諜戰風雲:從暗殺開始變強 第105章 行動開始
行動當天的淩晨。
“想要全殲這二十五個特務,還是有點難度的,畢竟我們對宅子裡麵的情況不是很熟悉。”
“所以這次行動,你務必多加小心,最好多帶些人手。”陳沐風一臉凝重地對鄭良知囑咐道。
陳沐風之所以會采用武力營救的方式,是因為陶希勝在潛逃之前,把家搬到了法租界環龍路的一處彆墅。
要是還在虹口區愚園路的1136弄,他還真沒有辦法。
那個地方,住的都是汪景徽一係的高管,像汪景徽,周佛海,梅斯平等等都住在那裡,在那弄堂口還有一隊日本憲兵駐守,防守極為嚴密。
“陳先生,你放心。這次行動在法租界裡麵,而且他們處於明處,我們隱藏在暗處。”
“我們打算先采取襲擊的方式先乾掉幾個,然後再潛入院子裡,突然發起攻擊,沒有問題的。”鄭良知信心十足地說道。
“既然你如此有把握,那就去準備行動吧。”
“行動時間彆太早,我看四點鐘左右較為合適。”
“成功後,立刻將人送往碼頭。”陳沐風說道。
淩晨三點四十分,法租界環龍路60號的陶希勝住宅外。
一月份的滬市還是很陰冷的,兩個身穿棉大衣的特務,此時正躲在一個角落裡抽著煙。
就在離他們不遠處的一處陰影中,突然躥出兩道黑影。
還沒等這兩個特務反應過來,黑影已迅速捂住他們的嘴巴,同時伸出手中的刺刀,狠狠地捅入他們的心口,隨後用力一攪,兩個特務的身體便無力地倒在地上。
這棟彆墅院子的圍牆並不高,不到兩米的樣子。
這對於行動隊的隊員們來說,沒有什麼難度。
隻見其中四個隊員,輕輕一躍,扒住牆頭,一個利落的翻身,便悄然落入院子裡。
而坐在門房口負責警戒的兩個特務,渾然沒有注意到,有人已經潛入了院子裡。
還在那抽著煙閒聊。
隊員們悄然靠近,猛地捂住他們的嘴巴,將他們拖到門外,抓住他們的脖子就是用力一擰,乾淨利落地解決了這兩人。
至此,行動進展得十分順利。
解決掉這兩個人後,他們快速開啟了院子大門。
鄭良知帶著其餘隊員全部湧入了院子裡。
此時,院子裡剩餘的二十一個特務,還全都在院子的側屋裡酣睡,全然不知死神已經降臨。
隨著鄭良知一聲令下,十餘把衝鋒槍順著門口和窗戶,對著屋內就是一陣瘋狂的掃射。
密集的“噠噠噠”聲瞬間打破了淩晨的寂靜,火舌在黑暗中肆虐。
不到兩分鐘,屋內那些被槍聲驚醒的特務們便沒了動靜。
鄭良知安排幾名隊員進屋補槍,確保沒有活口,自己則迅速奔向彆墅的客廳。
與此同時,被驚醒的陶希聖夫人萬冰如,安撫好孩子們後,也來到了客廳。
“陶夫人,我們是軍統的,陶先生讓我們來救你們出去,請跟我們走吧!”鄭良知說道。
此刻的萬冰如,眼中滿是疑慮,將信將疑地看著鄭良知。但她心裡明白,自己沒有彆的路可走,隻能選擇相信眼前的人。
“您稍等,我把孩子們叫出來。”
沒過多久,萬冰如帶著已經穿好衣服的孩子們走了出來。
鄭良知趕忙叫過來三名隊員,讓他們抱起最小的三個孩子,催促道:“陶夫人,我們得趕緊走,再不走,巡捕就要來了!”
一行人快速來到院子外,登上了早就準備好的卡車。
等他們全部上車後,司機迅速啟動車輛,朝著遠處極速駛去。
在他們離開不久,接到報告的霞飛路巡捕房,在巡長路飛的帶領下,匆忙趕到了現場。
他們看到屋外的四具屍體的時候,還沒有什麼反應。
可當他們看到屋內的場景時,在場的所有巡捕們都被震驚得呆立當場。
過了好一會兒,纔有巡捕反應過來,跑到一旁嘔吐起來。
屋內的場麵實在太過慘烈,到處都是被打得血肉模糊的屍體。
流出的鮮血將床上的被子浸得透濕,濃鬱的血腥味撲鼻而來。
站在門口的路飛等人被熏得連連後退,一直退了十來米,才感覺稍微好受一些。
“巡長,這可怎麼辦?”一名巡捕驚慌失措地問道。。
“給中央巡捕房打電話,讓他們派人來!”路飛吩咐道。
這麼大的兇殺案,可不是他一個小小巡長能處理得了的,而且今天他們巡捕房的督察又不在,隻能上報中央巡捕房了。
沒等多久,中央巡捕房的法籍督察盧卡斯,政治部主任薩爾裡以及華籍督察薛耕新便趕到了現場。
“各位長官,四點鐘左右,我們接到報警。”
路飛趕忙上前彙報,“我們趕到時,發現這裡發生了一起群殺案件。”
“現場共有二十五具屍體,其中二十一具應該是在熟睡中被衝鋒槍掃射致死的。”
“現場我們隻發現了勃朗寧手槍彈殼和衝鋒槍彈殼。”
“沒有發現活口,彆墅裡的人也都不見了。”
薩爾裡聽到這裡,忽然轉頭對著薛耕新說道:“薛,這樣的場景,是不是似曾相識呀?”
薛耕新回應道:“是的,閣下,和之前發生在福履理路的那次群殺案很相似,應該是同一夥人所為。”
薩爾裡點了點頭,又問道:“這處彆墅是誰在住?”
“是陶希勝一家。”路飛趕忙回應道。
他可是知道這位薩爾裡在法租界可是個大人物,他可不敢有絲毫怠慢。
“陶希勝?”薩爾裡覺得這個名字十分耳熟,卻一時想不起來在哪聽過。
路飛見狀,急忙湊到他的身邊,把陶希勝的身份低聲介紹了一遍。
這時,薩爾裡也反應了過來,他頓時皺起了眉頭,因為他知道,這下有麻煩了。
就在法租界巡捕房為陶希勝宅子裡發生的群殺案焦頭爛額之時,陶希勝的夫人以及孩子們已經被鄭良知安全地送上了“胡佛號”郵輪。
直到郵輪順利駛離港口,鄭良知才帶隊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