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箋 第三百一十二章 孝順
餘少雲斂衽起身,語氣溫順卻藏著不容置喙的堅持:“謝母後體恤,隻是照拂有孕嬪妃本是兒媳分內之責,怎敢勞動母後費心。兒媳定會打起十二分精神照看好她們,還請母後安心頤養天年,莫要為這些瑣事勞神。”
沈太後臉上笑意未減,眼底卻掠過一絲冷光:“皇後是個孝順孩子,總想著讓哀家輕閒。可這宮裡的事,哪能真的全然撒手?看著她們腹中揣著皇家根苗,哀家這心裡便放不下。每日讓太醫來說說情形,瞧瞧她們的飲食藥材,不過是舉手之勞,既不費神,又能讓哀家安心,何樂而不為?皇後啊,‘孝順’二字,先有‘順’,纔有‘孝’,不是嗎?”
大虞以孝治天下,沈太後這話分明是拿綱常倫理壓人。
餘少雲麵上笑意端莊,眼底卻劃過一絲算計:“母後教訓的是,兒媳自然明白‘順’字重千鈞。隻是照拂有孕嬪妃關乎龍裔安危,飲食湯藥、起居調理皆有定規,兒媳執掌六宮多年,早已熟稔於心,斷不敢有半分差池。若驟然換了章程,反倒容易生疏漏。不如這樣,往後太醫給佳婕妤四人診過脈的脈案、用度單子,兒媳都讓人謄抄清楚,送到慈寧宮請母後過目。這樣既全了孝道,也不致亂了規製,母後以為妥當嗎?”
這番話既給足了沈太後麵子,卻又將實權牢牢攥在手中,端的是滴水不漏。
沈太後端起茶盞,指尖漫不經心地摩挲著滾燙的盞壁,嘴角笑意加深,眼神卻冷得像冰:“皇後既執意要擔這份辛苦,哀家便不攔你。隻是皇家血脈金貴,容不得半分閃失。那些脈案單子,哀家讓珍珠去啟元宮取便是。皇後日理萬機,不必親自跑腿,隻消讓她們預備妥當就行。”
“全聽母後安排。”餘少雲微微欠身,態度愈發恭順,“兒媳定會督促她們把一切都料理得妥妥帖帖,確保每份脈案、每項用度都分毫不差。珍珠是母後身邊得力之人,由她來取,自然是穩妥周全的。”
“皇後能這麼想,哀家便放心了。”沈太後慢悠悠地說,“珍珠跟著哀家近十年,最是心細如發。讓她去取單子,一來能替哀家省些精神,二來也能幫著瞧瞧有沒有疏漏。畢竟是龍裔,多雙眼睛總是好的。”
這話明著誇珍珠細心,實則暗指餘少雲或許會有疏忽,非要慈寧宮的人盯著才放心。
餘少雲微皺了下眉,雖有點惱怒,但想到總算將沈太後這老奸巨滑的老太婆算計入局,語氣愈發恭謹:“母後說的是。珍珠在母後身邊曆練多年,最是妥帖。她若真能看出什麼不妥,那可真是幫了兒媳的大忙了。”
讓佳婕妤滑胎的替罪羊,主動送上門,可喜可賀。
婆媳倆聊聊數句,便看似和諧的達成了共識,雙方皆很滿意,餘少雲帶著眾嬪妃離開慈寧宮。
謝知意回到清極院,芒種送上早就燉好的山藥蓮子羹,青瓷盅裡,飄著淡淡的米香,軟糯的山藥塊臥在乳白的羹湯裡,幾粒去了芯的蓮子靜靜浮著,瞧著就讓人舒心。
糯米的綿甜混著山藥的粉糯,還有蓮子那點淡淡的清甘,在舌尖緩緩化開,暖意順著喉嚨一路滑下去,熨帖得五臟六腑都舒服起來。
“味道極好。”謝知意彎了彎眼,笑意盈盈道。
“午膳,娘娘是想吃紅燒草魚,還是清蒸草魚,又或者是煎魚塊、炸魚片?”芒種笑問道。
謝知意剛嚥下一口羹湯,抬眼看向芒種,眉梢微揚,“草魚呀,有多重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