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EVA永恒的幸福與變革的明天 > 第5章 特色道路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EVA永恒的幸福與變革的明天 第5章 特色道路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深夜兩點。

東京在窗外腐爛。

霓虹燈偶爾跳動一下,像是瀕死者的脈搏,證明這座城市還沒有完全死去。

隻是還沒有。

新二坐在書桌前,台燈投下一個小小的光圈,像是黑暗海洋中的孤島。

《資本論》第一卷攤開在第十章——“工作日”。

馬克思的德文原版在左,日譯本在右,中間夾著新二自己的翻譯和注釋。

旁邊是列寧的《帝國主義論》,書頁間夾著密密麻麻的便利貼,像是彩色的蝴蝶,每一隻都承載著一個思想的碎片。

再旁邊是《論持久戰》,封麵已經被翻得發白。

還有葛蘭西的《獄中劄記》,盧森堡的《社會改良還是革命》,托洛茨基的《不斷革命論》……

這些書像是軍火庫。

但新二現在需要的不是更多的武器。

而是一張地圖。

一張通向勝利的地圖。

“革命的條件。”

他在紙上寫下這幾個字。

字跡工整,像手術刀的切口,像是在解剖一具屍體。

客觀條件:

經濟危機

?

(泡沫破裂第11年,看不到儘頭)

矛盾激化

?

(貧富差距創曆史新高,且還在擴大)

統治階級內部分裂

?

(派係鬥爭白熱化,政權更迭頻繁)

生活惡化

?

(失業率上升,自殺率創新高)

從理論上講,這些都符合列寧的革命形勢理論。

“上層不能照舊統治下去,下層不願照舊生活下去。”

但——

主觀條件:

理論

?

(但僅限於我一個人)

政黨

?

(無)

組織

?

(無)

群眾覺悟

???

(負數)

武裝力量

?

(我算嗎?)

他盯著這些叉號。

放下筆。

這就是真相。

**裸的、殘酷的、無法迴避的真相。

日本不是1917年的俄國——沒有冬宮可以攻占。

那裡有厭戰的士兵,有激進的工人,有列寧和布林什維克。

不是1949年的中國——沒有農村可以包圍城市。

那裡有被壓迫幾千年的農民,有遊擊根據地……

不是1959年的古巴——那裡有獨裁者,有遊擊隊,有卡斯特羅和格瓦拉。

不是1968年的法國——那裡至少還有五月風暴,還有學生佔領街頭。

這裡是2001年的日本。

一個後工業社會。

一個消費主義社會。

一個被徹底馴化的社會。

新二站起身,走到窗前。

東京的夜景在眼前展開——燈火輝煌,繁華依舊,像是一切都很好。

但他看到的是另一幅圖景。

羊群。

三千萬隻羊,擠在這個叫做“東京”的牧場裡。

他們咩咩地叫著“不好意思”、“給您添麻煩了”、“實在對不起”。

他們排著整齊的隊伍——上班的隊伍,下班的隊伍,等地鐵的隊伍,買便當的隊伍。

他們走向屠宰場時,還要向屠夫深深鞠躬:“謝謝您給我這個機會。”

他們被剝了皮,還在感恩:“至少還留了骨頭。”

他們被剁成肉醬,還在自責:“是我不夠努力。”

有的隻是

失業但還能領救濟金的中年人——“至少政府還管我們。”

過勞但還能買到便當的上班族——“至少還有工作。”

絕望但還能玩柏青哥的底層——“至少還能賭一把。”

欠債但還能借高利貸的年輕人——“至少還能續命。”

他們苦嗎?

苦。

苦得想死。

日本的自殺率是世界最高之一。



他們還沒苦到要抗爭的程度。

還沒苦到要拿起武器的程度。

還沒苦到要推翻這個係統的程度。

因為這個係統很聰明。

它給你剛好足夠的東西——不多,但也不會讓你立刻餓死。

它給你剛好足夠的希望——不多,但也不會讓你完全絕望。

它給你剛好足夠的娛樂——電視、遊戲、色情、酒精、柏青哥……

足夠讓你麻木。

足夠讓你忘記反抗。

足夠讓你相信“這就是命”。

“外無援軍,內無覺醒。”

新二回到書桌前,在筆記本上寫下這八個字。

沒有蘇聯,沒有第三國際,沒有任何外部支援。

“曆史的終結”——福山這麼說。

資本主義贏了,全世界都在慶祝。

新二想起昨天在便利店的對話。

那個四十三歲的同事,一週工作九十個小時。

“生活很苦吧?”新二問。

“還行吧,至少還有工作。”

“一天工作十四個小時,月薪二十萬,連房租都快付不起,這也叫還行?”

“比起那些露宿街頭的,我算幸運了。”

永遠向下比較——“至少我不是最慘的。”

永遠感恩戴德——“謝謝社會還要我。”

永遠自我催眠——“這就是人生。”

他們把貧窮內化為羞恥——“是我不夠努力。”

把剝削美化為機會——“感謝公司給我工作。”

把壓迫合理化為文化——“這就是日本的方式,要學會忍耐。”

把反抗汙名化為自私——“你這樣會給彆人添麻煩的。”

新二在筆記本上寫下兩個字:

濕木頭。

被雨水浸透的木頭。

被“禮貌”、“謙遜”、“和諧”、“不給彆人添麻煩”浸透的濕木頭。

你點不燃它。

火柴會熄滅。

汽油會蒸發。

即使用噴火器,它也隻會冒出令人作嘔的黑煙,然後繼續潮濕地躺在那裡。

“沒有燃料,再強的火種也無法燎原。”

這是殘酷的現實。

他翻開《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那是1930年,中國的農村,到處是乾柴烈火。

幾千年的封建壓迫,幾十年的軍閥混戰,帝國主義的侵略,地主的剝削……

農民苦啊。

苦到活不下去。

苦到隻有兩條路

所以一點就燃。

但日本呢?

新二合上書。

日本的工人有工會(雖然被收買了)。

日本的窮人有救濟金(雖然不夠活)。

日本的失業者有失業保險(雖然很快用完)。

這個係統很精明。

它給你剛好足夠的東西,讓你不會造反,但也永遠翻不了身。

溫水煮青蛙。

等你意識到的時候,已經熟了。

“以階級鬥爭為綱。”

新二在筆記本上寫下這句話。

但這裡的人沒有階級意識。

隻有個人意識。

“我失敗了,是因為我不夠努力。”

“他成功了,是因為他比我優秀。”

“這個社會很公平,隻要努力就能成功。”

個人主義的毒藥。

每個人都是孤立的原子,在真空中漂浮。

看不到階級,看不到剝削,看不到係統。

隻看到自己的失敗,自己的無能,自己的羞恥。

“既然條件不成熟……”

新二在紙上寫下這句話。

“那就創造條件。”

他在紙上畫了三個圈:

路徑一:自下而上

核心:發動群眾

前提:群眾覺醒,組織完善,時機成熟

現實:群眾在裝睡,叫不醒

結論:此路不通(至少目前不通)

路徑二:自上而下的改革

核心:進入體製,改變體製

前提:體製還有改良空間

現實:體製會改變你,不是你改變體製

結論:自欺欺人

新二想起那個曾經是全共鬥成員的官僚。

1968年他在街頭高喊“打倒體製”。

2001年他在辦公室裡維護體製。

體製像是一個巨大的消化係統。

它會把任何反抗者消化、吸收、同化。

你以為你在改變它。

其實是它在改變你。

等你發現的時候,你已經成為它的一部分。

路徑三:資本對抗資本

核心:用他們的規則打敗他們

前提:我有絕對優勢

現實:可行

結論:?

新二盯著這個問號。

這是他目前唯一可行的道路。

也是他擁有絕對優勢的戰場。

他有超人的智力、記憶力、計算能力。

他可以輕易地操縱股市、期貨、外彙。

他可以建立商業帝國。

他可以積累足以撼動國家的財富。

但這是正確的道路嗎?

他想起馬克思的話:

“工人階級不能簡單地掌握現成的國家機器,並運用它來達到自己的目的。”

同樣的道理

不能簡單地使用資本主義的工具,並期望它帶來社會主義的結果。

用資本對抗資本。

用剝削對抗剝削。

這不是在重複同樣的罪惡嗎?

但新二想到了另一段話。

列寧在《共產主義運動中的‘左派’幼稚病》裡說的:

“要戰勝更強大的敵人,必須儘最大的力量,同時必須極仔細、極留心、極謹慎、極巧妙地利用敵人之間的一切裂痕,利用各國資產階級之間以及各國內部各集團或各種資產階級之間利益上的一切對立,利用一切機會,哪怕是極小的機會。”

“誰要是不懂得這一點,誰就是絲毫不懂得馬克思主義和現代的科學社會主義。”

黑幫、詐騙集團、高利貸、人口販賣……

這些黑暗勢力的存在,本身就說明瞭什麼?

說明失能。

說明公權力的缺位。

說明有些角落,法律照不到。

“當公權力退場,私權力就會填補真空。”

那就讓我來管。

不是以義警的身份。

不是以英雄的身份。

而是以一種新的權力的身份。

一種讓黑暗勢力恐懼的權力。

一種比他們更高效、更無情、更徹底的權力。

一種最終會自我否定的權力。

“資本
武力。”

新二在筆記本上寫下這個公式。

“這是他們的遊戲規則。”

“黑道用暴力控製灰色地帶。”

“財閥用資本控製經濟命脈。”

“政客用權力控製國家機器。”

“那我就——”

“用同樣的規則,把他們全部清除。”

“然後用這些力量,創造條件。”

這不矛盾嗎?

用資本主義的方式,去創造推翻資本主義的條件?

也許。

但新二想起葛蘭西的“陣地戰”理論

在西方發達國家,不能像俄國那樣直接進攻國家政權(運動戰)。

而要在文化、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逐步奪取陣地(陣地戰)。

等陣地足夠多,等力量足夠強,再發起總攻。

這需要時間。

需要耐心。

需要戰略眼光。

新二看向桌上的另一本書。

恩格斯的《家庭、私有製和國家的起源》。

翻到一頁,上麵有他做的標記:

“國家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

“當階級矛盾客觀上達到不能調和的程度時,國家就會出現。”

換句話說

隻要矛盾還沒有激化到那個程度,革命就不會成功。

那麼.......

能不能加速這個程序?

能不能人為地激化矛盾?

“首先是威脅。”

他回到現實問題。

想起那個死魚眼的男人,想起對薰的威脅。

“一個人確實鬥不過集體暴力機器。”

這是事實。

“但一個掌握核心技術的大企業呢?”

“一個能影響gdp的財團呢?”

“一個能左右選舉的資本集團呢?”

在這個國家,資本就是權力。

當你的企業雇傭十萬人,你就是十萬個家庭的命運。

當你的工廠生產關鍵零部件,你就能讓整個產業鏈停擺。

當你強大到一定程度

無論是誰都要看你的臉色。

因為動你,就是動經濟。

動經濟,就是動政權的根基。

“很諷刺,不是嗎?”

新二自言自語,苦笑道。

他回到書桌前,開啟膝上型電腦。

螢幕的光照亮他的臉。

眼鏡片反射著冰冷的藍光。

首先,他需要啟動資金。

股市、期貨、外彙……

以他的能力和知識,這些都是提款機。

他的大腦可以在瞬間處理海量資訊。

他的記憶力可以記住每一個k線的走勢。

他對未來有著超越常人的預判——不是預知,而是對經濟規律的深刻理解。

2001年。

網際網路泡沫剛剛破裂。

9·11即將到來。

阿富汗戰爭即將開始。

石油價格會暴漲。

美元會貶值。

日元會……

新二的手指在鍵盤上飛舞。

他開始入侵幾個關鍵的金融係統。

不是為了偷錢——那太低階,而且會留下痕跡。

而是為了獲取資訊。

大戶的持倉。

機構的動向。

內幕交易的痕跡。

政策變動的跡象。

資訊就是金錢。

在資本主義的遊戲裡,這是唯一的真理。

螢幕上,資料如瀑布般流過。

新二的眼睛快速掃描,大腦高速運轉。

找到了。

一家半導體公司,股價被嚴重低估。

原因是最近的財報不佳,加上行業整體低迷。

但新二看到了彆人看不到的東西——

他們的研發部門正在秘密開發一種新型晶片。

如果成功,將會改變整個行業。

而根據他入侵得到的內部郵件——

下個月就會有突破。

新二笑了。

開啟交易賬戶。

開始佈局。

淩晨四點。

東京開始蘇醒。

第一班地鐵的聲音從遠處傳來。

便利店的燈光在街角閃爍。

清潔工開始打掃街道。

新二還坐在電腦前。

他已經完成了第一步

由他殺黑幫、搶贓款積累的全部本金。

如果成功

一個月後,這會變成五億。

六個月後,五十億。

一年後,五百億。

兩年後……

他會成為日本最富有的人之一。

但錢不是目的。

錢是工具。

用來做什麼?

新二在筆記本上寫下:

短期目標(1-2年):

積累足夠的資本

建立商業帝國的基礎

保護薰和其他親近的人

中期目標(3-5年):

控製關鍵產業

滲透政治、媒體、教育係統

建立地下組織網路

培養和思想武裝

長期目標(10年以上):

激化矛盾

創造時機

建立新世界

他看著這些目標。

知道這是一條漫長的路。

知道他可能看不到終點。

知道他可能會在路上死去。

但總要有人開始。

總要有人走第一步。

窗外,天邊出現了第一抹魚肚白。

新二站起身,走到窗前。

看著漸漸蘇醒的城市。

那些燈光,一盞盞亮起。

那些人,一個個走上街頭。

他們去上班,去打工,去出賣自己的生命。

嬰兒床裡,薰翻了個身。

發出輕微的呢喃。

新二走過去,輕輕地摸了摸他的頭。

“對不起,薰。”

“爸爸要走一條很危險的路。”

“爸爸可能會變成你不認識的人。”

“爸爸可能會做很多……不那麼光彩的事。”

“但請相信爸爸。”

“這一切都是為了——”

他停頓。

“為了你能生活在一個更好的世界裡。”

“一個不需要像爸爸這樣戰鬥的世界。”

薰睜開眼睛。

那雙紅色的眼睛,在晨光中閃爍。

彷彿在說:

“我懂。”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