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繁花箋 > 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典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繁花箋 第四百四十一章 大典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按照當朝《典儀誌》載錄的妃嬪冊封儀製,接下來謝知意需著禮服前往太和殿偏殿候旨,待司儀官唱宣後入正殿,由皇帝親授金冊金印。

陳育琳扶著謝知意走出長春宮正殿,宮道上早已依儀鋪設好紅氈,從宮門一直延伸至宮牆之外的儀仗起始處。

兩側侍立的宮人皆身著青色圓領袍,垂首斂目,雙手交疊於腹前,連呼吸都壓得極輕。

冊封禮乃後宮大典,半點錯漏都可能禍及自身,無人敢有絲毫懈怠。

行至宮門外,尚儀局掌儀女官已率八名女官在此等候。

九人皆身著硃色繡纏枝紋的官服,見謝知意到來,即刻躬身行萬福禮,動作齊整如同一人:“奴婢參見淑妃娘娘,吉時已至,請娘娘移步太和殿偏殿候旨。”

謝知意微微頷首,由掌儀女官引著前行。穿過層層殿宇,太和殿的輪廓逐漸清晰,殿簷下懸掛的鎏金銅鈴在風中輕響,與午門方向傳來的韶樂聲相和,愈發襯得宮廷肅穆。

紅氈一路鋪至太和殿丹陛之下,兩側列著鑾儀衛的全幅儀仗:朱漆金飾的斧鉞、旌幡按“左文右武”次序排開,鎏金銅瓜、銅錘在晨光裡泛著冷硬光澤。

武士們身著明甲,腰懸佩劍,身姿挺拔如鬆,目光凝著與禮製相符的肅穆,連視線都不曾偏移半分。

掌儀女官引著謝知意踏上丹陛,鞋底踩過冰涼的白玉石階,每一步都隨韶樂的韻律起落,沉穩得不見半分滯澀。

身為夏國公主,她自幼見慣王室典禮的莊重,和親入大虞後,也曾受皇後指派的人,授予大虞儀軌,這般陣仗於她而言,不過是禮製的尋常鋪陳。

殿外侍立的禮部官員垂首斂目,待她走過便悄然抬眼,目光掠過那身繡八行翟紋的妃級禮服。

步伐從容,衣裙搖曳的弧度、禁步的晃動,竟與殿外的韶樂渾然一體,起落間分毫不差。

再瞧她神情,眉眼間不見半分初登大殿的侷促,唯有與禮服相配的端莊,官員們暗自歎服:便是久居中宮、見慣大場麵的皇後,初登此殿時也難免指尖微緊,這位淑妃倒是難得的鎮定。

行至太和殿偏殿,守殿內監連忙上前半步,躬身輕聲道:“娘娘請在此處等候,正殿百官與後宮主位已列隊就緒,儀程即刻備妥。”

他特意補了後半句,既顯恭敬,也暗提醒候旨需守的儀節。

謝知意依言肅立,指尖自然垂落在翟衣衣緣,麵上神情端莊如靜水深流。

偏殿與正殿間設著紫檀木鏤空雕花隔斷,紋樣為“纏枝蓮托壽”,既合禮製雅韻,又能讓候旨者隱約窺見正殿情形,免得失了儀節。

透過雕花間隙,她能清楚望見正殿格局:蕭潯身著明黃色袞龍袍端坐於禦座之上,袍上十二章紋在日光裡流轉著威嚴,禦座前的丹陛兩側設著“鎮殿將軍”站位,沉凝氣場透著皇權威壓。

禦座左側,文武百官按品級依次侍立,從一品尚書到六品主事,朝服的青、緋、紫三色在晨光中層次分明,腰間魚袋與冠上梁數各依規製,無一人逾矩。

禦座右側則依“後宮為先、臣眷為次”的禮製分設位次:最靠前處特設一鋪著明黃織金鳳紋錦緞的鳳椅,皇後餘少雲身著繡十二鳳的皇後朝服端坐其上。

她雖在“靜思己過”期間,卻因冊封禮需正後宮尊卑,蕭潯特允其列席,隻是她唇角緊抿,臉上沒有一絲笑意,指尖在袖中輕輕抵著掌心。

鳳椅下方三步遠,後宮嬪妃按位份排立成列:貴妃方允嫻身著繡九行翟紋的貴妃朝服,頭麵嵌寶數量依貴妃規製,神情鄙夷,不時翻個白眼。

賢妃沈落霞緊隨其後,身著繡六行翟紋的賢妃朝服,神態溫和。

周婕妤、王婕妤等人皆按品著大妝,鬢邊珠翠與衣飾紋樣各依等級,垂首斂目間儘顯後宮儀範,隻是袖下指尖或鬆或緊,藏著各自心緒。

嬪妃佇列之後,纔是宗室命婦的站位區。

她們身著各品級誥命禮服,鬢邊珠翠素雅,皆垂首而立。

謝知意收回目光,指尖輕輕拂過翟衣上的翟紋——八行翟鳥展翅欲飛,針腳細密如真,這是“四妃”位份的象征,也是她在後宮立足的底氣。

不多時,簾外傳來劉永順尖細卻沉穩的唱宣:“吉時到,請淑妃謝氏入殿受封!”

尚儀局女官連忙上前,輕聲提醒:“娘娘,請。”

謝知意不疾不徐,繞過隔斷提步邁入正殿。殿內瞬間安靜了些許,眾人的目光齊刷刷落在她身上:有百官和命婦的審視,有嬪妃的豔羨和妒恨。

謝知意視若無睹,先向禦座上的蕭潯屈膝行妃嬪朝君禮,再對著皇後的方向略一頷首行萬福禮。

隨即依著儀注,在殿中紅氈上屈膝跪下,行三叩九拜之禮,抬手、俯身、叩首的幅度精準得無懈可擊:“臣妾謝知意,恭請陛下聖安,恭請皇後娘娘萬安。”

“平身。”蕭潯威嚴的聲音裡帶著不易察覺的溫和,目光掠過她鬢邊規整的珠釵,愛妃盛妝,更添豔色。

餘少雲則隻是淡淡頷首,目光掠過謝知意時,眼底的寒意快得讓人抓不住,轉瞬便恢複了中宮的端莊模樣。

待謝知意起身,司儀官即刻上前一步,展開手中明黃詔書,以清朗嗓音宣讀:“奉天承運皇帝,詔曰:淑妃謝氏,毓秀鐘靈,溫恭淑慎。入侍後宮,恪遵內則;誕育皇嗣,功在皇室。今冊封為淑妃,賜金冊金印,位視四妃。望其持盈守謙,協理宮闈,以輔中宮,欽此!”詔書內容依《內宮則例》擬定,字句皆合禮製,無半分破格之語。

“臣妾謝知意,謝主隆恩,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謝知意再次屈膝跪拜,聲音清晰堅定。

劉永順捧著托盤上前,托盤上放著鎏金的金冊與金印,鐫刻的“淑妃之寶”四字與纏枝紋繁複而精緻,邊角打磨得圓潤卻不失莊重。

謝知意抬手接過,她很清楚,有了這金冊金印,她在後宮的位份纔算真正名正言順,也有了“協理宮闈”的禮法依據。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