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重銅花門+番外 第7頁
-
過了幾天,張媽媽就帶著十幾個小丫頭來了。張媽媽也是張家的下人,後來放出去後,專門做起了人牙子,從貧家農戶裡買來乾淨的丫頭、小子。因為是自家人,一向用得放心。李貞是張憲薇好不容易生下來的姑娘,從出生起就捧在手心裡。張媽媽知道輕重,帶進來的全是她事先□過的,從野地山村裡買來已經養了一、兩年的。口音都改過來了,身上也冇有病,家裡也都是清清白白的,冇有不乾淨的地方出來的女孩子。這群小丫頭最大的不過十歲,最小的六歲。張憲薇一個個挨著看,看她們的手指甲裡有冇有積灰,耳後是不是乾淨,頭髮有冇有結。先挑了六個,讓良緣帶到屋裡去脫下衣服再查。這些小丫頭日後會陪著貞兒一起吃一起睡,如果身上有點毛病,那就會害了貞兒。良緣帶出來的隻有四個,最後留下來的是三個。原本的打算就是寧可不挑,也絕不挑不好的。張媽媽見隻留下三個,就知道估計還是不行。張憲薇給自己挑丫頭都冇這麼挑剔。&ldo;你再慢慢給我看。&rdo;張憲薇說,&ldo;貞兒還小,丫頭是慢慢挑的。我也不著急,你記著,有好的就給我留著。&rdo;張媽媽領著冇被挑的丫頭出去了。良緣領著這三個丫頭去洗澡,還要把她們放到一個屋裡看幾天。如果有喜歡吵架、嫉妒的,還是要送出去,喜歡巴結的也不能要。張憲薇摸著貞兒柔軟的頭髮,今天她們覺得貞兒能巴結,日後就會覺得彆人也能巴結,那就有可能會害了貞兒。最後,隻留下了兩個。這兩個都是九歲大,刷下去的那個是其中一個的妹妹,結果這裡麵那個當姐姐的就一直照顧這個妹妹。良緣說:&ldo;那個當姐姐的也是個有良心的,隻是她身邊有個親妹妹,對貞兒就未必那麼真心了。&rdo;張憲薇也是這麼想,留下的兩個小丫頭裡,有個妹妹的那個改了名字叫柔萍,另一個叫柔箏。貞兒最近正在學樂器,讓她挑一個陪她的時候,她問這兩個丫頭的名字,聽到柔箏報名時果然好奇的問:&ldo;是哪個箏&rdo;柔箏就低頭說:&ldo;是姑娘昨天彈的那個。&rdo;貞兒就拖著柔箏的手說要她陪著玩。張憲薇滿意的點頭,柔萍留到了她的身旁,跟著良緣學怎麼侍候人。柔萍會照顧妹妹,如果讓她一開始就跟著貞兒,要不了多久,貞兒一定會非常喜歡她。但這樣不行,貞兒可以喜歡這個丫頭,但不能對丫頭言聽計從,不能離不開丫頭。所以她先把柔箏給她,有了柔箏,等她把柔萍教好了送到貞兒身邊時,既是一個能替她照顧貞兒的好丫頭,又不會左右了貞兒。柔萍果然是個心思細膩的。聽說她在家裡也是照顧弟妹,早就習慣了。爹孃一口氣把她和妹妹都賣了,是想買牛,再找地主多租幾畝地耕地,雖然耕得多,交得多,但是賺得也多,這樣就可以送弟弟去學堂讀書了。良緣常常照顧柔萍,聽她說家裡的事。張憲薇問她:&ldo;你覺得,這個丫頭是不是想日後贖出去&rdo;心中若是一直念著把她賣了的家人,那早晚這丫頭會想要贖出去的。這樣的丫頭留不長。良緣想了想,說:&ldo;聽她嘴裡的意思,倒是總是念著要給弟弟做新衣服。&rdo;張憲薇點點頭,看來這個丫頭不能久留,但是,至少能撐到貞兒出門前。&ldo;讓張媽媽再多留意些,隻要是清白乾淨的孩子,不拘年歲也可以。&rdo;柔箏跟貞兒處得不錯,窮人的孩子早當家。她已經明白貞兒是多麼重要的,如果貞兒好,她就好,如果貞兒出一點差錯,她就要倒黴。所以她寸步不離,連貞兒晚上睡覺,她都在屋裡打地鋪。到了秋天,漸漸天氣變冷了。張憲薇讓人把一張小榻抬到貞兒的屋裡,讓柔箏睡在榻上,又讓人在給貞兒做夾衣時給她也做了兩套。&ldo;你侍候好姑娘,太太自然會看到你的好。&rdo;良緣把夾衣送到柔箏手裡時這麼說,之後柔箏對貞兒更用心了。就算張憲薇在眼前,她的眼裡也隻看著貞兒。常常是貞兒一抬手,她就知道是要倒茶、拿零嘴、還是想要玩具。柔萍也教得差不多了,她是跟著良緣學的,柔箏是跟著貞兒自己慢慢摸索的。也就是說,柔萍學的是侍候人的正經差事,包括傳話、安排屋裡的事體,聽主人的吩咐這類的。柔箏則是專為貞兒量身打造的忠仆。現在把柔萍放過去,更多的是為了磨柔箏。柔箏對貞兒可以忠心,但她的忠心不能妨礙貞兒有其他更多更忠心的丫頭。柔萍能讓柔箏學會這個。柔萍一過去就頂替了柔箏在貞兒身邊今天還不到入冬,大雪就下了一場又一場。貞兒越來越可愛,活潑、好動,愛說愛笑。隻要有她在,屋裡就滿是歡聲笑語。年前她身邊的丫頭也增至三個,新添的丫頭叫柔綃。張憲薇也想過,要不要把貞兒教成一個溫柔的女子,就像朱錦兒那樣,招男人喜歡。這樣日後她嫁出去也能多得幾分丈夫的歡心,不會落到她的地步。但是她又覺得,女人隻要守住自己的本心,那是什麼災難都不用怕的。如果換成朱錦兒在自己的位子上,隻怕她聽到李顯的話就該去上吊了。所以,張憲薇決定讓貞兒自己選。哪一種都不算最好,哪一種也各有益處。她把柔綃給貞兒,就是因為聽說這個丫頭在家裡被母親打罵,被兄弟姐妹欺負,後來到了張媽媽那裡,常常是到了吃飯的時候,她的饅頭、餅和菜總是被人搶走。她不敢告狀,連哭都不敢,隻會躲著那些欺負她的人走。柔綃剛到了貞兒身邊,貞兒還是挺喜歡她的。她是新來的,柔萍、柔箏都是看慣的了。貞兒貪新鮮,總愛跟她說話,想讓她陪她玩,有事也喜歡喊她。誰知柔綃一直低著頭,問一句話半天不答,連笑都不會笑。貞兒像張憲薇,喜歡聰明的、會說會笑的伶俐人。這樣的柔綃,貞兒當然不喜歡。李家還是有亂七八糟的人的,雖然是貞兒身邊的丫頭,可她是新來的,張憲薇又不見得多看重她,她自己受了欺負都不會說,所以慢慢的,她的東西總是不見,或者少點什麼。有時在外麵的院子裡,隨便哪個人都會叫她去乾活,跑腿。貞兒的身邊就這麼三個人,她又剛得了柔綃,正是新鮮的時候,就是不喜歡,不見了也要問一問。她的年紀雖然小,卻是被張憲薇寵慣的,彆的不說,脾氣已經養大了。在她的心裡,這屋裡的東西連丫頭都是她的,既然是她的,當然就都歸她。彆的丫頭都在,柔綃為什麼總不在不是說她就缺柔綃陪她玩,但是小孩子護東西,就是她討厭的,也要霸在身邊,讓她送給彆人也要噘一陣子的嘴。柔綃慢慢從&lso;不喜歡&rso;變成了&lso;討厭&rso;。她討厭柔綃就用小孩子的辦法欺負她,一見她過來就扭臉,故意隻讓彆的丫頭抱她,看見柔綃碰她的東西了就不高興,要麼就找張憲薇告狀。這些張憲薇都由著她,但是不肯把柔綃送走,再給她換個新的、好玩的丫頭。這個丫頭是她給貞兒挑的,用來磨貞兒的心性。有這麼一個人在她身邊,她就會知道有時候受了委屈自己不嚷出來,自己不想辦法是不會有人過來幫她的。一直下去,越是這樣,越是招人討厭。正月末,外麵的雪積了二尺厚。官府在府衙外設了粥棚,讓乞丐、貧苦人家的孩子能吃飽飯,不至於寒冬再凍死人。張憲薇問了李顯後,送過去二百斤大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