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我一個後富怎麼了 第456章 章程
章程
在餘凱程的,這一趟過來,心裡也已經存在大概的範圍。
俞興既然決心撮合這件事,也就轉著念頭的繼續說道:“公司方麵願意投資,那就技術共享,嗯,這個感覺很難盈利,那你拿著一批人的名單,沒準就能得到那些風投的資金,idg和今日資本它們不願意是基於碳矽資料公司的立場,現在是這邊發展的關鍵期。”
“這方麵的資金潛力是很大的,畢竟機構很多,一家掏一點,也能湊很多了。”
“餘博士,正好你的公司也需要融資,那就這麼一起見見,談不成a,或許能談成b,也是好事。”
“唔,我幫你約人,就約個三四十家,看看大家的熱情怎麼樣。”
俞興很快的給出了資金方麵的措施。
餘凱由衷的說道:“俞總,你比……”
他的由衷隻說了一半就收住。
“不要吐槽羅賓了,情況不一樣。”俞興把話接過來。
餘凱心情大好的笑道:“我又沒說是誰。”
楊震原說道:“我在百度這些年,你說一半,我也知道是誰。”
來自“深度學習”的宣講在臨港取得極佳的效果。
隻是,餘凱的胃口太大。
鐘誌淩很難不在私底下再和師兄確認這件事:“興哥,你和餘博士承諾碳矽資料掏錢投資,這筆金額……”
“1000萬美元,能不能擠一擠?”俞興征詢這位師弟ceo的意見,“你們商量商量,真不行也不勉強,反正也是要廣撒網,沒準外麵能湊到更多。”
鐘誌淩感受到師兄的態度,確實沒那麼強製性。
他斟酌道:“1000萬美元是可以的,問題是這樣的資金需求要持續多久,這一次能找機構,或許能憑借那些頂尖專家的名單融到錢,但下一次就很難了,因為不會很快出現打動他們的商業模式。”
俞興暗暗點頭,確實是這個理。
但他隻是笑道:“今朝有酒今朝醉,先搞眼前,再想未來,船到橋頭自然直。”
鐘誌淩保持麵色不變,心裡嘀咕,能騙一撥是一撥唄。
“再說了,又不是投資就一定能賺到錢。”俞興搖頭,“商業模式這東西,不都是做出來的,咱們碳矽資料現在和剛成立的時候也不一樣了。”
鐘誌淩沒有就著這個話題繼續交流,興哥已經開始有點耍賴了,碳矽資料所在行業完全是兩碼事。
“反正就是大家看著來,到了某個你們覺得不合適的點,那就直接說。”俞興表達態度。
鐘誌淩覺得有點古怪,直接說道:“興哥,你這兩天有點……親和。”
“這也是瞧見餘博士離開百度這麼一出。”俞興笑道,“人嘛,要麼是錢沒給夠,要麼是受委屈,我尋思著我也得注意這方麵,不能重蹈覆轍。”
他確實沒想到靈罡與碳矽的合作會激發餘凱的離意,繼而又願意推動新的深學院,難免也就琢磨了這位的心態。
鐘誌淩:“……”
他想了一會,不知道怎麼評價,隻能說道:“餘博士的破壞性確實挺強的。”
俞興攤手:“我也沒想著主動破壞啥啊。”
鐘誌淩抿了抿嘴:“我是說那個餘博士。”
不是,興哥,你真把自己當博士了?
你那個博士學位是買來的,忘了嗎?
俞興瞧出師弟臉上忍著的笑意,揮了揮手,讓自己一個人留在辦公室繼續琢磨如何更好的撮合成事。
餘凱雖說還沒徹底離開百度,但已經表態並交接工作,他這麼跑來臨港,也就真沒人管他。
如此蹲在臨港,苦心孤詣的擬定名單並一個個的打電話詢問,或談科學,或許前景,或聊報效,倒也迅速的誆了幾個人進來。
他又打電話給京城的吳恩達,提到自己在推進的這件事,希望好友也能加入進來。
“我已經在百度了,這麼不好吧?”吳恩達遲疑。
“有什麼不好的?碳矽資料隻是投資,又不是它來主導,這是一個包容開放的組織。”餘凱說道,“也不是讓你從百度跳出來,是可以擔任顧問嘛,國內多一個研究深度學習的組織有什麼不好?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何況,說不定誰是玉呢。”
吳恩達苦笑道:“餘博士,你這麼跳來跳去,到底想乾什麼?”
“就是想推動深度學習和人工智慧的發展啊。”餘凱認真地說到初衷,“正好俞總願意支援,可謂一拍即合。”
吳恩達說道:“它會發展的,矽穀的重視程度已經越來越強。”
“不一樣,也不是所有人都願意在矽穀,對不對,我給李飛飛打電話,她也願意回國。”餘凱笑道,“多一個嘗試,我不覺得有什麼不好,你就先掛個名,工作之餘可以聊天解悶。”
吳恩達還是答應了下來,願意擔任一個顧問的名頭。
餘凱搞定好友,興衝衝把這件事通知俞總。
他去了辦公室沒找到人,隨後才知道俞總正在試車。
俞興試完車,瞧見了餘凱初步擬出的名單和吳恩達的加盟,笑道:“挺好的,我知道吳博士之前在穀歌也有很大的名頭,正好可以拿來遊說阿裡它們,但是吧,餘博士,阿裡和企鵝它們如果願意投錢,很可能是帶著強製條件,所以……組織框架是要考慮清楚的。”
“另外,誰適合來出麵打交道,你這邊也物色好,總不會是你不創業了,打算全心投入到這裡麵吧?”
餘凱點了點頭,心裡閃過幾個名字,琢磨這件事。
但他很快放下,這也需要和人溝通交流再定。
餘凱談到自己另外一個猶豫不決的事情:“俞總,我會再和彆人談談,其實可以不侷限在華人裡的,隻要待遇可以,宗旨足夠高大上,也是可以吸引海外精英的,不過,我今天過來是想請教你,我想好了公司名,就叫‘地平線’,但是主要的方向有點難確定,不管機器人還是智慧駕駛,兩邊的落地時間都不好說。”
他是全球頂尖的機器學習專家,擁有耀眼的履曆,但從來沒創過業,真正要考慮從百度跳出來的事,忽然發現千頭萬緒。
尤其,俞總願意牽頭會麵許多風投,專案上的輪廓更得抓緊時間明確了。
餘凱昨天夜裡翻來覆去的睡不著,忽然想到近在眼前的俞總,這一位的創業經驗就很豐富啊!
“我還以為你都想明白了。”俞興有些詫異的看向餘凱,“唔……也正常,其實很多人創業就是憑借一腔熱情,你這個……”
他摸出兩支煙,遞過去一支。
俞興沒有給出明確結論,抽了幾口煙後說道:“你這個創業領域是我沒有仔細琢磨過的,但商業上有通性,兩個都很難,那就肯定沒法兩個都做,有取捨是對的。”
“我覺著吧,餘博士,你首先得明確你的客戶是誰,然後琢磨你客戶的痛點和需求,最後是你有什麼更好的方式來滿足客戶的痛點和需求。”
“這種方式最好是彆人難以複製的。”
餘凱凝神,等了一會不見下文,驚訝道:“沒了?”
“沒了啊,還讓我說什麼?”俞興忍俊不禁,“你想讓我給你寫個專案書嗎?你自己的專案得自己琢磨啊,能夠衡量這些再有效的推進,也許就能成一半了。”
餘凱追問:“另一半呢?”
俞興真心的說道:“另一半得看運氣。”
餘凱:“……”
他覺得俞總在開玩笑。
“我是認真的,就像你想搞這個新的深學院,你碰見我就是碰對了運氣。”俞興笑道,“換了彆人,國內可能真不會這樣來掏錢和搖人來支援了。”
餘凱這時候透露道:“俞總,我之前想著如果臨港這邊不支援,還可以去臨安和鵬城試試呢。”
“能把臨港放在三巨頭前麵,餘博士,你已經很看得起我了。”俞興沒有生氣,仍舊笑道,“回頭你還應該跟著我去拜訪拜訪他們,他們是真有錢,我是硬撮合。”
兩人的話題不自覺又回到新的深學院。
餘凱在獲得俞總的支援之後,實際上是擁有了更多的信心,對於拜訪籌資有了一定的憧憬。
隻是,他很快就意識到現實還是那個現實。
4月20日,阿裡掌門人馬伝來申城出席活動。
俞興在臨港瞧見訊息,想著擇日不如撞日,乾脆就給馬伝打了電話,邀請他來共商未來。
儘管先前有點小小的不愉快,馬伝還是帶著對碳矽集團電車的好奇過來了。
他參觀了“九州”原型車,忍不住嘖嘖稱奇。
但是,當他見到餘凱,聽完對方的講述,乃至瞧見已經初步擬定的成員名單,還是直言不諱的給出意見。
“阿裡是投不了的,這個東西,我不看好。”
“俞總,我建議你也不要投。”
“一個事情拉長到20年、50年,變數那麼多,有什麼意義呢?”
馬伝表達了鮮明的意見,甚至勸告俞興也撤回投資。
餘凱沒想到馬總會這樣,心中惱怒,臉色漲紅。
“也許不要那麼久。”俞興笑道,“二十年也太長了,我覺得五年十年,還是能夠投一投,盼一盼的。”
馬伝聞言,直接詢問餘凱:“餘博士,你們能五年十年的做出來嗎?做出來一個有效的機器學習的成果?”
餘凱皺眉,這個沒法打包票。
馬伝見他不答,看向俞興。
俞興想了想,說道:“我覺得這個事比較有意思,如果真成功,是能帶來很大改變的,阿裡又不缺這麼一點錢。”
馬伝搖頭:“阿裡要做正確的事情,而不是有意思的事情。”
俞興衝著餘凱笑笑:“餘博士,馬總否定你們了,不過,你們還會麵臨很多否定,我建議你們這個機構名就叫‘朝聞道’。”
朝聞道,夕死可矣。
馬伝哈哈大笑,調侃道:“這是朝投錢,夕死錢沒。”
餘凱歎了口氣,心裡已經浮現貼切的翻譯名,朝聞道,dawnofno,但探索智慧本源的道路看來也得頂著馬總這樣的看衰前行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