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我一個後富怎麼了 第425章 責任
責任
來自四個部門的聯合政策給出了優渥的補貼待遇。
隻是,除了單車35萬的現金,也同樣規定了未來的退坡,2014年和2015年的補貼標準分彆較今年會下降10和20,數字就變成315萬和28萬。
再加上地方性政策的時限沒那麼長,儘量抓住機會並尋求更多的扶持無疑是最好的。
朱澤輝這一趟過來溝通也是看到碳矽集團的原型車已經在測試,所以希望能夠儘快地出成績。
他麵臨俞興的拒絕,多少有些失望,但也十分理解這種態度。
倒是俞興把這件事拿到集團的會議桌上討論,不少人都顯得有些猶疑。
申城的補貼政策在今年就已經開始施行,不同的區甚至還有不同的補充,但“導向性”的扶持無疑讓人浮想聯翩。
要不,試試在明年就推動量產呢?
俞興對於這種聲音給予堅定的反對。
“申城確實會是我們前期的重點市場,但我們的車也是要拿到彆的市場賣的,出了申城就沒了這樣的補貼,其它城市的消費者在麵臨一個新事物的時候,產品力還是重中之重。”
“不要搞那種因小失大的事情,不管是現金還是牌照,又或者充電優惠之類的東西,咱們都是當作錦上添花,得先做出‘錦’。”
老闆立場一堅決,彆的聲音就偃旗息鼓了。
不過,也難怪出現這樣的心思,一輛車五六萬的補貼就是兩個檔次,而條件又不高,這看起來就可能關乎著陽煦很快給出回執:“新的空懸還沒到,要等空懸到了才能更換,估計要到下個月了。”
俞興皺眉:“怎麼那麼久?”
“威巴克的產線在墨西哥,得先從德國運送材料到墨西哥,然後再運回德國,最後再運到我們這邊。”章陽煦說道,“打電話說是儘量協調,可能下個月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