鍍金神座:時代的齒輪 第110章 霧鎖倫敦心
晨霧褪儘時,維多利亞港的汽笛劃破了慣例的慵懶。
康羅伊站在商行頂樓的觀景台,望著瑪麗女王號緩緩靠岸,黃銅舷窗在陽光下泛著冷光——那是倫敦議會特使的座船。
他指尖摩挲著銀匣邊緣,龍淚晶體的熱度順著掌紋爬進血管,像在提醒他,今日每一步都要踩在分寸上。
港督的儀仗隊到了。詹尼的聲音從身後傳來,她捧著新熨好的西裝,袖口還帶著薰衣草香,禮炮應該是二十一響,比去年印度總督訪港少三響。康羅伊接過西裝,鏡中映出他微揚的嘴角——港督刻意壓下的規格,倒成了最好的試金石。
碼頭上,羅伯特·湯普森踩著舷梯下來時,禮帽簷壓得很低。
這位下議院貿易委員會主席慣常穿粗花呢外套,此刻卻套著漿硬的燕尾服,金線滾邊在海風裡翻卷,倒像隻被拔了毛的獵鷹。
港督哈丁伸出手要握,他卻先半步轉向獻花的年輕人——達達拜·瑙羅吉捧著銀葉菊,花莖在他指節間繃成直線。
康羅伊先生沒來?湯普森的聲音像砂紙擦過銅器。
達達拜將花束遞上,袖口露出半截褪色的婆羅門聖線:康先生說,真正的歡迎不該在紅毯上。他的印地語口音裹著牛津腔,您要的遠東商貿資料,已經按年份、品類、衝突區域做了三維差分機圖譜,此刻正在都爹利會館等您。
湯普森的瞳孔縮了縮。
他接過花束時,指尖觸到達達拜掌心的老繭——那是常年撥弄差分機齒輪留下的。
這個細節比任何歡迎詞都有分量。
當港督的馬車駛離碼頭時,他隔著車窗望了眼太平山方向,那裡有棟灰石建築的尖頂正閃著光,像柄懸著的劍。
都爹利會館的水晶燈在晚宴時晃出碎金。
康羅伊進門時,十二名議員的目光像十二把尺子,從他的領結打到鞋跟。
湯普森坐在主位,麵前擺著那疊差分機圖譜,紙頁被翻得捲了邊。康羅伊先生。說話的是利物浦選區的梅裡韋瑟,他的懷表鏈上掛著東印度公司徽章,有傳言說,您的商行向太平軍提供了五百杆前裝槍。
康羅伊解下手套,動作慢得像在拆一封密信。梅裡韋瑟議員,您該問的是——他打了個響指,侍者推進一台黑檀木匣,這些槍,最後是打在了燒殺搶掠的清軍身上,還是保護商隊的太平軍身上?
留聲機的鋼針劃過蠟筒,電流雜音裡迸出布魯斯的聲音:親王殿下,隻要您同意東印度公司在天津設棧,我們可以再提供一千杆夠了!梅裡韋瑟拍桌,臉漲得像發酵的麵團。
康羅伊卻繼續說著,語調像在數金幣:過去一年,清軍劫掠英商237次,太平軍轄區隻有12次。
您說,我該資助破壞商路的,還是保護商路的?
會館的水晶燈突然暗了一瞬。
湯普森用銀匙敲了敲酒杯,聲音比剛才輕了三度:康羅伊先生,您似乎很擅長用資料說話。他指了指窗外,《南華早報》的報童正舉著新號外跑過,頭版標題在暮色裡格外刺目——《誰在破壞自由貿易?
》。
次日清晨,康羅伊在商行頂樓見到了白頭佬。
潮州幫大佬的香雲紗馬褂沾著碼頭的鹽粒,懷裡抱著個牛皮紙包:貝克那龜孫在十六號碼頭交貨,被我們截了。他開啟紙包,泛黃的羊皮紙攤開,最末一行蓋著東印度公司火漆印:必要時扶持地方勢力
他喊著康羅伊纔是叛國者白頭佬摳了摳指甲縫裡的銅鏽,我跟他說,工人領誰的餉,誰就是主子。康羅伊望著紙上的密約,突然笑了:把這東西抄三份,送湯普森、哈丁,還有北京的恭親王。他頓了頓,再給林九送兩箱龍涎香,他昨晚在文武廟說地下的銅鈴響得更急了。
黃昏時,林九的身影鑽進了商行地下室。
青石板被他用硃砂畫滿了星圖,七枚青銅鈴掛在房梁,每枚都纏著嬰兒手腕粗的紅繩。
他點燃三柱香,煙縷剛升半尺就突然扭曲,像被無形的手攥住了。
林九的額頭滲出冷汗,手指掐訣的速度越來越快——那些跨洋而來的低語,比昨日更清晰了。
林九的指尖在青銅鈴上重重一叩,,背麵的刻痕在月光下泛著冷光,光照之下,陰影永存。他的聲音突然低得像耳語,三個月前,貿易委員會的老霍克在議會大廈地下密室被發現,心臟被挖走,胸腔裡塞滿了黑色的觸手。
康羅伊的瞳孔驟縮。龍淚晶體在袖釦裡灼燒,像要燙穿他的麵板。
他們說那是意外。湯普森將徽章塞進康羅伊掌心,但我知道,有人在議會大廈地下唸咒,用議員的命喂養某種東西。
老霍克是第一個,接下來會是我,是阿什伯頓,是所有想把貿易線拉直的人。他轉身望向濃霧深處,你說得對,混亂會反噬但有些人,寧肯被反噬,也要把陰影喂大。
汽笛突然尖嘯起來。
舵手從駕駛艙探出頭:先生,霧太濃了,能見度不足十米!康羅伊剛要開口,差分機的鈴聲從艙內響起——達達拜舉著新輸出的紙帶,臉色發白:華北坐標,北緯399,東經1164地火將燃。
那是北京的位置。康羅伊的指節捏得泛白。
他突然想起林九說的垂簾將斷——慈禧若倒,肅順的刀會砍向所有洋人。
而龍淚晶體的熱度,此刻正隨著北方的震動,在他掌心灼出紅痕。
掉頭回碼頭。康羅伊扯過船舵,達達拜,通知白頭佬準備山東號,我要親自去天津。他望著濃霧中若隱若現的船影,湯普森的船已消失在霧幕裡,像被某種巨獸吞了下去,林九說得對,風暴要來了。
而我得站在風暴眼裡。
當山東號的汽笛在淩晨三點響起時,林九正蹲在文武廟的殘垣前。
他用硃砂筆描著新發現的石碑,垂簾聽政四個字在月光下泛著青灰。
身後傳來腳步聲,他頭也不回:康先生要走了?
去天津。康羅伊的大衣下擺沾著碼頭的露水,你留在香港,盯著議會代表團的動向。
如果如果我沒回來——
彆說傻話。林九突然笑了,指尖撫過石碑上的刻痕,這碑是用血沁的,刻碑的人指甲裡有龍涎香。
是白頭佬的人。他抬頭看向康羅伊,眼睛在夜色裡亮得驚人,他說,北方的地火,該燒一燒了。
康羅伊轉身走向碼頭,霧中的山東號像頭蓄勢待發的巨獸。
龍淚晶體的熱度順著血管爬遍全身,他摸了摸袖釦裡的南明銅錢——這次,那熱度不是灼燒,是某種滾燙的力量,像要破體而出。
濃霧仍未散去,卻在他腳下讓出一條路。
他知道,自己正駛向風暴之眼,而那裡,藏著帝國陰影的真相,藏著龍淚晶體的秘密,藏著所有該被點燃的地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