惡女什麼!我可是他們心中白月光 第134章 方寸之紙,載不得心中所念
宮中因籌備祈穀大典一事,忙碌不堪。
晚間,永安伯府,趙姨娘身邊的珠兒匆匆走上前,遞過來一封信。
“姨娘,奴婢方纔去大廚房取燕窩,回來的時候不知被哪個不長眼的撞了下,懷裡便被塞了封信。”
趙姨娘坐在軟椅上,撫著腹部的手微微一頓,接過開啟。
不知為何,心中莫名一緊。
目光落在熟悉的字跡上時,放在信角的指腹下意識收緊了力道,周圍泛起淩亂皺褶。
『阿茹吾愛,見字如麵:
憶昔與卿相知,雖無三媒六聘之禮,然吾心已許,唯願此生能常伴左右,縱無名分,亦甘之如飴。惟盼視吾骨肉安然長大,足矣。
今之種種變故,皆吾之過也。恐是前陣子私下抓藥之時,行跡不慎,於角門偶遇三小姐,引其生疑,方釀此後禍,累及於卿。每思及此,吾心惶惶,寢食難安。
此事未曾與卿言明,實因憂卿聞之驚懼,胎氣動搖,更恐卿情急之下,舍此孩兒。吾知卿渴盼此子久矣,亦深愛此吾二人之骨血。
吾可欺瞞世人,獨不敢欺卿分毫。此事吾行差踏錯,萬死難辭其咎。
今日聽聞老爺歸府,或為清算夫人之事機。然夜深難寐,偶得一夢,心緒不寧,如墜雲霧。
同屋阿福以銅錢為吾卜卦,言吾近日有血光之厄。吾素不信此怪力亂神之說,然心中惴惴,故草書此信,以防不測,若不及與卿麵彆,尚存數語相告。
若卿得見此書,恐吾已不在人世。待事態平息,自有人將此信送至卿手。
於此拜彆,望卿勿悲。
腹中有千言萬語,欲訴與卿知。想伴卿與孩兒歲歲平安,想見卿於府中諸事順遂。
方寸之紙,載不得心中所念。
吾若僥幸,再親口訴與卿聽。
望卿珍重,千萬千萬。』
目光逐句逐字掃過,趙姨娘捏著信紙的手發顫,淚水大滴大滴湧出,砸在信紙上,迅速暈染開墨跡。
她一遍又一遍掃過信紙上的字跡,想要將它們刻在心底,良久才沿著原有的摺痕對齊,準備繼續折下第二道時,五指用力收攏,狠狠揉捏在掌心。
這信是她和孩子的催命符!
絕不能留下,招惹禍患。
薛告是她母親那邊的遠房表弟,曾在父親鋪子裡做過事,識文斷字,兩人青梅竹馬。
可父親嫌棄薛告家裡窮,硬是拆散了他們。後來家道中落,她輾轉來到京城,入了伯府為妾,幾年無所出,受儘了老夫人和夫人的白眼。
幾個月前機緣巧合的重遇,舊情複燃,她不甘心終身無靠,便冒險借種懷了孩子,指望著日後有個依靠。
沒想到差點功虧一簣!
是三小姐!
是三小姐發現了薛告行蹤,不僅破壞了他們的計劃,還與主母一起用贓物汙衊她,逼得薛告以死明誌。
而三小姐卻隻是被禁足!
趙姨娘心中恨意翻騰。
珠兒見狀,連忙勸慰:“姨孃胎像剛穩,可經不起這般傷心。”
趙姨娘回過神,立刻起身將手裡的信紙燒毀,“你可看清是誰塞給你的信?”
她必須知道,這封信有沒有旁人看過,會不會再次危及她和孩兒的性命。
珠兒惶恐:“奴婢去大廚房的時候,外麵天色已經黑了,那人在拐角處塞給奴婢的,動作極快,奴婢還沒反應過來,人便不見了。姨娘莫急,奴婢一會出去悄悄打聽打聽。”
趙姨娘叮囑道:“務必小心些,莫要聲張。”
這時,程正弘從外麵走來,見她眼眶泛紅,關切道:“這是怎麼了?可是腹中孩兒又鬨騰你了?”
說著,便伸手扶她。
趙姨娘用帕子擦了擦眼角:“多謝老爺關心,妾身無事,隻是突然間想起了些舊事,有些感懷。”
珠兒機靈介麵:“老爺體諒,姨娘有了身孕後,情緒比往常波動大些,郎中說這是常事,需得靜心養著。”
程正弘聞言,臉色緩和了些,扶著趙姨娘到軟椅旁坐下。
“無事便好,你如今最要緊的便是安心養胎,旁的事無需操心。”
趙姨孃的手輕輕覆在小腹上,低眉順眼:“有老爺在,妾身自然放心。”
她沉吟片刻,抬起淚眼,猶豫道:“老爺,妾身有些心裡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程正弘道:“但說無妨。”
趙姨娘深吸了口氣,彷彿在斟酌著用詞:“上回老爺入了牢獄,太子殿下竟願意在中間周旋,想必四小姐已經入了太子殿下的眼,前途不可限量,日後極有可能入東宮,這是天大的喜事。”
“可妾身今日聽聞,外麵都在傳三小姐與二皇子的流言,鬨得沸沸揚揚,前日連夫人也被貴妃娘娘喚進宮……”
她觀察著程正弘的神色,繼續小心翼翼說:“三小姐自然是才情出眾,可這世間沒有不透風的牆。妾身私心想著,若三小姐真能嫁給二皇子,自然是好的。”
“可就怕那些流言蜚語不僅損了三小姐的清譽,更會拖累整個伯府的顏麵。萬一因此事讓太子殿下對四小姐,甚至對咱們伯府有了其他看法,那可就……”
她適時停住,用手帕按了按眼角,哽咽道:“老爺,妾身知道自己身份低微,說這些話實在是不合適。”
“妾身如今有了身孕,靜下來時總愛胡思亂想,生怕伯府有一絲一毫的閃失,再讓老爺受到殃及。”
三小姐害死薛告,又差點害死她與腹中胎兒,也該讓她嘗嘗被汙衊、被拋棄的滋味!
程正弘聞言,眉頭漸漸鎖緊。
他又何嘗不知這些利害關係?
程清瑤本是他精心培養的伯府嫡女,指望著日後能攀上高枝,光耀門楣。
可如今,名聲已損,又捲入與二皇子的流言蜚語中,簡直成了燙手山芋。
榮國公府勢大,榮貴妃更不是什麼省油的燈,他一個靠祖蔭的伯爺,何必去蹚這渾水,平白惹一身騷?
更何況,若真因此影響了寧兒與太子殿下的關係,那纔是得不償失!
他沉吟良久,拍了拍趙姨孃的手背:“你的顧慮不無道理,瑤兒也確實到了該議親的年紀,等明日得空,我與老夫人商議商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