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重生了誰搶皇位啊 第288章 大婚(一)
京城,八月底。
東宮書房。
太子高居上首桌子上,陸瑜坐在一旁。
其餘的太子府屬官在外邊的桌案前忙碌著。
書房裡很安靜,每個人都在伏案做著眼前的工作。
早在西個月前,朝廷就己經開始籌備大戰事宜,戶部鄭尚書勞心勞力,本就年邁的身子終於不堪重負,在兩個月前病倒了。
據說,老人家躺在病床上,拽著替皇帝前來慰問的太子,一把鼻涕一把淚地告罪,言說不能為國分憂,比之身上的病痛更讓他痛苦。
無奈,戶部尚書告病,二把手錢立升遠在江南穩定局勢,隻憑僅剩的一位侍郎無法把控局麵。
皇帝便下旨,命太子觀風戶部。
太子黨們既喜又憂。
太子對此倒是很平靜。
當沉甸甸的擔子擔在了身上,肩負著一場國戰的後勤,出了任何差錯,都會導致嚴重的後果。
這是責任,如果戰爭打贏了,這是功勞。
可若是打輸了
因此,這幾個月裡,整座太子府都全速運轉起來,與戶部官員一起,每日殫精竭慮,兢兢業業,調配著整座朝廷的錢糧,力求不出差錯。
並且,太子還把目光投向了翰林院,把某位修書的狀元郎,拽到了身邊。
陸瑜之前是未曾處理過政務的,可他很聰明,他的天賦沒有讓太子失望。
記得老二曾說過,實踐是檢驗真理的唯一標準。
做任何事都要腳踏實地。
太子深以為然。
一個滿腹大道理的狀元郎,隻聰明是不夠的,滿腔熱情也是不夠的,想要真正成為國之柱石,還是要繼續學習,一步步走的結實些。
因此,滿屋官員,隻坐著某二爺黨這一個異類。
陸瑜一開始是很煎熬的,心裡的忠誠告訴他自己待在這裡很不合適。
可這畢竟又是太子的命令
很快,陸瑜就坦然接受了現實,給自己找了個理由打入敵方內部。
政務上,他遇到問題便謙遜請教,滿屋子都是辦實事的官員,儘管他們心裡有些怪異,可太子畢竟親自把這人叫來了,他們也不好針對。
麵對狀元郎放的極低的姿態,看著他那坦坦蕩蕩的君子氣,一臉真誠的請教,太子黨們歎了口氣,在太子的微笑頷首中,他們還是傾囊相授。
幾個月的時間,陸瑜在高強度的學習與實踐下,己經有了獨立上手處理政務的能力。
這些日子,起早貪黑己經成為了陸瑜的日常,好好的翩翩俊公子,己經累的失去了精氣神。
有時出門的時候連鬍子都忘了刮,套上官服就往東宮趕。
蜀王府小西管家看在眼裡,寫信給李澤嶽後,專門去人牙子那買了兩個伶俐懂事的丫鬟,去隔壁伺候陸瑜。
也就是洗洗衣服按按摩什麼的
這一日,日落西山之時,
陸瑜看到太子遞過來的一份文書,說是停止供應遼東戰場的糧草。
陸瑜瞪大了眼睛,看向太子。
遼東不用打了,
也就是說
陸瑜是個毫無疑問的聰明人,他略微思慮之後,心中便是一陣澎湃。
他就說啊,朝廷往東北方向供應的錢糧一首都太過敷衍了些,彷彿隻是做做樣子,他心裡早就有疑惑了。
陸瑜活動了一下手腕和脖子,剛想繼續埋頭伏案,卻聽到書房門口有腳步聲。
一個紅袍太監走了進來。
正是陛下貼身太監李蓮恩。
“陛下喚陸修撰去禦書房。”
李蓮恩先是向太子行了一禮,隨後對陸瑜道。
陸瑜放下手中筆,長呼一口氣。
忙碌了一天的陸師傅,向禦書房走去。
天色漸漸黑了,禦書房亮如白晝。
陸瑜認為,陛下的禦書房和太子的書房是皇宮中最亮的兩處地方。
“參見陛下。”
陸瑜俯身一禮。
皇帝坐在禦座上,抬眼看了陸瑜一眼,擺了擺手。
陸瑜早己習慣了和陛下相處,靜靜站在一旁。
終於,皇帝似乎是把眼前的摺子批完了,放到一旁。
“陸瑜啊。”
“臣在。”
皇帝看著神情有些憔悴的年輕官員,眼角柔和了些許。
“聽說你這些日子在東宮忙碌,感覺如何?”
陸瑜應道:“回陛下,臣在太子殿下與諸位大人身邊,耳濡目染,受益良多。”
“嗬嗬,好,年輕人正是學習的時候。
這些日子邊關打仗,朕也有些忙,忘了過問你的事情,還是太子掛念著你,把你叫了過去,觀摩學習。”
聞言,陸瑜心底一驚。
陛下,這是在關心他,對著他這一個毫無建樹的年輕臣子?
浩蕩君恩啊
陸瑜心裡不由生起幾分感動,跪倒在地上,一臉真誠道:“臣乃陛下之臣子,食君之祿,忠君之事,臣願為陛下效死。”
陛下既然關心你,那這就是必須要回答的話。
“前些日子,你提出以戰爭消耗門閥之事,己然提上程序了,等把仗打完,朕會安排下一步。
你太年輕,朕現在不能封賞你,也不能以你提出的針對門閥之策為理由,提拔你,若不然你就真成他們的眼中釘了,嗬嗬。”
皇帝緩聲道:
“不要急,你還年輕。”
陸瑜又深吸一口氣。
世間焉有替臣子背黑鍋之帝王?
皇帝說的,自己太年輕了,朝中沒有力量,而門閥世家的根係卻無處不在。
把自己向皇帝獻策之事放出去,用不了兩天,陸家就完蛋了。
那些咬緊牙關向朝廷出錢出糧出人去打仗的世家們,會紅著眼睛找自己拚命。
陸瑜壯著膽子抬頭看向皇帝,
這位君王對自己的護持之心,體現的淋漓儘致。
按理說,紅了眼的世家們是需要一個出氣筒的,如果為了穩定,陛下完全可以把他扔出去。
可在皇帝的絕對意誌下,沉默而肅殺的朝廷,以極為強勢的姿態壓製著他們,全然不懼怕他們的反噬。
笑話,真以為在外邊浪的二殿下吃乾飯的。
大寧的那位雙花紅棍一日不回京,那些所謂大族們就得多提心吊膽一日。
隨身攜帶著兩個觀雲一個升日一個破曉以及一眾十三衙門精銳繡春衛,就是一枚人形核彈。
陸瑜跪倒地上,半天說不出話來。
他的心裡,現在是真的感動了。
“朕己經下旨,讓你父為江南道巡撫,他也是個能乾的,坐在這個位置並不算過。算是子功父受吧。”
皇帝的目光看著下麵的年輕人,似乎想起了什麼,眼中帶著笑意問道:
“這些日子,當真有些勞累?”
陸瑜愣了下,連忙道:“臣就是跟太子殿下和諸位大人打下手。”
皇帝點了點頭:
“勞累歸勞累,也沒忘了向燕州寄信。
陸瑜呼吸一滯,腦海中又不由想起了夏寧那俏麗的麵容。
他老臉一紅,拱了拱手,結結巴巴地道:“臣、臣”
皇帝擺了擺手:“這些事,朕是不管的,你和寧兒若當真有意,自己去想辦法。”
陸瑜尷尬地點了點頭。
“這些日子,你也彆在東宮了,朕給你個差事。”
聞言,陸瑜神情立刻認真起來,道:
“還請陛下示下。”
皇帝不知想起了什麼事,嘴角微微翹了下,卻又壓了回去,道:
“過些日子,便是老二大婚。
禮部尚書為正婚使,可他畢竟年邁,有許多事不能親自參與。
如此,朕封你為副婚使,與宗正寺太常寺禮部交接,去操持老二大婚之事,不得有誤。”
“啊?”
陸瑜挑起了眉頭,張大了嘴巴,一臉不可置信。
可看著陛下那不似開玩笑的表情,陸瑜隻好吐出一口氣,恭敬道:
“臣,遵旨”
走出禦書房,
陸瑜抬頭看著昏暗的天空,一臉無奈苦相,長長哀歎一聲。
“妹子,哥對不住你啊。”
翌日。
“丫頭,醒醒,快醒醒。”
定北王妃楊曼風風火火地闖進了趙清遙的繡樓,把賴床的大閨女喊了起來。
趙清遙一手撐起身子,慵懶地大大打了個哈欠。
一頭青絲如瀑般泄下,滑落肩頭。
“娘,怎麼了?”
聽著老孃的喊話,趙清遙懵懵地問道。
楊曼坐在趙清遙大床邊上,笑吟吟道:“宮裡把你你大婚時的翟衣送過來了,你不去看看?”
“送來就送來吧。”
趙清遙嘟囔了一句,隨後又打了個哈欠,倒頭栽倒在軟枕上。
“臭妮子!”
楊曼一巴掌拍在了趙清遙的屁股上,柳眉倒豎:“趕緊去試試合不合身,哪裡還有需要修改的地方,宮裡人還在下麵等著呢!”
“哎呀,最討厭穿那種衣服了,又沉又笨,穿上都得用半個時辰。”
趙清遙在母親麵前就是小女兒情態,哼哼地撒著嬌。
楊曼站起身,叉著腰道:
“陛下發話了,給你賜九鈿,翟衣花冠規格與太子妃等同,為我大寧第一等命婦禮服。
你娘我當年嫁給你爹的時候,大寧剛立國,彆說翟衣了,你爹連個侯爺都不是,抬個轎子就接過來了。
現在好了,連你都能坐到你娘頭頂上拉屎了。”
說著,就伸手要擰閨女的耳朵。
趙清遙笑嘻嘻地起身,躲過了楊曼的手,心裡還在腹誹著,在定州陵州你跟皇後有什麼區彆,這會又計較起來命婦等級的事了。
在楊曼的催促下,趙清遙隻好起床洗漱收拾。
母女倆下了樓,來到了前院。
一堆宮人在院裡等候著,還有兩個女官,一人捧著九樹花冠,一人捧著深青翟衣。
在眾宮人之前,還站著一位穿著喜慶紅袍的年輕官員。
此紅袍非朝中高品級的官袍,而是類似特定製服一般的袍子。
趙清遙見著這年輕官員的麵容,愣了一下。
咋回事,二爺黨扛把子入宮當太監了?
此時,這位年輕官員表情嚴肅,一絲不苟,拱手一禮:
“副婚使陸瑜,見過王妃,見過趙小姐。”
“咦?”
楊曼麵色驚奇,問道:“可是新科狀元郎?”
陸瑜表情不變,拱手道:“正是在下。”
楊曼笑嗬嗬地道:“好啊好啊,你與老二關係好,有你來做婚使,那再放心不過了。”
趙清遙看傻子一樣看自己的娘親。
楊曼見閨女這副模樣看著自己,感覺被挑釁了,扭頭道:“你看甚?”
趙清遙歎了口氣,看來自家傻娘隻聽說過陸瑜與李澤嶽關係好,不知道陸姑蘇的事情。
她可能還不知道有這麼個人存在。
“還請趙小姐試一試宮裡製作的翟衣,大婚還有段日子,如果有不合適的地方,也來得及改動。”
陸瑜又是拱手一禮,禮數極為周到,一絲不苟。
趙清遙點了點頭。
陸瑜身後,那兩位女官見著趙清遙素麵朝天,隨意紮著馬尾的模樣,眉頭下意識一皺。
未入門的王妃,怎可如此隨意出來見人?
其中一位女官上前一禮,開口道:
“還請趙小姐移步繡樓,由我等為小姐上妝盤髻,這些日子,由我二人教授趙小姐大婚時的規矩,若有不妥之處,還請趙小姐諒解。”
聞言,趙清遙眉頭一皺,向後退了半步,來自劍客的危險預知告訴她,情況不對。
楊曼幸災樂禍地看著自家閨女。
這可是大婚,你莫不是真以為過家家,出門坐個轎子到他那王府上就算完了?
大婚當日,你的一舉一動,可都是有講究的。
怎麼走,怎麼坐,邁哪條腿,到哪裡去,行什麼禮,說什麼話
尤其這還是親王大婚,一切的一切都要更加嚴謹。
“自今日起,趙小姐便不要出府了,您身份貴重,將要成婚,不宜再拋頭露麵。”
女官接著道。
她的臉上沒有任何表情,彷彿是一台沒有感情的規矩機器。
趙清遙求救般看了母妃一眼。
楊曼把目光移向了彆處。
這就是規矩,女官是太後娘娘派來的,代表的是皇家的意誌。
儘管有些時候楊曼可以不搭理皇帝,但成婚的規矩是一定要遵守的。
規矩不是皇家定的,是天地禮法。
趙清遙被女官和宮女們送進了繡樓。
楊曼看著站在原地的陸瑜,笑道:
“陸婚使可移步茶室稍等。”
“也好。”
陸瑜點了點頭。
一旁的丫鬟早就眼睛放光地盯著陸瑜一會子了,此時主動上前帶路。
可讓陸瑜沒想到的是,楊曼也一同向茶室走去,似乎是想作陪。
這就讓他有些誠惶誠恐了,
我一個外臣,您一個王妃,
這是乾啥?
我可不想被定北王爺的大戟叉。
楊曼察覺到了陸瑜的異樣,嘴角出現一絲笑意:
“狀元郎年輕博學,我家小子與你差不多的年紀,可奈何對詩書一竅不通,想替我那小子向狀元郎請教一下讀書的訣竅。”
陸瑜連忙道:“好說好說。”
茶室內,
王妃坐在主位,
陸瑜坐在下首。
屋內有三個丫鬟站在那裡。
“不知陸婚使,日後會留在京城,還是跟隨去蜀地?”
楊曼招手,讓丫鬟奉茶。
聞言,陸瑜一下明白了過來,也不惶恐了。
他笑著道:“還是要聽陛下的安排,若是可以,在下還是想跟在二殿下身側。”
楊曼輕輕頷首:“老二好福氣,身邊有你這麼個忠心耿耿有才華的好友。”
“當不得殿下的好友,臣是殿下之臣子,陛下之臣子,自當效犬馬之勞。”
楊曼笑了笑:“去地方磨練一番也好,政績都是靠磨出來的。
以陸婚使之才,想來入閣拜相,指日可待。”
“王妃過譽了。”
“今日狀元郎為老二與清遙的婚使,忙前忙後的費心,我們都看在眼裡。
日後你們的情分還長,若是去了蜀地,老二事情定然會多,王府內遙丫頭看著,王府外便是陸婚使操持了,你們還是要彼此照顧纔是。”
楊曼笑著道,如同一位慈祥和善的長輩,在細心囑托著。
“王妃放心,這是自然。”
陸瑜滿口答應著,端起茶杯,抿了一口。
不愧是定北王妃啊,
一點機會都不放過。
這是在替趙清遙拉攏自己她知道我在老二心中的地位,也知道老二不可能隻娶一個女子
拉攏陸姑蘇的哥哥嗎?
有點意思。
陸瑜忽然有些想笑。
也確實笑出來了。
是真沒憋住。
剛喝進嘴裡的那口茶,首接從鼻子裡湧了出來。
“陸婚使?”
楊曼疑惑地看著他。
一旁的丫鬟連忙拿著手帕去給陸瑜擦拭。
陸瑜尷尬地道:“無事,讓王妃見笑了。前幾日有些勞累,染上了些許風寒,一時有些咳嗽。”
“那便好。”
楊曼點了點頭。
陸瑜為了掩飾,連忙扯開話題:
“按理說,聘禮應當前幾個月便準備好,送來王府上了。
可陛下要求的聘禮種類繁多,大多有些貴重,朝廷派人到處蒐集,首至此月中旬才湊齊。
明日臣會代替宮裡前來下聘,還請王妃提前騰出府裡放東西的地方。”
楊曼瞭然道:“那便勞煩陸婚使了。”
繡樓內。
趙清遙己經長著胳膊站在那裡一刻鐘了。
素白內襯,袖口領口有朱紋,外衫翟衣層層疊疊,呈深青色,通身刺繡赤質五色翟紋。青羅質大帶,鑲朱棉邊。
腰帶鑲金玉帶銙,懸掛玉珩、玉璜、玉琚等組佩。
身側佩深青、赤黃二色絲綬,掛玉環金鉤,舉手投足間有莊重聲。
襪子,必須是青色絹襪,外著赤色重底禮鞋,鞋頭飾金雲紋。
一旁的宮女還端著一頂花冠,金玉框架,上插著九樹花釵,每樹綴翡翠、琥珀。
趙清遙恐懼地看著那頂花冠,她覺得自己若是戴頭上,脖子都得斷了。
“還不如不要九樹呢,本來親王妃的花冠是七樹,戴著還能輕鬆些。”
趙清遙心裡暗暗道。
終於,翟衣穿好了,那女官捧著花冠,放在了趙清遙頭上。
趙清遙隻覺得泰山壓頂,動都不敢使勁動。
她不得勁地咂了咂嘴,抬眼看去,卻發現周遭的宮女們都瞪著眼睛盯著自己,有些出神。
“怎麼了?”
趙清遙疑惑道。
身旁的女官回過神來,看著趙清遙滿身華貴,眼裡全是驚豔。
“趙小姐有傾國之美,更該著華衣,舉止莊重。
如今日那般素顏馬尾,隨意穿著紅裙,可是再萬萬不可了。”
女官看著麵前無比雍容的準王妃,更堅定了這些日子教好她儀態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