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腦賣2塊被大媽投訴,我被迫停業,一個 第10章
-
「味道傳承」餐飲公司,在接下來的兩年裡,發展得非常迅猛。
以我的小攤為原型,王建國在全國開了近百家「林師傅非遺豆腐腦」連鎖店。每一家店,都嚴格遵循著我傳授的古法工藝,也都延續了「隨心打賞」的特色經營模式。
這個模式,成了餐飲界的一個傳奇案例,被無數商學院拿來研究。
而我,作為公司的技術總顧問和形象代言人,身價也水漲船高。我不再需要每天起早貪黑地守著那個小攤,而是搬進了王建國給我安排的專家工作室。我的主要工作,是負責產品研發和技術培訓。
我把秀娟和兒子小偉,都接到了身邊。秀娟得到了最好的治療,病情控製得很好;小偉也不用再在工廠裡辛苦打工,而是進了公司,從基層開始,學習企業管理。
我們家,徹底告彆了貧困,過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
但我心裡,始終放不下東街早市的那個小攤。
那是我的根。
隻要有空,我還是會回到那裡,親自為老街坊們盛上一碗熱氣騰騰的豆腐腦。
王桂花依舊每天都來。她的身體硬朗了許多,臉上的笑容也多了。她會像個普通的老太太一樣,跟我拉家常,聊聊今天菜價,說說小區裡的新鮮事。我們之間,再也冇有了隔閡,像是相識多年的老朋友。
有一次,她拉著我的手,感慨地說:「老林啊,我現在纔想明白,人這一輩子,心胸大一點,路才能越走越寬。我以前,就是太把自己當回事了。」
我笑著點了點頭。
是啊,人生在世,誰能無過?難得的是,知錯能改,一笑泯恩仇。
這天,王建國興沖沖地跑來找我。
「林師傅,大喜事!」他激動地把一份檔案遞給我,「咱們公司,準備上市了!這是公司的股權分配方案,您看看,這是屬於您的那一份。」
我打開檔案,看到那一長串代表著股份的數字時,隻覺得一陣眩暈。
我,一個曾經在街頭賣豆腐腦的小販,一個曾被人指著鼻子罵作「黑心商販」的下崗工人,如今,竟然要成為一家上市公司的股東了。
我放下檔案,走到窗前,看著窗外川流不息的城市。
我想起了十二年前,那個在寒風中瑟瑟發抖,為生計發愁的自己;想起了那個暴雨的夜晚,秀娟為我熬藥的背影;想起了王桂花指著我鼻子怒罵的樣子;也想起了王建國向我伸出援手的那天下午
人生際遇,真是奇妙難言。
我拿起手機,給王建國發了一條資訊:
「建國,謝謝你。但比起股東這個身份,我還是更喜歡彆人叫我——賣豆腐腦的林師傅。」
因為我知道,無論我走多遠,飛多高,我都不會忘記,是那碗小小的、樸實無華的豆腐腦,給了我尊嚴,給了我新生,也讓我明白了,什麼是真正的生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