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毒太後被親兒子捅死之後重生了 第472章 太後是明白人
內容發亂了,正在修改中,請明日再看,謝謝
楚恒聞言,臉上露出一絲欣慰的笑容:“多謝太後。”
就在薑明珠與楚恒坦誠相對之際,遠在楚國國都的燕國驛館中,沈麗君正坐在窗邊,聽著手下彙報關於薑明珠與楚恒的訊息。當她聽到楚恒為救薑明珠身受重傷,薑明珠親自照料楚恒,甚至兩人在木屋中單獨相處了數日時,眼中瞬間燃起了嫉妒與怨恨的火焰。
“好一個薑明珠!好一個楚恒!”
沈麗君咬牙切齒地說道,“楚恒對我向來冷淡,卻對薑明珠如此維護,甚至不惜以性命為代價!蕭翎那個廢物,明明有多次機會可以除掉薑明珠,卻總是手下留情,不肯真正傷她!難道薑明珠天生就有勾引人的本事,讓你們一個個都圍著她轉?”
沈麗君對薑明珠的恨意,早已深入骨髓。她恨薑明珠的聰慧果敢,恨薑明珠的萬眾矚目,更恨薑明珠能得到楚恒與蕭翎的特殊對待。而此次楚恒捨身救薑明珠,更是讓她嫉妒得發狂。她心中暗暗盤算,一定要想個辦法,讓薑明珠身敗名裂,讓楚恒與薑明珠之間產生裂痕,讓蕭翎徹底看清薑明珠的
“真麵目”。
很快,一個惡毒的計策在沈麗君心中成型。她叫來身邊最信任的侍女,在侍女耳邊低語了幾句。侍女聽後,眼中閃過一絲驚訝,隨即又點了點頭,躬身退下。
次日清晨,一封封匿名的密信,悄無聲息地出現在楚國國都的各個角落。有的被送到了楚國大臣的府中,有的被貼在了繁華街道的牆壁上,甚至還有一封,被送到了楚國王宮,落入了楚後手中。
楚後是楚恒的正妻,出身名門望族,性格溫婉賢淑,卻也有著女子特有的敏感與多疑。她一直知道楚恒與薑明珠之間有著某種特殊的聯係,心中早已存有芥蒂,隻是礙於楚恒的麵子,從未表露出來。當她看到這封匿名密信時,心中的芥蒂瞬間爆發,化為難以遏製的憤怒與嫉妒。
密信上的字跡潦草而惡毒,內容更是不堪入目:“楚後親啟,吾乃宮中一普通侍衛,不忍見大王被妖女迷惑,特冒死相告。祁國太後薑明珠,外表端莊,內心放蕩,多年前便與大王有染。此次薑明珠來楚,名為追查毒醫穀,實則是與大王私會。前幾日,大王為救薑明珠身受重傷,薑明珠親自照料,兩人在木屋中獨處數日,舉止親密,形同夫妻。此等穢事,若傳揚出去,不僅有損大王威嚴,更會讓楚國顏麵掃地。望楚後早日醒悟,阻止大王與妖女的不正當關係,維護王室尊嚴!”
楚後拿著密信,雙手不斷顫抖,眼淚順著臉頰滑落。她不願意相信密信上的內容,可密信中描述的細節,與她近日聽到的訊息不謀而合
——
楚恒確實為救薑明珠受傷,薑明珠也確實在照料楚恒。這些
“證據”
讓她不得不相信,楚恒與薑明珠之間,確實存在著不正當的關係。
“薑明珠!你這個妖女!竟敢如此欺辱我!”
楚後憤怒地將密信摔在地上,眼中滿是恨意,“大王也是,身為楚國國君,竟然如此不顧禮法,與他國太後私通!我絕不會放過你們!”
楚後的情緒激動,很快便引起了宮中其他人的注意。訊息如同長了翅膀一般,迅速在楚國王宮中傳播開來,隨後又擴散到了楚國國都的大街小巷。一時間,關於楚恒與薑明珠關係不清白的流言蜚語,傳遍了整個楚國。
有人相信流言,指責薑明珠不守婦道,破壞楚國王室的聲譽;也有人持懷疑態度,認為這是有人故意造謠,想要挑撥楚恒與薑明珠的關係;還有人將矛頭指向楚恒,認為他身為國君,不該與他國太後走得太近,給人留下話柄。
訊息很快便傳到了薑明珠所在的臨時木屋中。易青拿著從國都傳來的訊息,神色凝重地對薑明珠說道:“太後,不好了!國都中出現了很多關於您與楚君的流言蜚語,說您與楚君關係不清白,甚至還有人說您此次來楚,是為了與楚君私會。這些流言傳播得很快,對您的聲譽極為不利!”
薑明珠聞言,心中一沉。她立刻便猜到,這流言一定是有人故意散佈的,目的就是為了破壞她的聲譽,挑撥她與楚恒的關係,甚至可能還想挑撥她與楚後的關係,讓她在楚國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而能做出這種事的人,除了沈麗君,再無第二人。
“沈麗君!”
薑明珠眼中閃過一絲冷厲,“她倒是好手段,竟然用這種卑劣的方式來汙衊我!”
楚恒躺在病床上,聽到這個訊息,也是又氣又急。他想要起身,卻因為傷勢過重,又倒了下去。“太後,對不起,都是因為我,才讓你受到這樣的汙衊。”
楚恒語氣愧疚地說道,“這一定是沈麗君乾的!她嫉妒你,想要破壞我們的合作,才會散佈這樣的流言。”
薑明珠深吸一口氣,強迫自己冷靜下來:“現在不是說對不起的時候。流言已經傳播開來,我們必須儘快想辦法澄清,否則不僅會影響我們的聲譽,還會影響我們對抗毒醫穀的計劃。楚君,你放心,我會處理好這件事,不會讓你受到牽連。”
“太後,可這流言涉及到您的聲譽,若是處理不當,恐怕會對你更加不利。”
易青擔憂地說道,“不如我們立刻返回祁國,遠離楚國這個是非之地?”
薑明珠搖了搖頭:“不行。毒醫穀的‘血脈祭祀’在即,我們若是此刻離開楚國,之前的努力就會功虧一簣。而且,流言蜚語若是不澄清,即便我們返回祁國,也會對祁國的聲譽造成影響。我不能就這樣退縮。”
她頓了頓,繼續說道:“易青,你立刻派人前往楚國國都,調查流言的源頭,收集沈麗君散佈流言的證據;葉瀾惜,你利用巫蠱一族的力量,在國都中傳播真相,澄清流言,讓民眾知道這是沈麗君的陰謀;徐尚辰,你去聯絡楚國的正直大臣,向他們說明情況,爭取他們的支援;楚君,你雖然傷勢未愈,但也需要出麵,向楚後解釋清楚,消除她的誤會。隻有我們齊心協力,才能儘快平息這場風波。”
“是,太後!”
眾人齊聲領命,紛紛行動起來。
薑明珠看著眾人離去的背影,心中暗暗下定決心。沈麗君的陰謀雖然惡毒,但她絕不會讓沈麗君得逞。她不僅要澄清流言,維護自己與楚恒的聲譽,還要抓住沈麗君散佈流言的證據,讓她為自己的行為付出代價。同時,她也要加快追查毒醫穀的步伐,在
“血脈祭祀”
開始前,將他們徹底鏟除,還離倉族與藥王穀一個公道,還楚國一個安寧。
然而,薑明珠並不知道,這場由沈麗君挑起的流言風波,隻是更大陰謀的開始。蕭翎在得知流言後,心中對薑明珠的懷疑更深,他認為薑明珠與楚恒之間確實存在著不正當的關係,這讓他對薑明珠的態度變得更加複雜
——
既有恨意,又有不捨。而楚後在得知流言後,對薑明珠的怨恨達到了,她開始暗中聯絡自己的家族勢力,想要找機會報複薑明珠。
一場圍繞著薑明珠、楚恒、沈麗君、蕭翎與楚後的更大風暴,正在悄然醞釀。而身處風暴中心的薑明珠,即將麵臨更加嚴峻的挑戰。她能否成功澄清流言,化解危機?能否順利找到毒醫穀的祭壇,阻止
“血脈祭祀”?能否在這場爾虞我詐的陰謀中,守護好自己與祁國的安寧?一切,都還是未知數。
木屋外,夕陽西下,將山林染成了一片金黃。薑明珠站在木屋門口,望著遠方的天空,眼神堅定。無論前方有多少艱難險阻,她都會勇往直前,絕不退縮。因為她知道,她不僅要為自己而戰,還要為祁國的百姓而戰,為所有被毒醫穀迫害的無辜之人而戰。她的身後,是無數人的期望與信任,她不能辜負。
楚後對薑明珠的怨恨一旦燃起,便如燎原之火般難以遏製。她雖身處深宮,卻有著強大的家族勢力作為支撐,想要暗中對薑明珠下手,並非難事。在憤怒與嫉妒的驅使下,楚後立刻召集了家族中最得力的暗衛,下達了針對薑明珠的命令
——
她不要薑明珠的性命,卻要讓薑明珠身敗名裂,讓她再也沒有顏麵留在楚國,更沒有資格靠近楚恒。
暗衛們接到命令後,迅速展開行動。他們深知薑明珠身邊護衛森嚴,直接動手無異於以卵擊石,便選擇了更為隱蔽的方式。先是在薑明珠日常飲用的茶水與湯藥中,悄悄加入了一種無色無味的
“迷情散”——
此藥不會傷及性命,卻會讓人在不知不覺中變得神誌恍惚,言行失態。楚後想要的,就是讓薑明珠在眾人麵前露出醜態,坐實
“放蕩”
的罪名。
與此同時,楚後還暗中聯絡了楚國境內的一些貪官汙吏與江湖勢力,讓他們散佈更多關於薑明珠的謠言。這些謠言比之前的流言更加惡毒,甚至編造出薑明珠與離倉族子弟、祁國侍衛有染的虛假情節,還偽造了所謂的
“證據”——
一些經過篡改的畫像與書信,試圖將薑明珠徹底釘在恥辱柱上。
薑明珠此時正忙於應對國都中的流言風波,又要照料重傷的楚恒,對楚後暗中的動作毫無察覺。直到第三日清晨,她在飲用了一杯侍女送來的茶水後,突然感到一陣頭暈目眩,眼前的景象開始變得模糊,腦海中也湧現出一些混亂的思緒。起初,她以為是連日操勞導致的疲憊,並未放在心上,隻是強撐著精神處理事務。
可到了午後,症狀愈發嚴重。在與葉瀾惜商議追查毒醫穀蹤跡時,她竟突然語無倫次,甚至將桌上的檔案掃落在地。葉瀾惜見她臉色蒼白,眼神渙散,心中大驚,連忙上前攙扶:“太後,您怎麼了?是不是哪裡不舒服?”
薑明珠想要回答,卻發現舌頭像是打了結一般,連一句完整的話都說不出來。她用力晃了晃腦袋,試圖讓自己清醒,可意識卻越來越模糊。葉瀾惜見狀,心中頓時升起一股不祥的預感,她立刻讓人請來林墨,同時仔細檢查了薑明珠飲用過的茶水與接觸過的食物。
林墨趕來後,立刻為薑明珠把脈。片刻後,他臉色凝重地說道:“葉少主,太後是中了‘迷情散’!此藥雖不致命,卻會擾亂心神,若是長期服用,還會損傷心智!”
“迷情散?”
葉瀾惜心中震怒,“是誰這麼大膽,竟敢對太後下毒?”
林墨搖了搖頭:“目前還不清楚。但‘迷情散’無色無味,難以察覺,定是有人在太後的飲食中暗中新增。我們必須立刻找出下毒之人,否則太後的安危堪憂!”
葉瀾惜當機立斷,下令封鎖木屋,對所有接觸過薑明珠飲食的侍女、侍衛進行嚴格盤查。經過一番仔細審訊,一名神色慌張的侍女終於招認,是有人以她家人的性命相要挾,讓她在薑明珠的茶水中下毒。可當被問及幕後主使是誰時,她卻支支吾吾,隻說對方戴著麵紗,看不清容貌,隻知道是宮中之人。
“宮中之人……”
葉瀾惜心中一沉,瞬間便猜到了幕後主使的身份。除了楚後,還有誰有能力在宮中調動人手,又如此痛恨太後?她立刻將此事告知了易青與徐尚辰,眾人商議後決定,暫時隱瞞薑明珠中毒的訊息,以免打草驚蛇,同時加強對薑明珠的保護,暗中調查楚後的動向,收集她下毒的證據。
林墨則立刻配製解藥,為薑明珠解毒。經過一番救治,薑明珠的意識逐漸清醒,隻是身體依舊虛弱。當她得知自己是被楚後暗中下毒時,心中五味雜陳。她沒想到,楚後竟然會因為一封匿名密信,就對自己下此狠手。這不僅讓她看清了楚後的狹隘與狠毒,更讓她意識到,這場由沈麗君挑起的流言風波,已經引發了更加嚴重的後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