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反派必須長命百歲 > 第137章 第137章[VIP]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反派必須長命百歲 第137章 第137章[VIP]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算了,
你也一起去。反正一會兒公子肯定也會叫你。”懷景之拉了秦沉一把,大步過去了。

“哎,你等等。”

秦沉蹲得腳麻,
一站起來差點摔倒,
又跌跌撞撞地跟上。

謝應忱也聽到了他們的話,回首看向他,新竹的倒影籠罩在他的身上,帶著淡淡竹香。

他道:“出什麼事了?”

若不是很要緊的事,懷景之是不會這個時候來打擾他的。

懷景之見了禮後,拱手稟道,“屬下方纔收到軍報,
從青州四散的流民裡,有一支流亡到了兗州,
包圍了義和縣。”

謝應忱眉眼微斂。

懷景之看了一眼顧知灼,說道:“被困在義和縣的有晉王世子謝啟雲一行,
和王家的人。”

“王家?”

顧知灼瞳孔一縮,
脫口而出道:“我表哥他們遇上流民了?”她的尾指因為緊張略微曲起,緊繃如弦。

謝應忱捏了捏她的掌心,
以示安撫。

“你繼續說。”

“流民餓的不行,本來縣令是要開倉放糧,
但是晉王世子從西涼回來正好也在義和暫歇,
他不許放糧,
還說,
流民丟下原籍,到處亂跑,
有過在先。要是這兒能討到糧,豈不是會有更多的流民過來,
流民聚集在一起,若是造反了,問縣令他擔不擔得起這個罪。”

“縣令就猶豫了。”

“流民餓得不行,試圖衝進縣城搶糧,被晉王世子的人給打了出來。”

“後來流民們包圍了縣城。王家人是不幸倒了黴被困在了裡頭。”

“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東西。”顧知灼氣極了,她說晉王世子謝啟雲,“和晉王一樣討人嫌。”

誰都知道,對待流民應以安撫為主。

更何況,公子早已在流民沿途會經過各府各縣,都下了嚴令,要求當地官府對青州過去的流民施粥放糧。要謝啟雲來多管閒事。

現在好了,還連累了星表哥他們!

真是倒了大黴了。

無妄之災。

顧知灼越想越氣,氣鼓鼓地說道:“公子,我去。”

她在公事上用了敬語道:“您下令,這件差事讓我去辦。”

謝應忱微訝,略有所思。

他本來是打算讓禁軍跑一趟的,但是,禁軍畢竟不在他的手裡,他也沒有調動禁軍的虎符,難免會處處受挾。把禁軍一撒出去,能不能按他所想的來,真的很難說。

顧知灼目光灼灼地注視著他:“您就讓我去吧,我帶千機營去。我能辦好。”

懷景之張了張嘴,他想說,若是一個弄不好,流民落草為寇,顧大姑娘這一去就危險了。想了半天,還是閉上了嘴。

這些,公子比他更清楚。

但是公子沒有立刻說“不”,公子他在猶豫。

下一刻,謝應忱點了頭。

他心裡有一萬個理由,想讓她留在他的身邊,哪裡都不要去。

能讓他時時看到她。

但是,他的夭夭絕不是一個會被內宅困住的姑娘,她頭頂的天空更加廣闊,一望無際。

不能因為他的擔心和不捨,束縛住她的手腳。

從理智上來說,這趟差事,確實夭夭去最合適。

她懂他心意,她知道對待流民的度在哪裡。

他可以完完全全的放手。

顧知灼的鳳眸中溢滿了躍躍欲試,她迫不及待道:“我現在就去準……”

剛要跑路,就被謝應忱一把拉住衣袖,又拉回來。

“流民有多少人。”謝應忱問道。

“男女老少加一塊兒,三千餘人。”懷景之說著自己得到的訊息,“都是從青州來的。這些流民中有一人叫張子南,他閨女病重,急著要進城去找大夫,如今被擋在城外,有些急紅眼了,煽動其他流民試圖破門硬闖。”

“其他的目前還沒有訊息了。”

懷景之說完,把軍報呈了上去。

謝應忱看完後,給了顧知灼,然後道:“再僵持下去,怕是會見血,發生械鬥。”

“夭夭,從流民到流匪,往往也就一念之間,導火索很多時候在於有沒有殺過人,有沒有流過血。”

若是流民,當以安撫。

若是流匪,當需要鐵血鎮壓,絕不能任其壯大,不然遭殃的就是無辜百姓。

謝應忱思忖道:“你帶一千人去。”

“三百人就夠了。”

謝應忱瞪她,顧知灼趕緊道:“一千人的話,光輜重都得準備上一兩天,路上奔波又費時,動靜還大。三百人,我連夜就能走,明天就能到。”

顧知灼故意板著臉說道:“公子你沒帶過兵,你不懂。”

“你懂?”

“當然。”

顧知灼得意地擡起下巴,挽著他的胳膊搖了搖:“哎呀,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你信我這一回嘛。”

說得好像自己從來沒信過她一樣。謝應忱被纏磨的都快沒轍了,妥協道:“你把秦沉和重九都帶上。”

啊?

“啊什麼啊,不帶就不許去。”謝應忱對她虎起臉。

顧知灼肩膀一耷拉:“好吧。”

謝應忱溫熱的手掌拉起了她的手,把一塊黑色令牌放到了她的手掌心,又捏住了她的五指。

“離義和縣最近的是隆川衛和南陽衛,如果有需要可以用令牌去衛所調兵。”

好好。顧知灼答應的爽快。

所以……

可以走了嗎?顧知灼滿眼都寫了這幾個字,謝應忱哭笑不得:“等重九過來。”

他打發人去叫重九來。

“今晚就走?”京城離義和縣不遠,若是連夜疾奔,明日黃昏前是能到的。

“嗯嗯。”

見她這迫不及待地樣子,謝應忱沒來的更不捨了:“休整一下,明天再去吧。”

顧知灼歪了歪頭,眸若星辰地看他,笑道:“若是彆人,公子你會說連夜動身,還是休息一晚再去?”

流民在義和縣如今就跟緊繃了的琵琶弦一樣,稍有不慎,砰地一下斷開,立刻就會見血。

當然是得早些趕到為好。

顧知灼踮起腳來,掐了掐他的臉頰:“關心則亂。”

謝應忱的指腹在她眉間撫過,滿是繾綣,放下手後,他令道:“今晚動身。”

“是!”

顧知灼用軍禮抱拳領了命後,笑嘻嘻道:“放心,我保管全須全尾的回來。”

“公子,我先去準備,等重九來了,讓他直接去軍營。”

她拔腿就跑,剛走出幾步,又猛地收住了腳步,回頭說道:“對了,公子,還有一件事……”

顧知灼把喜子的事說了一遍:“你催一下京兆府吧,這要是真有人信了此等邪術,動了轉運的念頭,我怕除了喜子外,還會有彆的孩子出事。


她最信任謝應忱了,把該交代了交代完,腳步飛快地走了,還不忘告訴晴眉一聲:“你去跟三叔父還有丹靈表姐說一聲,還有,再去一趟百濟堂,告訴掌櫃,要是我七天後沒有回來,讓蘇湛去給喜子診脈開藥。然後,你直接去軍營找我。”

漸漸遠去。

直到她的背影消失在了竹林外,謝應忱方收回了目光,他說道:“景之,我記得雍州的黑水堡城在太元二十年遭到過屠城,死了一城的人。”

當時是為了和沈旭的交易,能給出足夠籌碼,謝應忱花費了不少心力去查他的來曆,把雍州的縣誌翻遍了。

懷景之是陪著謝應忱一起整理的,後來,那些用過的縣誌也都被他分門彆類的收好。

如今謝應忱一問,他腦子裡立刻有了反應:“是,是在黑水堡城。”

有一夥馬匪佔領了黑水堡城足足一年有餘,後來,黑水堡城慘遭屠城,滿城上下無一人生還。

馬匪在雍州殺人越貨滅門常有,但屠城卻隻有這一回,謝應忱看過後也記在了心上。

不過,這是在殷家滅門一年後的事情了。

“我記得縣誌上寫著,整個黑水堡城的屋牆和大街上都用血畫滿了奇怪的圖案。”謝應忱思忖道。

“確實有。”懷景之問道,“公子,您是覺得黑水堡城和這件事有關?”

“當時,我跟著皇祖父讀書,在他禦書房裡頭學著聽政,國師也還活著,國師說過一句話,我直到現在都忘不掉。”

回想起來,謝應忱也就十一二歲左右。

太|祖皇帝得蒙一位得道真人輔佐,打下了大啟江山。他登基後,為大啟朝立了國師,國師的地位猶勝一品官員。

先帝時,大啟朝的國師名為雲成真人。

他也在禦書房,聽聞此事後,在意的不是馬匪有沒有被抓住,而是問了滿城畫的那些圖案是什麼樣的。神情猶為緊張。

可惜當時的軍報中沒有寫。

謝應忱:“國師說,這可能是有人在借運。”

“借運?”懷景之驚愕。

很少有事能夠讓他聞之色變,懷景之張了張,不可置通道:“公子,難道世上真有借運一說?”

先前懷景之並不以為然,他早年遊學走遍了大啟,聽聞過的鄉野傳聞實在太多了。他隻當有人聽說了可以“借運”,一時動了歪念。畢竟靖安伯夫人連拿針取孫女的心頭血就能生孫子的這種事都信。

可若是連國師都這麼說,那代表了,世間確實能借運?

拿一城人的命來借運?!

這借的得是多大的運。

光是這麼想,彷彿就有一股寒意從懷景之的尾椎骨爬上來,凍得他在大暑天裡打了個冷顫。

謝應忱頷首道:“國師說,以一城血為引,借其運,能逆天改命。”

後來國師打算親自去一趟黑水堡看看,然而還沒有起程,他突然得了一場重病,沒有多久他就羽化了。

雲成真人後,大啟朝的國師位空了下來。

曾經的謝應忱對借運一說,並不相信,他甚至狂妄地以為,滿城血汙,隻是馬匪在示威。

然而,兩年後,坐穩東宮二十年的父親,突然被廢,父母自戕而亡。

東宮在一夕之間,從雲端跌入了泥潭。

天翻地覆。

謝應忱暗歎,他思忖道:“景之,你去把黑水堡城所有的縣誌都找來。我再看看。”

懷景之拱手應諾,下去找縣誌,和匆匆過來的重九擦肩而過。謝應忱吩咐重九帶上公文直接去城外的千機營。

一想到顧知灼,謝應忱的眉眼愈加溫和。他暗暗失笑,這丫頭連公文都忘了,想必是習慣了瞞著龍椅上的那一位偷溜。

讓謝應忱說對了,顧知灼確實早忘了還得帶公文。重九送過去後,她愉悅地看了又看,揣進袖袋裡放好。

這一回,她是師出有名。

不需要像上回去西涼那樣畏手畏腳。

顧知灼在千機營點了三百騎兵,帶上了齊拂和秦沉,讓江自舟留下來看家。等到把乾糧什麼的準備妥當,天也幾乎完全黑了。

顧知灼連夜出營。

義和縣在兗州和翼州的交界,距離京城實則兩三天的路程。

她估摸著若是順利的話,天就能把表哥他們一塊兒帶回來。

夜馬疾奔,跑了一天一夜,總算是趕到黃昏前出了翼州,踏上了兗州的土地。

再往前就是義和縣,顧知灼下令在河畔原地休整一會兒,並讓秦沉先去打探。

走得急,他們帶的乾糧是餅子,又硬又有韌勁,顧知灼吃了好半天才吃掉小半塊,噎的直灌水。

秦沉來去匆匆,顧知灼丟給他一個水壺,秦沉一口氣喝完,回稟道:“大姑娘,好像出現時疫了。”

什麼。

顧知灼還努力咬餅,剛咬下來一小口,正要往下嚥,聞言差點噎著。

她猛地咳了幾聲,擺擺手,示意他往下說。

“城外大約有兩千到三千左右的流民,男女老少都有,他們堵在了縣城門口,不許任何人出來,除非允許他們進城和放糧。流民中有大約一成是三到十歲的孩童。”

咳咳。終於咳出來了。顧知灼說道:“有兩三百來個孩童?”

這麼說來,幾乎是家家戶戶都至少帶了一個孩子。

秦沉肯定道:“這些孩子應該大多都病著。”

他席地而坐,用樹枝在地上畫了一個示意圖。

從他們現在所在的河畔過去,需要翻過一個小土坡,纔到下麵的義和縣,秦沉是站在山坡上往下看的,距離不到一裡。

“大姑娘,你知不知道,流民裡至少有幾百個的孩童,但是,末將站了好半天,都沒有聽到一丁點的吵鬨聲,連嬉笑聲和哭叫聲都沒有。這絕對不可能!”

顧知灼一臉迷茫:“不可能嗎?”

秦沉一想,顧家子嗣單薄,她怕是從來沒有同時和好多孩子待在一起過。

他道:“大姑娘,你知道的,我爹他一堆的庶子庶女。靖安伯府裡自我記事開始,全是小孩子的尖叫聲和哭鬨聲,和我同歲的就有五個,比我小的,也有**個。”

他似乎想到了什麼,煩躁地抓了抓頭,說道:“總之,若是有很多小孩子待在一塊兒,不可能不發出任何聲響。”

齊拂也深以為然。

顧知灼頷首:“也就是說,孩子都病了。或者說,有一大半的孩子病了。”

“末將是這樣猜測的。”

若同時有這麼多孩子一起生病,十有**就是時疫。

時疫不止會傳染給孩子,同樣的也會傳染給大人,隻是可能孩子會先出現症狀,而大人還在熬著。

“大災之後有大疫,非人力所能控製。”顧知灼歎道,公子在地動後,就招募了一批大夫和太醫一起去了青州,以防出現大疫。

還是避免不了。

“如果是時疫的話,就不能放他們進城了。”

“我去一趟。”

顧知灼把最後一口餅子放嘴裡,嚼嚼嚼,用力嚥下了,然後拍拍手上的碎屑道:“秦沉,重九,晴眉,你們和我一起去。齊拂你和其他人暫且留下。”

將在外,軍令大於一切。

顧知灼的話,如今就是軍令。

作者有話說: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