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都重生了誰搶皇位啊 > 第419章 八子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都重生了誰搶皇位啊 第419章 八子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老二,看到了嗎?”

敦煌城,東城牆上。

趙山揹著手,向東南望去。

李澤嶽張了張嘴,最後還是閉上,沒有作聲。

你想讓我回答什麼?

李澤嶽心裡清楚,他方纔看到的,那極具個人崇拜色彩的一幕,絕非此地僅有。

等大勝的訊息繼續傳播,等江湖上的傳聞越來越離奇,定北王的聲望,隻會進一步增加。

大寧的定海神針,國之柱石。

軍中,對他的個人崇拜隻會更加強烈。遼東鐵騎、金吾衛、定北軍、西域都護軍,哪一個大兵團未曾在定北王麾下,碾碎過強大的敵人?

大寧軍神的名號,在百姓心中,也將更加穩固。

因為,他戰無不勝。

這份崇敬,已不單單是對保家衛國的將領的崇敬,而是化為了一道圖騰,在他們心底,生根發芽。

趙離歎了口氣,看著李澤嶽的眼神,有些複雜。

“離兒,你先下去,我與你姐夫說些話。”

趙山開口道。

趙離沒有猶豫,點點頭:“是。”

“登登登。”

趙離下了城牆。

“老二,你覺得,事態像這般發展下去,是對的嗎?”

趙山沒有回頭,繼續向東望著,問道。

李澤嶽知道趙山說的是什麼。

這種個人崇拜,若是繼續發展下去,對朝廷,對天下,都是一種威脅。

他思慮一陣,回答道:

“趙叔,您與父皇之間,不必在意這個……”

趙山笑了笑:“老二,你還是那麼幼稚。”

李澤嶽沉默了。

他並不是幼稚,他隻是……

並不願意把事情往那個方麵去想。

也許,這種想法,本身就是一種幼稚。

“八年啊……”

趙山拍了拍城牆,眼神中有些感慨。

“八年以後,我也五十多歲,奔著六十去了。

你爹比我大一些,那時候,他已經六十多了。”

李澤嶽默默點了點頭。

“我們,都老了,但事情還沒做完。”

“八年,這個時間很好,或許也會提前一些。也不知是誰安排的,時間如此恰當。

到那時候,我們把我們這一代人的事情做完,如果繼續按計劃發展下去,你爹也……

總之,在那個時候,你老丈人我,已經不適合再繼續存在了。”

“到那時,我的存在,對大寧,對定北軍,對趙離,對遙丫頭,對你,對太子,都不是一件好事。

那時候,大寧舉世無敵,我就是大寧最大的敵人。

你知道我說的是什麼,你也不希望……看到那種慘劇發生。”

“現在的局麵,都已經有些難以收場,群臣把我看作眼中釘,功高震主,你爹都不知道該封我什麼。

我與你爹,我們兄弟倆不在乎,可有人在乎。”

“老二,你知道嗎。

一個男人,一個有理想的男人,這輩子都在尋找一個適合自己死去的機會。

我完成了此生想做的一切,轟轟烈烈的退場,你不覺得,是一件非常瀟灑的事情嗎?

我不希望老死在病榻上,曾經有無數兄弟,聽從我的號令,為了我戰死疆場,我又憑什麼留戀世間美好,慢慢等待老死呢?

沙場,是我的歸宿。

定北,定北……

老二,到時候,我會給自己選擇一個盛大的退場,讓世人銘記我,讓史書傳頌我,讓從前往後一千年的人都知道……

定北王趙山,曾經是何等的霸道,是何等的不可一世。

他曾在這個世間,開創了前所未有的偉業!

這纔是,我趙山真正想要的結局。”

“老二,不必埋怨,不必憂傷。

在這件事的結果上,

我和你爹,很公平。”

……

“首輔大人,戶部按照北邊遞來的條子,安排了戰死兄弟們的撫恤,您過目一下吧。”

“嗬嗬,太子殿下,您決定好直接安排下去就是,還勞您專門跑一趟,找我這老頭子。”

文淵閣,首輔辦公的暖房內。

張正端給太子沏了杯茶水,親手奉上。

“謝過首輔大人。”

太子接過,放在嘴邊吹著熱氣。

“最近的日子,戶部有些難過吧。”

張首輔笑問道。

提到此事,太子深深一歎:

“自去年春日起,便已然開始整軍備戰,調配後勤,此戰一直打到現在,加征了兩次戰爭稅,再加上北蠻的賠款,方纔填上這個窟窿。

也就是鄭老尚書聰明,早早地撂挑子不乾了,據說他已經兩次向父皇請乞骸骨,估摸著,第三次的時候,父皇就要同意了。”

張首輔捋了捋鬍子,道:

“他啊,可是太祖皇帝的老錢袋子了,那個時候,可是比現在要難過的多。

鄭尚書啊,這輩子不容易,渾身病,大多都是累出來的。

等他回了老家,到了蜀地,可是能享享清福咯。”

太子喝了口茶,嗯了一聲。

但願如此吧。

“五萬遼東鐵騎入金吾衛,按殿下的建議,大多是拖家帶口來的。他們大多時候住在軍營,可他們的那麼多家眷,安置起來也是難事。”

張正端狀似無意道。

“這五萬大軍,都是入過北蠻,去過雲京城的,戰功赫赫,賞賜可一點不少。

他們的家眷們,想住在城裡,就或租或買個宅子,手腳麻利的婦女,便去找地方做個工,再加上禁軍的軍餉,可是能讓他們在京城過的極好。

想住在城外的種地的,就去買塊地,實在不行,便安排去皇莊,怎麼著都能把他們養活了。”

太子並不覺得這事多麼困難。

商業手工業的發展,提供了豐富的就業崗位,如今的武平盛世,隻要肯乾活,總歸餓不死人。

“還是禁軍壯大了好,若不然,心裡總歸不安穩。

殿下所提的政策,把他們的家眷從遼東遷入關中,是穩妥之舉。”

張正端直接把話放在了台麵上。

他一直都覺得,陛下如此強枝弱乾,是在玩火,還好太子殿下是個穩當的。

太子再飲一口茶:“不過是安將士們的心罷了。”

正事聊完,張首輔也就把太子送來的文書放在一旁,閒聊道:

“聽聞……太子前兩個月,與老太傅大人對弈一手,接過殘局,隻下一子,便讓太傅他老人家投子認輸?

近來,此事在棋壇當真掀起了軒然大波啊。”

“還是父皇埋下的後手太過精妙,本宮隻是將其利用了起來。”

太子謙遜地說道。

張首輔讚歎地咂了咂嘴:

“陛下的棋力,老臣是知道的,殿下能洞察陛下的想法,將其利用起來,想必,殿下棋力也非常驚人了。”

“首輔大人莫要捧殺本宮了。有時間,必與大人討教一番。”

太子拱手道。

“哈哈哈,敢不從命。

不知殿下下棋,最多能看到往後幾子?”

張正端好奇道。

太子思考片刻,

眼神中,流露出一抹複雜。

“不多,

八子而已。”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