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女人設崩塌後,她深陷團寵修羅場 042
靠張姑娘這張巧嘴
更何況女學才剛剛辦,誰又知道將來會是什麼樣的情形呢。
貧苦人家的女兒是家裡的勞動力,自然也是不願意讓她讀女學,賭一個不確定的未來。
主要是上官凝之前荒唐的名聲太過響亮了,誰也摸不準她是不是一時興起。
“正好,這次宮宴,說不定還能幫我們招攬一些學生,把名氣打出去。”上官凝勾了勾嘴角。
“公主。您怎麼突然這麼厲害了!”七月一臉崇拜的看著她。
“本公主不是一直都這麼厲害嗎?”上官凝一臉傲嬌的仰著下巴。
七月笑笑,低下頭,算了不說公主以前乾的那些事了。
係統忍不住出聲:【你真的不打算繼續做任務了?】
你煩不煩人,都說了等我辦完女學再說!
係統:【……】不敢說話。
……
宮宴當天,慈寧宮的大殿裡擺滿了鮮花,世家夫人們穿著綾羅綢緞,手裡的團扇輕輕搖著。
各世家的千金也都聚在一起,蔣歡也在。
“歡歡,安定侯戍邊有功,膝下無子,陛下才允許你破例為將,你可是大禾唯一的女將軍。”有人說道,“那惠安公主不學無術也就算了,現如今還辦起什麼女學來了,這不是嘩眾取寵嗎?”
“就是!我看她分明就是一時興起,想要體現她與眾不同,眾人皆醉她獨醒。”
“辦女學,也是好事。”蔣歡道,“誰說女子不如男?”
“可是她根本就不是真心辦女學,她從前就喜歡跟你比,肯定是看你做了將軍,她不想讓你壓一頭,想出來的鬼主意。”
蔣歡皺眉:“你們彆亂猜。”
可那千金卻湊到她耳邊,聲音壓得極低:“你真當她是為了女子?前幾日我見她去大理寺找柳大人,分明就是借著辦女學,討男人歡心,把我們女子的臉麵都丟光了!”
蔣歡皺眉,沒有說話。
那千金見她動搖,又添了把火:“你沒見柳大人看她的眼神?上次在大理寺門口,柳大人親自給她遞了帕子呢!咱們女子想出頭,要麼像你一樣靠真本事,要麼就隻能靠男人。你甘心讓她靠後一種,壓你一頭?”
“本公主想出頭,不靠男人,靠張姑娘這張巧嘴。”上官凝幽幽的聲音響起。
上官凝不知何時已站在身後,發間的孔雀步搖隨著轉身的動作輕晃,在燭火下泛著冷光。
她目光落在那挑唆的千金臉上,笑意未達眼底:“張姑娘既這麼懂‘出頭’的道理,不如說說看,你方纔說的話,是靠自己的見識,還是靠哪位‘男人’教你的?”
張千金臉色一白:“公主休要胡說!”
“我胡說?”
上官凝往前走了兩步,“張姑娘,在背後編排人,這就是你說的‘女子臉麵’?”
蔣歡突然開口,聲音冷硬如鐵:“惠安公主不必遷怒旁人。她說得雖直,卻有幾分道理,你若真有本事,就該離柳大人遠些,單用女學的名頭,辦成一件讓人心服口服的事。”
“哦?”
上官凝挑眉,“
辦好女學,跟柳大人又扯上關係了?”
“女學是女學。”上官凝走到主位坐下,“感情是感情。”
“柳大人樣貌出挑、才華橫溢,本公主欣賞他,有什麼問題嗎?”她的目光落到那位張姑娘身上,“本公主看張姑娘,也挺喜歡柳大人的。”
張千金的臉
“騰”
地紅了,像是被人當眾戳穿了心事,囁嚅著說不出話:“公、公主彆血口噴人!”
“我血口噴人?”
上官凝拿起桌上的提子,慢條斯理地剝著皮,“方纔你說柳大人給我遞帕子,說得有鼻子有眼,倒像是親眼看見的。”
“可我怎麼聽說,前幾日張姑娘在大理寺門口徘徊了半個時辰,就是為了等柳大人出來?”
她把剝好的提子放進嘴裡,聲音清脆:“喜歡一個人不是丟人的事,可借著喜歡的名義,編排彆人、挑唆是非,就有點難看了。”
這話堵得張千金眼圈都紅了,卻隻能攥著團扇發抖。
上官凝說的是實話,她確實去等過柳清溪。
蔣歡看著這一幕,眉頭皺得更緊了。
“惠安公主。”
她沉聲開口,把話題拉回來,“我們說的是女學,不是柳大人。”
“是蔣將軍先把女學和柳大人扯在一起的。”
上官凝吐出籽,抬眸看她,“我得說清楚
,我欣賞柳大人,和我辦女學,是兩碼事。”
她站起身,走到蔣歡麵前,兩人身高相差無幾,目光平視時竟有種旗鼓相當的氣勢:“就像你是安定侯的女兒,卻沒人說你當將軍是靠父親。我和柳大人有往來,憑什麼就成了‘靠男人’?”
“女子想出頭,靠本事是真,靠朋友幫襯也是真,總不能因為是女子,就連交友的資格都沒了吧?”
蔣歡的指尖動了動,想起自己剛入武學那會兒,父親怕她被男兵欺負,特意派了親兵護著她,想起第一次上戰場,副將主動給她讓了指揮位。
那些幫助,從沒人說是
“靠男人”,怎麼到了上官凝這裡,就成了
“丟臉麵”?
“我不是這個意思。”
她的聲音軟了些,“我隻是覺得,女子想被人認可,總要比男人更難。稍有不慎,就會被人說三道四,所以……”
“所以就該把自己裹在殼裡,連正常的往來都要躲著?”
上官凝打斷她,“我辦女學,就是想讓以後的女子不用這樣。她們可以讀書,可以算賬,可以和喜歡的人來往,可以靠自己,也可以接受彆人的幫助,不用被人指指點點。”
在場的世家千金都震驚的看向她,從來沒有想過這種話是從惠安公主的口中說出來的。
有位穿水綠色衣裙的千金忍不住開口:“可女子總要嫁人,學這些有什麼用?難道還能拋頭露麵去衙門當差?”
“為何不能?”
上官凝看向她,目光清亮,“前朝就有女官掌管戶籍,賬本做得比男官還細致;去年蝗災時,城南繡坊的林娘子靠著記賬本事,查出糧商剋扣賑災糧,救了半個城的百姓。難道女子做這些,就比不上嫁人.體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