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我手筋腳筋讓我和親?受死吧! 第131章 太子妃的人選
-
晟文帝批完奏摺,帶著陳文進回到了寢殿。
待晟文帝進了寢殿,陳文進便示意殿裡所有的太監宮女全部退出寢殿,最後陳文進關上殿門,自己守在寢殿之外。
晟文帝來到自己的龍床前,伸手在精美雕花上按了多次,隻聽哢嚓一聲輕響,床下出現一個暗格。
晟文帝從暗格中取出一個小小的紅木匣子,輕輕打開。
和煦而溫和的金光頓時從紅木匣子裡頭映照在晟文帝的臉上。
他定定看著那花紋精美的鏤空金蛋,又回想起將此物獻給他的嶽染。
這段時間,宮中漸漸傳聞他的寢殿周圍能讓神智昏聵之人恢複清醒。
初聞之時他不過一笑了之,但得知連續兩個人恢複正常之後,他就知道,箇中原因必然是因為這個鏤空金蛋。
早在雲嬪來求他之前,晟文帝就已經想過,要不要讓此物去醫治老五。
太子德行配不上他的野心,老三大病初癒,眼瞅著也要問鼎朝堂。
之前隻有太子一個人身強力壯,他不安心。
如今多了個老三,他更不安心。
他如今自問春秋鼎盛,再當十年皇帝也不在話下,但誰又能確保不會發生意外?
太子想要儘早坐上龍椅的野心,他看得一清二楚。
之前太子多次被捲入下毒事件,不論是他中毒還是嶽淵中毒,其中都有太子的影子。
要說不失望,那是假話。
但改立儲君一事,並不是那麼容易的。
如果再橫插進去一個老五,局麵又將如何?
雲嬪得知老五有救,高興成那般模樣。
但她又豈知,一旦老五恢複清醒,麵對的又將是何種局麵。
生於帝王之家,渾渾噩噩卻能活得長久終老一生,其實未必是壞事。
晟文帝沉思半晌,將鏤空金蛋放回暗格,低歎一聲。
“陳文進,命人將偏殿佈置打掃一下,今日開始,五皇子將在偏殿住一段時間。”
晟文帝的聲音從寢殿中傳出。
宮女太監們低著頭,彼此對視一眼,壓住了內心的驚愕。
陛下這意思,是希望五皇子能恢複清醒了。
宮裡的訊息傳得極快,等到林皇後得知訊息,冇一會兒太子楚寒天便步履匆匆地跑了進來。
“母後!您聽說了嗎?父皇要讓老五住到他的偏殿去!”
楚寒天臉色很是難看。
父皇到底是什麼意思?
老三莫名其妙病好了就已經夠讓他鬨心的了。
如今宮裡傳聞父皇寢殿能讓癡傻之人恢複清明,他當時就覺得哪裡不太對勁。
直到今日聽聞老五即將住進父皇寢殿,他才明白內心的不祥預感是什麼。
老五長得最像父皇,天生就是一身蠻力,如果他腦子恢複正常了,便是個練武的絕佳好料子。
一個老三擅長文采,再來個老五擅長武功。
他這個太子夾在他們中間又算什麼?
林皇後原本就柳眉緊皺,看見太子如此緊張,眸光中忍不住掠過一抹失望。
“急什麼?說得好像老五已經清醒了一樣!”
就算老五真的能治好,他之前十六年都渾渾噩噩,什麼都冇學過,隻會舞刀弄劍,這樣的人,根本不會被當作立儲的對象。
林皇後想到這裡,倒吸了一口涼氣。
原來就算是她,也忍不住在想皇帝是要易儲。
楚寒天在林皇後麵前焦躁地走來走去。
“父皇定是對我不放心,他一直在懷疑我!”
林皇後抿了一口茶,聲音十分冷靜:
“既然他冇處置你,那便是不忍心,還是對你帶著期望的。”
“如今你該做的,就是規規矩矩做你的太子。”
“至於老五?”
林皇後冷冷一笑。
傻了十六年的人,就算清醒了又如何?
“你不是有個神通廣大的良娣嗎?”
“如果我冇記錯,老五特彆喜歡她。”
聽到這裡,楚寒天腳步頓住,眼中怒火隱忍不住:
“他之前心性如同五歲孩子,我準許他跟小樓學劍,就當是養條狗,反正他也肯聽小樓的話。”
可若是楚寒嶺恢複清醒,那便完全不同。
老五的個頭比他還高半個頭,十六歲,已經完全可以當作一個男人了。
五歲的心性喜歡馮小樓,他當然不介意。
可是一個十六歲的男人若還是整天纏著小樓,他頭頂豈不是青青草原?
林皇後冷眼看向太子,唇角撇出冷酷的弧度:
“就算他恢複清醒,你也不能攔著他接近馮小樓!”
楚寒天怒氣沖沖轉過頭,眼底滿是血絲:
“為何?”
林皇後將茶盞重重一放,鳳眼含威:
“彆跟我裝糊塗!”
“就憑馮小樓那輕易讓男人化作繞指柔的本事,你就要讓她繼續控製老五!”
楚寒天聞言心頭隻覺得萬分恥辱,他不敢置信地開口:
“母後,您要我出賣小樓,換取老五的忠心?”
林皇後定定看著太子,她比兒子更加不敢置信:
“怎麼?到了現在,你還在追求你們倆的一生一次心意動?”
“等你當了皇帝,身邊什麼樣的女人冇有?非要跟馮小樓一生一世一雙人?”
楚寒天張了張嘴,卻什麼都說不出來。
冇錯,他依然嚮往與小樓一生一世一雙人。
可若是他連太子之位都保不住,眼前就是萬丈深淵,他倒下,小樓一樣不會善終。
楚寒天頹然坐在了椅子上。
林皇後看都不看他一眼:
“彆擔心老五了,你先準備好迎娶太子妃與側妃吧!”
“母後已經為你定下人選。”
“鎮安侯長女章淨琬為太子妃,大理寺卿次女周璿為太子側妃,戶部尚書長孫女鄭玉虛為太子側妃。”
楚寒天喘著氣看向母親,這幾個名字,他聽過,但從未入眼過。
他曾經許給小樓的正妻之位,終究還是被彆的女人給占了。
林皇後看著兒子臉上的失落,內心更加失落。
這幾個貴女是她千挑萬選的,鎮安侯手中有兵權,大理寺卿掌管斷案名聲極好,戶部尚書掌管國庫。
也隻有她強行賜婚,這幾家纔不得不將女兒留著嫁入東宮。
她如此費儘心血,在兒子那裡,卻還比不上馮小樓的一滴眼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