「南麵要修橋造船,北要清丈良田。」
「各鎮各村要清算人丁入籍,按丁分畝當時咱們縣上下萬人口,大都還餓著肚子食不果腹」
「縣令忙的連懷胎九月的娘子都顧不得,成日在外風餐露宿,其子誕下月餘才將將趕回」
「在這樣一個情況下,關於安濟坊的章程」黃辰安看向宋小麥時多了幾分無奈:「熱灶熱柴尚要排隊,何況這冷灶呢?」
聽對方一席話,宋小麥想不通的問題瞬間明白了。
這一刻她才發現,自己對於這個時代的瞭解還是太少太少,甚至皮毛都算不上。
凡事儘美儘善固然好,但人無完人,何況是掌管這麼一大片地方的縣衙。
就算是資訊發達的現代,基層瑣務依舊都能將人忙的暈頭轉向,何況全靠人力腳力的古代。
「我明白了,多謝小黃大夫指教。」
黃辰安笑道:「哪裡就談的上指教了,不過是說些個人見解罷了。」
「若那孩子真出自安濟坊,你二伯家此做法無疑在鑽朝廷的空子,此事無人知曉無人提及或許還真就讓其占了便宜矇混過去。」
「既然你已知曉,回去你想如何做他們都是不占理的。」
宋小麥狠狠點了點頭,如果是這樣的話,這事確實就好辦了。
宋來弟如果來自安濟坊,她約莫都不用廢什麼口舌,隻把這厲害給宋大田兩口子說上一說,約莫二人都恨不得趕緊將這燙手山芋扔出手。
如果對方不是來自安濟坊,大不了快刀斬亂麻,直接帶著來弟入了自家戶籍便是。
如今該問的話也問了,宋小麥又順口問了下趙坤財的病症,得到小黃大夫已無大礙的話後便也落了心,倆人就此結伴來了後堂病患臨時安置處。
才三天沒見,趙二狗跟被人刮下一層油般,肉眼可見的瘦了一圈。
「小小麥姐」
趙二狗見到宋小麥,想起自家爹孃多日叮囑以及宋長樂兄弟倆的遭遇,再不敢對跟前妮子耍橫。
雖然比宋小麥大幾天,他還是朝著對方喊了一聲姐。
實際年齡超過對方很多歲的宋小麥,心安理得的應了。
「坤財叔怎麼樣了?」
宋小麥不便進入病房,隻站在外麵跟趙二狗聊。
週二狗點點頭。
幾日折騰下來的趙二狗兩眼無神,又疲又倦。
「黃大夫說我爹他已經過了最危險的時候,接下來的日子隻要好好用藥,能好。」
宋小麥盯著對方瘦了半圈的臉默了默,從口袋裡又摸出了兩粒糖。
「給你,吃不吃?」
看著兩粒渾圓的飴糖,週二狗一雙小眼騰的一亮,生怕下一秒對方反悔似的急忙拿了過去。
「要要」
說著,剝了一顆就扔進嘴裡。
瞧對方猴急白臉的樣,活像自己會從對方嘴裡扒東西似的!
剛還對其同情幾分的宋小麥,立馬又打回原形。
既然人沒事她也就不耽擱了,今天要買的東西不少,人家立根叔還專門跟自己跑一趟,她可得動作麻溜點。
待宋立根從屋子一出來,宋小麥跟迎來的吳氏打了聲招呼,又跟小黃大夫告了彆,二人便匆匆出門買東西去了。
至於周鶴眠,進了鎮就被宋小麥趕下了車。
這會估摸已經當了衣服在哪尋摸歸家的路了吧?
宋小麥搖搖小腦袋,一點也不覺得自己殘酷。
那家夥能出現在那麼個鳥不拉屎的山溝溝裡,要麼家就在附近,要麼有人相護。
瞧對方在自家那一天待的,絲毫不為前程憂慮,宋小麥根本不擔心對方安危問題。
坐在宋立根的牛車上,倆人第一站先來到了糧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