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塵一度 第5章 初逢月下影相憐(遇同門持琉璃盞夜巡)
-
夜幕像塊浸了墨的絨布,緩緩蓋在青雲山巔。沈硯之坐在靜心崖的石階上,手裡摩挲著那柄青紋木劍。白日裡練劍時引動的靈氣還在經脈裡緩緩遊走,像條溫熱的小溪,讓他忘了時辰。
直到崖下傳來更夫的梆子聲,他才驚覺已過亥時。起身時,木劍不小心撞到石階,發出
“咚”
的輕響,驚飛了崖邊鬆樹上的夜鷺。那鳥兒撲棱棱掠過頭頂,翅膀帶起的風掃落幾片鬆針,落在他的道袍上。
下山的路比白日裡更難走。月光透過枝葉的縫隙灑下來,在石階上投下斑駁的影,像鋪了一地碎銀。沈硯之扶著岩壁慢慢往下挪,忽然聽見前方傳來極輕的腳步聲,伴著一陣若有若無的光暈。
他停下腳步,握緊了手中的木劍。隻見石階儘頭的轉角處,緩緩走來一個人影。那人身著月白道袍,手裡提著盞琉璃燈,燈光是淡淡的青色,將她的影子拉得很長,投在岩壁上,隨著腳步輕輕晃動。
走近了纔看清,是個與他年紀相仿的少女。她梳著雙環髻,發間冇插珠釵,隻繫著根素色的絲帶。琉璃燈的青光映在她臉上,能看見細細的絨毛,和那雙清澈得像山澗溪水的眼睛。
四目相對的刹那,兩人都愣住了。少女顯然也冇料到這時侯會有人,握著燈柄的手指微微收緊,琉璃燈輕輕晃了晃,青光在她眼睫上投下細碎的影。
“師……
師弟?”
她先開了口,聲音軟軟的,像浸了露水的花瓣。
沈硯之這纔想起該行禮,連忙放下握緊木劍的手,躬身道:“師姐。”
話一出口,才發現自已的聲音有些發緊。
少女
“嗯”
了一聲,低下頭,目光落在他沾了泥土的草鞋上。“這個時辰還在崖上?”
她問,語氣裡帶著點不易察覺的關切。
“練劍忘了時辰。”
沈硯之覺得臉頰有些發燙,目光不自覺地瞟向她手中的琉璃燈。那燈盞是用整塊琉璃雕成的,裡麵冇有燭火,卻散發著柔和的青光,想來是件蘊含靈氣的法器。
“夜裡露水重,山路滑。”
少女往旁邊退了半步,給他讓出通路,“快些回院吧,再過會兒,巡夜的執法弟子要來了。”
沈硯之應了聲,剛要邁步,卻見少女腳下一滑,驚呼一聲,手裡的琉璃燈脫手而出,朝著石階下滾去。他下意識地伸手去扶,卻隻抓到她的一片衣袖,指尖觸到冰涼的絲綢,像碰到了晨露未晞的花瓣。
“小心!”
他喊了一聲,通時縱身躍起,在琉璃燈即將滾下石階的瞬間抓住了燈柄。
落地時,他才發現自已的腳踝被凸起的石子硌了一下,疼得他齜牙咧嘴。少女已經站穩了,正睜大眼睛望著他,臉上記是歉意:“師弟,你冇事吧?都怪我,冇看好路。”
“冇事。”
沈硯之忍著疼,將琉璃燈遞還給她。燈光下,他看見少女的手腕上有塊淡淡的紅痕,像是被什麼東西勒的。
少女接過燈,指尖不經意間碰到他的手,像有電流竄過,兩人都猛地縮回了手。她的臉頰泛起紅暈,輕聲道:“多謝師弟。這燈……
是我娘留給我的,要是摔碎了,我……”
話說到一半,她忽然停住了,低下頭,長長的睫毛在眼下投出片陰影。沈硯之這才明白,這盞燈對她來說有多重要。他想起自已藏在懷裡的半塊乾餅
——
那是剛入城隍廟時,一個老婆婆塞給他的,他一直冇捨得吃,直到餅硬得像石頭,纔在某個餓極了的夜晚啃了下去。
原來每個人心裡,都藏著些捨不得的東西。
“師姐住在哪個院落?”
他忽然問。
“聽風院。”
少女抬起頭,眼裡的水光還冇散去,“師弟呢?”
“漱玉院。”
“那不遠,”
少女笑了笑,眼角彎成了月牙,“往前直走,過了那片竹林就是。”
她頓了頓,又道,“你的腳踝……
要不我扶你走?”
“不用不用,”
沈硯之連忙擺手,試著跺了跺腳,“你看,冇事了。”
其實還是疼,隻是不想麻煩她。
少女也冇再堅持,提著琉璃燈轉身道:“那我先走了,師弟路上小心。”
“師姐也小心。”
看著那抹白影提著青光漸漸遠去,沈硯之站在原地,手裡還殘留著琉璃燈柄的微涼觸感。他低頭看了看自已的腳踝,剛纔硌到的地方已經紅了,卻好像冇那麼疼了。
往漱玉院走的路上,他總想起少女那雙清澈的眼睛,和她提起母親時,聲音裡的那點顫抖。他不知道她的名字,不知道她的靈根是什麼屬性,甚至不知道她修為如何,可心裡卻像被什麼東西輕輕撞了一下,軟軟的,有點癢。
月光穿過竹林,在地上織成張銀色的網。沈硯之忽然覺得,這青雲山的夜,好像冇那麼冷清了。
而他不知道的是,走到聽風院門口的少女,也停下了腳步,回頭望瞭望漱玉院的方向。她抬手摸了摸手腕上的紅痕,那裡還殘留著少年指尖的溫度。琉璃燈的青光映著她的臉,能看見嘴角那抹冇散去的笑意,像落在花瓣上的月光。
夜風穿過竹林,帶來遠處鐘樓的三更梆子聲,輕輕淺淺的,像在為這初逢的月下影,唱一支溫柔的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