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繁花箋 > 第四百七十章 急針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繁花箋 第四百七十章 急針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餘少雲又驚又喜,忙道:“快去偏殿,請太醫前來診脈!”

吟芳連忙應聲,剛轉身要走,殿門卻先被輕輕推開。

禦醫院孫院判領著今日值夜的方太醫與李太醫走進來,躬身道:“臣等參見皇後娘娘,娘娘萬安。”

“免禮,你們快來看,方纔大殿下的手指動了,他莫不是要醒了?”餘少雲急切追問。

孫院判上前為蕭爍診脈,片刻後回道:“娘娘,殿下脈息雖仍細弱,卻較午時所診‘浮而無根’多了幾分濡勁,氣血流轉已見緩和。方纔指動,實為‘筋脈漸舒’之兆,此乃臟腑機能漸複之象,已是難得的轉機。”

方太醫在旁補充:“臣觀殿下胸廓起伏,一刻鐘間得二十八息,雖淺促卻勻整,已無昨日‘息數紊亂’之態。肺主氣司呼吸,此乃肺氣漸定之征,於沉屙而言,已是穩住根本。”

李太醫亦道:“臣以銀針試殿下眼瞼,雖未得瞬目之應,卻察得睫下筋肉微顫。此為心神未散、知覺將複之兆。臣等已依‘溫養脾胃、益氣醒神’之法更易方劑,加了黨參、茯苓以助運化,待湯藥服下,假以時日調養,殿下定能漸次好轉。”

餘少雲垂在身側、原本緊握的手緩緩鬆開,眼底憂色稍減:“多謝三位大人悉心診治,若爍兒能平安痊癒,本宮定會上奏陛下,為你們請功。如今既有這般好轉之象,想來定是佛祖感知本宮誠心,降下庇佑,本宮心中實感感激。往後還望各位繼續費心,務必讓爍兒早日醒轉,如此,本宮懸著的這顆心,纔算真能稍稍放下。”

孫院判、方太醫與李太醫聞此言語,齊齊垂首,避開她掃來的目光。

雖未曾事先商議,三人卻不約而同未將實情道出,此刻隻想著趕緊提湯藥之事,好岔開這讓他們心虛的對視。

孫院判率先開口,語氣儘量平和:“娘娘寬心,更易後的湯藥已熬煮妥當,臣這就命人端來,給大殿下服下,也好讓藥效早些發揮,助殿下穩固好轉之勢。”

餘少雲沒有看出三人的言不由衷,“湯藥既已備好,便快些呈上來吧。”

“臣這就命宮人將湯藥端進來。”孫院判快步走到殿門口,喚宮人送湯藥進來。

伺候蕭爍喝了藥,一刻鐘後,孫院判三人再次給蕭爍診脈,指尖下的脈象依舊細弱得幾乎難以捕捉,蕭爍的胸口起伏還是那樣淺促,眼睫始終垂著紋絲不動,連方纔那點微弱的手指動彈跡象都沒再出現,顯然湯藥服下後並未帶來明顯起色。

三人互相遞著眼色,都在斟酌該如何開口,可沒等他們想出說辭,一旁的餘少雲語氣裡滿是期盼地問道:“三位大人,藥也服了有一會兒了,大殿下是不是快醒來了?”

孫院判心頭一緊,麵上卻強裝鎮定,躬身回稟:“娘娘,殿下服藥後氣血雖未即刻舒展,但臣觀其心神未散,或可借銀針之術激發經絡,助湯藥藥效更快滲達臟腑,再添一把力。若娘娘應允,臣這就為殿下施針,盼能促其早些醒轉。”

見餘少雲急切點頭,孫院判忙示意方太醫取來針盒,自己則凝神定氣,捏起一枚細如牛毛的銀針,先在蕭爍眉心處輕刺,又在其頭頂、腕間等幾處穴位依次下針,手法雖輕,卻每一針都暗合“醒神開竅”之法,力求以急刺刺激經絡。

方太醫和李太醫交換了一個驚愕的目光,但什麼都沒說,保持沉默。

約莫一盞茶的功夫,當最後一枚銀針從蕭爍手腕拔出時,床榻上的蕭爍忽然喉間發出一聲極輕的“唔”,原本垂著的眼睫竟緩緩顫動了兩下,隨即緩緩睜開了眼。

那雙眼眸蒙著一層淡淡的水汽,瞳孔半睜半闔,目光渙散得像是看不清眼前事物,隻偶爾有微弱的光點在眼底晃過,透著久病初醒的虛弱與迷茫。

顯然是被這急針催醒,卻仍未脫離病弱之態,連維持睜眼的力氣都顯得勉強。

“爍兒!”餘少雲看到兒子醒了,欣喜若狂,全然沒想到這是太醫們為了應付她的追問、掩蓋湯藥無效的實情,用“醒神開竅”的急針強行催醒的短暫假象。

此刻蕭爍的蘇醒並非氣血漸複的自然好轉,不過是銀針刺激經絡帶來的片刻應候,連太醫們都難測這清醒能維係幾時,更不敢讓她知曉,方纔這通急針強行喚醒,實則耗損蕭爍本就虛弱的元氣。

“母、後。”蕭爍虛弱地喚道。

餘少雲握住他的手,指尖緊緊攥著那冰涼的小手,“母後在,母後一直在陪著你呢。”

蕭爍的蘇醒,雖不是曇花一現,卻也撐不過一炷香的功夫,眼睫幾番顫動後,便又沉沉垂下,再次昏睡過去,臉頰竟還漸漸泛起了滾燙的熱意。

“爍兒!”餘少雲忙伸手探向蕭爍的額頭,指尖觸到的麵板燙得驚人,方纔散去的慌亂瞬間捲土重來,聲音都帶著顫,“太醫!快傳太醫!”

偏殿裡的三個太醫聽得呼喊,連忙快步趕來。

看到三人,餘少雲起身迎上前,語氣裡滿是質問:“你們不是說施針能助藥效、讓他好轉嗎?怎麼才片刻就高熱昏睡了?莫不是針術出了差池?還是湯藥本就不對症?”

三個太醫望向榻上,見蕭爍臉頰泛著不正常的潮紅,呼吸也變得粗重急促,瞧著便十分凶險。

孫院判立刻上前為蕭爍診脈,指尖剛搭上脈門,心便沉了下去,脈象比先前更亂,脈息細弱如絲,卻裹著一股躁急之氣,時而急促跳動,時而又弱得幾乎摸不到,分明是正氣虛耗、邪熱趁虛內擾之象,哪裡還有半分先前“筋脈漸舒”的好轉跡象。

他心頭咯噔一下,指尖微微發顫,卻不敢在臉上露半分慌亂,隻飛快收回手,強作鎮定地開口:“娘娘莫慌,殿下本就氣血虛浮,先前蘇醒已是強提精神,此刻高熱昏睡,實為體內餘邪趁虛作祟,與針術、湯藥無乾。臣等這就調配退熱方劑,再輔以銀針清邪,定能為殿下穩住病情。”

方太醫和李太醫也先後上前診脈,把出的脈象與孫院判一致,卻不敢實話實說。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