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潛龍:我的鑒寶神瞳 第221章 陋巷聽雨,殘瓷問路
潮汕的陽光,帶著南方特有的濕熱,透過狹窄巷弄間晾曬的衣物縫隙,斑駁地灑在林軒蒼白的臉上。空氣中彌漫著魚露、粿條香、以及老城獨有的、混雜著海水與歲月氣息的味道。
林軒靠在冰冷的牆壁上,微微喘息著。每一次呼吸,都牽扯著後背那尚未癒合的傷口,帶來一陣陣尖銳的刺痛。他那雙曾經能洞悉萬物的眼眸,此刻卻如同蒙塵的古鏡,隻能模糊地勾勒出眼前這個陌生世界的輪廓。
身無分文,重傷在身,記憶殘缺,強敵環伺……
他,如同一個被命運拋棄在荒島上的囚徒,唯一的武器,隻剩下懷中那塊,承載著一線生機的汝窯殘片,以及……那顆,縱使千瘡百孔,卻依舊不肯熄滅的凡心。
“打聽到了。”清禾的聲音帶著一絲疲憊,卻也有一絲不易察覺的興奮,從巷口傳來。她快步走到林軒身邊,將一瓶剛買的、最便宜的礦泉水遞給他,同時壓低了聲音,快速地說道:“鎮上的人都說,要論‘眼力’和‘規矩’,還得是西街‘聽雨軒’的鄭老。”
“聽雨軒?”林軒接過水,擰開瓶蓋的手指,因為虛弱而微微顫抖。
“嗯。”清禾點了點頭,“據說這位鄭老,是潮汕本地收藏圈裡‘泰山北鬥’級的人物。為人低調,眼光卻毒辣得很。而且……性子有些古怪,尋常的‘俗物’,根本入不了他的眼。但若是碰上真正的‘好東西’,或是,遇到了對脾氣的‘同道中人’,他卻又,極其慷慨,甚至……不問價錢。”
林軒的眼中,閃過一絲微光。
眼力毒辣……性子古怪……不問價錢……
這,正是他要找的人!
一個,真正懂行,且,不完全被“利益”所驅使的人!
隻有這樣的人,纔有可能,看懂他這塊殘片背後,那份“人情”的價值!
“地址。”林軒沒有絲毫猶豫。
……
西街,與之前林軒他們閒逛的那些魚龍混雜的地攤區域不同,這裡,顯得更加清淨,也更加……古樸。
青石板路,兩側是儲存完好的騎樓老宅。偶爾能看到幾家,門口掛著“茶舍”、“書畫”或“古玩”招牌的小店,門臉不大,卻都透著一股,低調的雅緻。
“聽雨軒”,就在這條街的最深處。
沒有醒目的招牌,隻有,一扇,半掩著的、由老梨木打造的、帶著銅環的對開木門。門楣之上,掛著一塊,早已被歲月打磨得看不清字跡的匾額。隻有,一陣陣,若有若無的、極其清雅的沉香氣息,從門縫中,悄然飄出,如同,無聲的邀請。
林軒,站在門前,深吸了一口氣。
那股沉香的氣息,竟讓他那,因為疼痛和虛弱而始終緊繃的神經,微微放鬆了一絲。
他,能感覺到。
這裡,很“乾淨”。
沒有,外麵古玩市場那種,充滿了“賊光”與“火氣”的駁雜氣場。
隻有一種,如同,被時光沉澱下來的……寧靜。
他,對著身旁的清禾,點了點頭。
清禾,上前一步,伸出那隻,沒有受傷的右手,輕輕地,叩響了門上的銅環。
“咚,咚咚。”
三聲輕響,如同,滴入靜湖的雨點。
片刻之後。
“吱呀——”
木門,向內,緩緩開啟。
開門的,並非什麼夥計或學徒。
而是一個,頭發花白,穿著一身,洗得發白的灰色長衫,手中,還拿著一把紫砂小壺的老者。老者麵容清瘦,下頜留著一撮打理得整整齊齊的山羊鬍,一雙眼睛,雖然不大,卻,異常明亮,如同,兩顆,能洞悉人心的寒星。
他,沒有立刻開口。
隻是,用那雙銳利的眼睛,極其平靜地,掃了林軒和清禾一眼。
當他的目光,落在林軒那頭惹眼的白發,以及,兩人身上那,與這條古街格格不入的破舊衣衫上時,他的眉頭,幾不可察地,微微蹙了一下。但,隨即,又恢複了平靜。
彷彿,隻是看到了兩個,走錯了路的……普通遊客。
“兩位……”老者的聲音,帶著一絲潮汕地區特有的、略顯生硬的口音,卻,異常的沉穩,“……有事?”
清禾,剛想開口解釋。
林軒,卻,搶先一步,對著老者,極其艱難地,微微躬身,行了一禮。
他的聲音,沙啞,虛弱,卻,帶著一種,與他此刻狼狽外表,截然不符的……平靜與……尊重。
“晚輩林軒。”
“冒昧打擾,是有一事……”
他,沒有直接說“賣東西”,也沒有說“求助”。
他隻是,頓了頓,抬起那雙,漆黑的眼眸,迎向了老者那,如同寒星般的目光。
“……請教。”
請教?
老者的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訝異。
他,在這西街,開了三十年的店。見過,形形色色的人。有腰纏萬貫,卻目不識丁的暴發戶;也有,自詡高雅,實則一知半解的酸腐文人;更有,那些,拿著假貨,想來“釣魚”的江湖騙子……
但,像眼前這個,明明,落魄到了極點,眼神,卻,平靜得如同深潭,開口,便用“請教”二字的白發年輕人……
他,還是,第一次見。
“哦?”老者的臉上,終於,露出了一絲,感興趣的表情,“不知……小友,想請教何事?”
林軒,沒有立刻回答。
他,隻是,極其小心地,極其鄭重地,從懷中,將那個,用破報紙,包裹著的硬物,取了出來。
他,沒有,完全開啟。
隻是,將報紙,剝開了一角。
露出了,那塊,沾滿了泥土,布滿了裂紋,卻依舊,難掩其絕代風華的……
天青……
殘瓷!
他,將那一角天青,對著門口,那,並不算明亮的自然光線。
然後,才,緩緩開口,聲音,依舊虛弱,卻,帶著一種,彷彿,在闡述真理般的……篤定。
“晚輩,前日,於鄉野路邊,偶得此物。”
“觀其釉色,似有宋時風韻。”
“觸其胎骨,又感火候奇特。”
“心下,惶惑,不敢妄斷。”
“聞聽,鄭老先生,乃此道大家,故……”
他,抬起眼,看著鄭老,那雙,驟然收縮的瞳孔!
一字一頓地說道:
“……特來……請教。”
“此物……”
“……可,入眼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