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女人設崩塌後,她深陷團寵修羅場 039
自古皆然
“那你想如何?”上官玄開口道。
上官凝被他問得一怔,她眼珠一轉,開口道:“至少得有個地方讓女子學這些吧?比如開個女學,教姑娘們讀書、學律法,學得好的就給個機會試試當官,哪怕從文書做起也行啊!”
她越說越起勁:“女子心思細,管戶籍、算田賦說不定比男子還厲害!就像管後宮份例,嬤嬤們算得比戶部小吏還清楚呢!”
上官玄看著她眉飛色舞的樣子,指尖在案幾上輕輕敲著。
前朝不是沒有女子理政的先例,隻是後來被舊俗困住了。
“你想辦女學?”
他突然開口。
上官凝嚇了一跳,才發現自己說得太投入,卻沒有退縮:“想啊!”
上官玄盯著她看了半晌,突然喚來楊公公:“去把禮部尚書叫來。”
楊公公剛要走,又被他叫住:“讓他帶前朝‘女官選拔舊例’的卷宗來。”
上官凝的眼睛瞬間亮了:“皇兄……這是同意了?”
上官玄眼裡帶著笑意,似笑非笑的看著她:“你不是要賞賜嗎?這記事官你就不必當了,朕倒要看看,你能做出點什麼來。”
上官凝不可置信的看著他。
她本想靠
“要官”
裝貪得無厭,怎麼反倒真的拿到了辦實事的機會?
“我、我可沒說要立刻辦!”
她有些緊張的絞起了衣袖,“至少得先找地方、請先生、定章程……”
話沒說完,就見上官玄從案頭拿起一枚玉印,在紙上蓋了個鮮紅的印鑒。
“拿著這個,去內務府支取銀兩,場地就用城西那處彆院。”
他把紙推到她麵前,語氣裡的笑意藏不住,“至於先生,前翰林院編修周老的夫人還在京中,她才華橫溢,當時便名滿京都,你可以去請她。”
上官凝捏著那張蓋了印的紙,還有些恍惚。
【凝凝:本來想演場戲,怎麼就成實乾派了?】
【啊啊啊啊好棒!】
【凝凝有點不敢置信,有種玩脫了的感覺。】
“你就不怕我把錢貪了?”
她半調侃出聲。
上官玄拿起朱筆,在奏摺上批了個
“準”
字,頭也沒抬地說:“你要是能把女學辦起來,貪點也無妨。”
他頓了頓,抬眸時眼底帶著點意味不明的笑意:“不過要是辦砸了,往後就隻能在養心殿抄《起居注》,抄到你能背下來為止。”
上官凝撇撇嘴:“誰要抄那個!我肯定能辦好!”
她抱著那張紙起身,剛走到門口,又被上官玄叫住。
“等等。”
他從袖中拿出個小巧的木牌,“拿著這個,宮內外衙門見牌可暢通無阻。”
上官凝接過木牌,心中雀躍。
七月在宮門口等她,見她出來就迎上去:“公主。”
上官凝舉起木牌,笑得眉眼彎彎:“去辦女學!”
“女學是什麼?”
“就是培養女子的場所,和如今的國子監一般,培養朝廷的棟梁之材!”
“真的嗎?女子也可以跟男子同朝為官?!”七月驚喜的出聲。
“有何不可?”
她轉身往內務府走,腳步輕快得像要飛起來。
係統突然冒出來:【宿主,你好像忘了要讓上官玄討厭你這回事了。】
上官凝腳步一頓,隨即哼了一聲:“辦女學這麼大的事,哪有空想那些?再說吧!”
本來以為穿書隻能吃喝玩樂,然後乖乖走劇情等死。
沒想到上官玄跟中了邪一樣,現在居然還同意她辦女學,她可就來勁了!
……
三日後,城西彆院的朱漆大門被重新漆過,門楣上掛起的
“女學”
匾額還帶著新木的清香。
這是上官凝讓人趕製的,字型是她自己寫的,雖不如書法家遒勁,卻透著股鮮活的銳氣。
可這股銳氣,在市井裡卻掀起了千層浪。
茶館裡,說書先生剛把
“惠安公主奉旨辦女學”
的新鮮事講完,茶客們就炸開了鍋。
“女子上學?還要學律法當官?這不是亂了套嗎?”
穿短打的貨郎把茶碗一磕,“女子就該在家織布繡花,拋頭露麵去學那些‘男人的學問’,像什麼樣子!”
鄰桌的書生卻搖頭:“我倒覺得未必,前朝就有女官管戶籍,據說比男官還細心。再說惠安公主是陛下親允的,總不至於胡鬨。”
“惠安公主是什麼人?她做的荒唐事可不少,強搶民男、囂張跋扈、無惡不做,這女學恐怕也是一時興起,陛下這不是由著她胡鬨嗎?”
“陛下也是糊塗!”
有人拍著桌子,“你沒見今早吏部張大人的轎子從這兒過,臉黑得像鍋底?聽說滿朝文武都在議論,要聯名上書勸陛下收回成命呢!”
今日早朝。
禦史台的老禦史就捧著奏摺跪在丹墀下,花白的鬍子氣得發抖:“陛下!女子無才便是德,辦女學已是違背祖製,若再讓女子當官,豈不是要動搖國本?臣請陛下三思!”
緊接著,吏部、禮部的官員紛紛附議,連平日裡和上官玄親近的幾位老臣,也麵露難色:“陛下,此事過於倉促,恐引民間非議啊。”
上官玄坐在龍椅上,指尖在扶手上輕輕敲著。
他看著階下黑壓壓的人群,突然開口:“惠安,你怎麼說?”
眾人眼睜睜的看著上官凝盛裝出現在金鑾殿上。
在一群頭發花白的老頭麵前,她抬頭挺胸,毫不露怯:“非議?本公主倒要聽聽,是哪條祖製說女子不能讀書?又是哪條律法說女子不能當官?”
老禦史梗著脖子:“自古皆然!”
“自古皆然,便不能改嗎?”
上官凝的聲音冷了幾分,“前朝水患時,是民間女子組織鄉鄰築堤,去年蝗災,是繡坊娘子們捐出銀錢買糧。”
“她們能擔事,為何不能學本事?”
她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本公主辦女學,不是一時興起。三個月後,陛下可以親自去考校女學的學生。若她們能背律法、算清田賦賬,還希望陛下允她們入衙門當文書。”
“誰若再以‘祖製’為由反對,先問問自己,能不能比這些女子做得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