奪春情 第215章 懟臉開大
-
裴覦的話不可謂不毒,而且句句紮心。
肅國公剛纔還因為魏戌那些意有所指動怒,聽完之後瞬間心裡舒坦不少,他站在一旁冷嘲出聲:“裴侯爺這就不知道了,魏大人是文臣,上有太後孃娘庇護,下有元輔替他撐腰,哪懂我們這些武將的苦。”
“我兒人在北地賑災,如今生死不知,國公府上下夙夜難寐,生怕京中再起半點亂子,哪像是魏大人半點憂心都無。”
“不過也是,我前兩日還瞧見魏家家仆與人搶糧,想來魏大人餓不著,自然也不用擔心外間事。”
“你!”
魏戌原本隻是想要暗指裴覦和肅國公跟太子勾結,卻冇有想到會被裴覦和肅國公貼臉譏諷。
他氣的臉都青了,張嘴就想要怒斥,卻被魏廣榮伸手攔住。
魏廣榮抬眼冷然道:“太後孃娘為人公正,肅國公慎言。”
“公正?”
肅國公聞言笑哼了聲,魏家是怎麼起家的,這滿朝誰不知道,魏廣榮雖然有本事,但要不是魏太後,他怎麼可能有如今的地位,況且魏家這些年蠶食朝堂,日益做大,要不是太後在後他們哪來的這麼大的膽子。
公正?
簡直就是天大的笑話。
要不是陛下竭力撐著,太子如今也日漸出色,又有裴覦在前讓魏家接連折損、元氣大傷,她魏太後就差直接把這大業天下改姓魏了!
魏太後要是真的公正,又哪來的之前鹽稅貪汙的案子。
魏廣榮臉上一沉:“肅國公是在譏諷太後孃娘?”
“怎敢。”肅國公又不蠢,哪怕心裡再怎麼想,麵上那是半點把柄都不會給的,“我對太後孃娘尊敬的很,元輔少構陷我。”
“你……”
砰!
魏廣榮還想要說話時,就突然聽到上首“砰”的一聲,卻是景帝直接伸手打翻了桌上茶盞。
那杯中水流淌出來,景帝麵無表情:“你們吵夠了冇有?要不要朕把這大殿讓出來?”
魏廣榮連忙閉嘴。
肅國公也撇撇嘴不再開口。
殿中氣氛一時凝滯,其他人皆是禁言不敢開口,沈敬顯仿若中立誰也不幫,皺著眉沉聲說道:“陛下,眼下最要緊的是江南運糧之事,裴侯爺,那駱巡除了這密信,可還有其他什麼話?”
“話是有的,隻不過冇有實證。”
裴覦掃了沈敬顯一眼,也冇懼怕景帝怒氣,直接便說道:
“以駱長史之言,江南糧食大量運往北地,已有一個多月,駱家本也是江南最大的商戶之一,按理說不該冇有聽到訊息,可是因為之前鹽稅一案,駱巡助朝廷清查貪腐,吃罪了太多人,駱家受他牽連被人打壓,以至於被其他商戶聯手欺瞞。”
“駱巡在漕運司處境艱難,被江南官場排斥,難以探知外間訊息,若非他清查各地稟賦倉黍,意外察覺江南督府官員形跡鬼祟,他恐怕到現在都還被蒙在鼓中,難以察覺那些糧食走運之事。”
魏廣榮用力握著攏在袖中的手,眼神有瞬間的陰沉。
這該死的裴覦,說江南事情就說江南事情,卻還故意拉扯駱巡遭人打壓,為官場不容的事情,他這分明是暗指駱巡幫助朝廷清查鹽稅之後,遭人打壓報複。
這事往小了說,是駱巡清正廉潔不為官場所容,可往大了說,卻是在暗指鹽稅一案並未真正解決,甚至還有隱藏在暗處的人冇有被清算,否則身為“罪魁禍首”的白忠傑和孫溢平都已經認罪伏法,朝堂之上又哪還有人會為著幾個已被處死的罪臣出頭?
太子在旁沉聲說道:“父皇,單憑幾個糧商,哪來的這麼大的膽子,這分明是地方官員和他們上下勾結,為圖利益沆瀣一氣,那些商戶要是冇有人在背後撐腰,他們也絕無可能瞞得住這麼大的動靜。”
“而且如果隻是運糧北上也就算了,商戶行為朝廷也不該插手,可是北地並非什麼貧瘠之地,各地州府倉儲充裕也未曾有半點缺糧的摺子回稟,論理來說根本用不到這麼多糧。”
“兒臣擔心,事出反常,北地恐怕出事了。”
太子的話讓在場所有人臉色都跟著變了,能留在朝中多年,屹立不倒的老臣,就冇有幾個是蠢貨,南邊突然大規模運糧,甚至還刻意隱瞞官府和朝中,加上這幾日京中糧價暴漲,天子腳下卻因缺糧出現騷亂之事……
不少人都隱約猜出了些什麼。
裴覦見殿中沉默的樣子,開口時聲音有些沉重:“太子殿下說的不錯,北地的確是出事了。”
“之前京中物價突漲時,北地入京行商之人銳減,甚至行市之中見不到北地來人,微臣察覺出些不對,奉陛下之命派皇城司暗探前往北地查探,卻不想這一去卻查出驚天隱情。”
“北地汾州、隰州一帶早就受災,卻有人為借天災行**,故意隱瞞災情,藉此囤糧牟利。”
“你說什麼?!”
景帝驀地抬頭,一拍龍案震怒。
殿中其他朝臣也都是紛紛開口。
“裴侯爺說的可是真的?”
“此等事情,可大可小,裴侯爺可已查清?”
裴覦冷然說道:“我既然敢說,自然是已經查清。”
“今年入冬之後,北地便遠比往年寒冷,從石陽一帶往北皆是大雪,受災之地極多,且敦川附近已有流民彙集,其中不乏從汾州、隰州一帶流竄而來的,且因無糧可食,無避風之地,日日都有人橫死荒野。”
“據探子查到的訊息,敦川縣令緊閉城門,驅逐打殺流民,大批災民聚集城外已有暴亂之像,可是這麼大的事情,彆說敦川府衙,就連汾州、隰州一帶官員,也儘皆隱瞞災情,沿途官員無一人上報。”
“微臣不知是北地所有官員都沆瀣一氣,還是有那良知之人上稟之後,被上峰刻意壓下隱瞞,但無論是哪一種,北地都已經亂了,就連之前汾州上稟的災情也有異。”
景帝往日總是帶著幾分笑的臉上,此時已經是鐵青,而站在下方的一眾朝臣也都是心中咯噔直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