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毒太後被親兒子捅死之後重生了 第328章 軍師這是在質疑哀家?
“殺呀!”
“殺!殺他們這些嘴欠的龜孫子個片甲不留,看以後還敢不敢這麼嘴賤!”
“殺呀,跟著太後殺到鄭國帝都去!”
不知道誰是記住了之前薑明珠說的話,吼了一嗓子。
薑明珠看著大家奮不顧身的往前衝,鄭國那邊本就有退意,很快就潰不成軍。
這樣大獲全勝的局麵,薑明珠卻不太滿意。
大多是這些時間看多了係統裡頭的兵書,將士們雖然勇猛,但卻沒什麼章法,都是靠著武功和力氣全拚,裝備上當然也有優勢,但這份優勢卻沒有發揮出來。
回頭得好好的練兵了。
平日裡練得狠,上了戰場活下來的希望就大。
看到不少士兵死在了鄭國士兵的槍下,薑明珠眉頭深深皺起。
每一個士兵都是祁國的子民,都是極其寶貴的。
有些士兵,若是動作再敏捷,反應快一些,是能活下來的。
這不是要練到多高深的武功,那需要天賦,這樣的程度,完全是能練出來的,比起性命,平時辛苦一些算什麼。
這裡的這些士兵,又知道是哪家的兒子哪家的父親,又是誰的丈夫?
在祁國的某個地方有誰牽掛著,等著他們回家。
可現在卻隻能埋骨邊關。
“太後小心!”
薑明珠聞言立刻回過神來,不再分心,這是戰場。
鄭國這邊狠毒了她,都有幾輪殺手朝她靠過來,易青和青煙一直在殺刺客,上官驚鴻也疲於應付,眼看著一支暗箭不知道從哪兒過來,被上官驚鴻險險的擊飛。
薑明珠摸了一下臉頰上被劃破的血跡。
“nn的!”
她薑明珠什麼時候都不是好欺負的主,站在那兒被人殺是不可能的,就算這不是深宮是戰場。
與其這麼被動的被保護著,薑明珠抽出腰間的劍對這衝過來的士兵一劍過去就是一個。
殺了第一個,就跟開啟了開關似的,有著一身蠻力,身邊又有易青和青煙護航,薑明珠也跟著將士們一起,,殺了個天昏地暗。
等到鄭國軍隊全線潰敗,他們還追出去好幾裡。
“鳴金收兵!”
將士們殺的上了頭,還要追上去,被薑明珠製止。
“太後,我們何不一鼓作氣?”
“鄭國的實力還是在的,你彆忘了他們是多少兵馬來的,縱然我們今天大勝一場,那是因為鄭國主將身受重傷,他們方寸大亂,才會被我們打的沒有還手之力。”
“不錯,太後說的有道理,現在追上去,一旦把他們逼到絕境,把他們骨子裡的血性激起來,他們實力還是在,人數眾多,吃虧的還是我們,不如見好就收。”
“撤!”
薑明珠一聲令下,沒人敢違背,也算是做到令行禁止了。
本來秦宵治軍嚴格,在這上頭就做的很好。
不過接下來,他們會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治軍嚴格,訓練艱苦了。
原來覺得王爺嚴苛,可在太後麵前,這都不算什麼。
收兵回城,徐尚臣已經在城門口等著了,見薑明珠回來,臉上帶著淡淡的笑意。
“恭喜太後!這一次大獲全勝,也算是太後您領兵的首勝。”
“這也是沒辦法出的奇招,王興沒有防備,才著了哀家的道。哀家不至於因此就沾沾自喜,這親自上了戰場,看著將士們浴血拚殺,哀家頗多感觸,卻也看到了我們祁國軍隊的不足之處,往後還得好好練兵。”
徐尚臣聞言,太後果然是太後,這樣的大勝利,太後半點沒有迷失。
“這已經很不錯了,有些差距,不是一時半會能追上的,要說行軍打仗,秦國纔是七國之中最強的,鄭國和我們祁國,算是旗鼓相當。”
薑明珠聽了徐尚臣這話,卻不認同:“有些差距完全是可以追上的,哀家掏空了錢袋,然他們將士們吃好喝好,自然得好好訓練報效國家,更重要的是留著這條命回去見親人。哀家看他們就是沒被操練夠,那靈活度,還不及哀家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深宮婦人,問問他們自己,不嫌丟人!”
徐尚臣早就發現了,太後一身都帶著血汙,即便是身處戰場,要是沒作戰絕對弄不成這樣,原來太後說的帶兵打仗,是真的自己親自上陣殺敵了。
這讓他說什麼好。
太後這勇的,讓人佩服,也不夠他操心的。
徐尚臣沒跟著薑明珠上戰場,不知道薑明珠在戰場上那狠勁,到了後頭跟殺神沒什麼區彆,不覺得太後這麼說有什麼不對。
可將士們是親眼看到太後怎麼奮勇殺敵的,他們確實不及太後,比不上太後,其實一點都丟人。
太後這樣彪悍的女人,這世上能有幾個?
但這話他們隻敢留在心裡,不敢說出來。
聚在議事廳,薑明珠看著大家一臉得瑟得樣子,再次打擊了他們一回。
“看你們這得意的,今日這一仗勝了,但隻是暫時的。鄭國雖然大敗,他們這次帶來的是十萬大軍,實力依舊雄厚。若是你們這樣得意洋洋,不知道反省,抓緊時間訓練,鹿死誰手還很難說。”
“太後,我們不是得意,隻是鄭國那些滾孫子實在欺人太甚,終於能恨狠地回擊回去,大家難免激動一些。”
“是啊,太後,打了這麼多年仗,我們還不至於因為這一場的勝利就得意忘形。”
“你們知道就好。今日哀家親自上戰場,感觸頗多,看著士兵們一個個倒下,雖然咱們勝了,但那些死去的士兵性命卻再也回不去家鄉。”
“太後,戰場流血無數,這樣的事情是不可避免的,您這是第一次上戰場,才會感觸格外的深,我們都已經習慣了。”
將領們見太後臉上悲傷的神色,彆看太後平日裡手段多狠,到底是個女人,容易傷感。
這想法剛出來,就聽得太後道:“死傷難免哀家當然知道,哀家所在意的是,有士兵原本可以不用死,但因著上到戰場上反應和靈敏度都不足,死在了敵方的手下,這些完全是可以避免的。”
“太後的意思是?”
大家也聽出來太後的意思了,太後是嫌他們不會練兵。
“不錯,就是那個意思,朝廷為了培養軍隊,不遺餘力,費錢費力,優先供給你們,養出來的就是這樣孬兵?!”
大家臉色都不大好看。
“太後這話未免說的太重了,將士們在前線為朝廷賣命,就得來太後這樣的評價,未免讓人心寒。”
“你們嫌哀家說話難聽,哀家責怪的不是那些士兵,而是身為長官的你們,你們對他們的訓練不上心,他們在戰場上丟的就是性命。”
眾將領聽得臉色都不好看,更有人神色憤憤,顯然對這話很不服氣。
“不服氣?”
“太後,咱們這兒條件有限,不是我們不想好好訓練士兵,再來戰士們本來上戰場就夠辛苦了,平日裡才放鬆一些。”
這時候其他將領還沒開口,趙將軍就說道。
他以為太後是不清楚邊關的情況,免得大家心裡對太後有所怨懟。
“什麼叫做條件有限,沒條件就創造條件,就是因為上戰場,更不能放鬆,這樣的放鬆,是要用性命來換的。”
“太後,道理是這個道理,可紙上談兵也無用。即便我們非得讓士兵們每日裡加練,若是出不來成果,隻會讓士兵們心懷怨懟,滿肚子的怨氣。”
“是啊太後,我們何嘗不知道這個道理,更希望下頭的兵士練的更好些,但這也隻是想法。”
將領們幾乎都是一個意思,隻差沒說薑明珠是紙上談兵。
薑明珠都要氣消了,這些鐵憨憨們,無時無刻不讓他想要好好收拾他們一頓。
“自己做不到,憊懶,就找各種理由推脫,秦王手底下就是這麼一群人。”
“太後,您這話我們不認同,我們大祁的士兵,如今走出去,誰不說我們驍勇善戰,尤其是王爺帶出來的,那還有孬兵?太後您不能隻憑著自己的想法,就覺得將士們不行,畢竟大多將士都隻是普通人一般的老百姓,而太後您手底下的護衛是不一樣的。那些護衛是從精銳中選出來,資質本就不一樣。”
“要說資質,哀家難道是要他們成為武林高手,既然你們都不服氣,哀家也是講道理的人。”
薑明珠這句話一出,大家神色各異。
太後如何講道理他們是見過的,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誰都不吭聲了。
他們都是不想被太後講道理。
軍師在一旁看著,眼底有一絲笑意閃過,太後的話,他其實是認同的。
可這些軍中的這些將領們,各有各的想法,不是那麼好管的,哪怕是王爺,有些事也不是一日能改變的,現在軍中的風氣已經好很多了。
這麼多年,王爺一直在整頓。
為什麼從前祁國一直是七國之中的下等國,便是有這裡頭的原因在的。
王爺能做到現在這樣,是付出了許多心血,這也是大家如此信服王爺。
所以太後想要徹底整頓,難度實在不小。
但如果是太後,軍師眼中閃著奇異的光芒,或許真的能行。
太後比起王爺更有魄力,而且手段十分清奇,卻有奇效。
當然,還有便是太後的底氣十足,不管是物資上的支援,還是其他,現在邊關軍政大權全都在太後手上,隻要太後想要做的事情,誰還能阻攔的住。
更不用擔心做了什麼,皇上那兒會有什麼想法。
這是太後相對於王爺最大的優勢,不用擔心做的太多皇上會猜忌。
能把邊關的軍政大權一手全抓在手裡
“這樣吧,按著哀家的法子來訓練士兵,一個內若是有成效,就用哀家的法子,以後哀家說了算,不要再跟哀家講價錢。”
眾將領:……
誰也沒問要是沒效果如何,太後最大,太後說了算。
若是王爺,他們還能進言,太後的脾氣,決定了的事情,他們就算阻攔也沒有,要是非得出幺蛾子,會被太後收拾的很慘。
連王大將軍都被太後收拾成這樣,他們還是老實點。
“是,謹遵太後懿旨。”
“這件事情就這麼定了,具體的章程哀家和軍師商議之後,會下發,你們按著哀家的法子來,狠狠的給哀家練!鄭國大將軍王興這次中了哀家兩顆子彈,即便不死也是重傷,這幾個月不可能再上戰場,即便是鄭國朝廷要重新派主將,要開戰,也是一兩個月後的事情了。所以你們得趁著這一兩個月的時間,替哀家把這些士兵的素質訓練上去。”
“是,末將遵命1”
即便覺得不可能,但太後既然吩咐,他們按著太後的意思去做,效果如何,總不會比現在差。
至於士兵的怨氣,這是太後的吩咐,他們照實說。
太後已經儘力勸說,太後執意如此,也不是他們能乾涉的。
說到底,打了一場大勝仗,卻被他太後批的一無是處,誰心裡都不是滋味兒,尤其是太後質疑的是他們的帶兵能力,這比其他讓他們心裡不舒服。
“將軍,這,大家夥這些時間都繃著,又要練陣法,好容易打了一場勝仗,怎麼不輕鬆輕鬆,反而要這般折騰。士兵們也是人,不是鐵打的,練的太狠了,到時候真要到了打仗的時候,狀態反而不好。”
“這是太後的意思,太後執意如此,本將軍又能有什麼辦法?不如你自己去找太後去問問去,要是你覺得自己的脖子夠硬的話。”
各個軍營都發生著類似的事情。
而兵士們的情緒不出所料,和將領們說的一樣,雖然不敢說上頭的不是,但心裡誰沒有怨氣,他們沒辦法不得不應召入伍當兵,保家衛國,但也不能不把他們這些大頭兵當人看。
說不定哪一日他們就戰死在沙場上,總要讓人有點指望。
--------
將領們離開之後,軍師留了下來。
“軍師可還有什麼要說的,莫非也是勸說哀家?”
“不,臣就很讚同太後的做法,之前王爺不是沒有這樣的想法,也說要練兵,隻是還沒來得及,王爺就出了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