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繁花箋 > 第五百零七章 惜稚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繁花箋 第五百零七章 惜稚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這三道題各有偏重和難度,程諾略一沉吟,提筆先在素箋上列下核心思路,筆尖落紙沉穩有力,既不急於鋪陳,也不猶豫遲疑,循著“破題抓要害、立論循經義、施策重務實”的脈絡,逐題拆解作答。

流年驚短夢,往事化煙茫。紙鳶飛碧落,竹馬繞迴廊。一朝風露冷,星落夜未央。宸階空有跡,清淚濕宮牆。千載懷孺慕,鬆聲憶未央。

“此詩無雕琢之痕,無浮誇之語,句句皆從肺腑出。前半篇寫稚子慧黠,後半篇抒永訣之痛,哀而不傷,怨而不怒,既合孝期規製,又見文字功底,是篇難得的悼挽佳作。”謝知意把紙箋遞給芒種,“拿去焚了吧。”

紙箋投入灶爐裡,橘紅火光舔舐著字跡,很快化作細碎灰燼,隨著青煙嫋嫋升起,散入殿外的春日暖風裡。

與此同時,貢院閱卷房內,主考官亦在點評《惜稚》這首詩,“‘拈花簪短鬢,踏草戲晴光’,童真畢現;‘一朝風露冷,星落夜未央’,哀而不傷。孝期悼詩最忌浮誇,此作無雕琢之痕,情真合規,文字功底不俗。”

一旁的侍讀學士在閱策論,細覽後讚道:“三策兼顧戍邊安農;海運題‘建港固防、官民合營’,務實可行;財政題‘節流興利’,切中時弊。此子文纔出眾,又有治國實務之思,實為難得。”

所有試卷皆已糊名密封,再經謄錄官逐份重抄,隻留統一編號,考官既見不到考生姓名,也辨不出筆跡,是以考官們並不知曉,詩與策論乃同一人所作。

“大人,您請看。”侍讀學士遞上策論卷,“此卷格局,二甲以上水準!若經義和詩賦皆中上,此子便是全才!”

“全才哪有那麼易得。”主考官接過策論卷細閱。

繼而,他拍案叫好:“‘破題抓要害、立論循經義、施策重務實’,與老夫所見略同!邏輯縝密,可直接呈陛下,較之朝中奏疏亦不遑多讓。”

正當眾人盛讚之際,吏員按例彙總同編號三卷。

主考官翻看編號牌時,猛然一愣:“這詩卷與策論,竟是同一人所作?”

侍讀學士核對暗碼後撫掌大笑:“妙哉!詩賦見才情,策論顯格局,經義貫通典籍、闡發精當!三卷皆優,集於一人之身!這般全才,往屆春闈亦寥寥無幾。”

主考官眼中精光乍現,將三卷並置案上反複細閱,越看越讚許:“詩不浮誇、哀而不傷,策不空談、務實有見,經義不偏不倚、恪守聖賢之道。孝期之中能沉心至此,可見心性沉穩,絕非浮躁之輩。”

侍讀學士笑意稍斂,語氣微頓:“隻是糊名謄錄之下,未知其出身。若為寒門士子倒也罷了,若出身敏感或是異邦人士,後續怕是要多費周章。”

喜歡繁花箋請大家收藏:()繁花箋書海閣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