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路途 第672章 看熱鬨
第672章
看熱鬨
隻是此處山林,並非如周其口中所講的那樣,很少有人前往,反倒是在子風他們前方十裡之地,有極為嘈雜喧鬨的聲音,傳入了他們二人的耳中,與清晨本應是隻有鳥鳴的寂靜山林,形成了極大的反差。
“周兄,前方為何如此嘈雜,好似聚集有數百人,難道那前方之人,也和我們一樣,是來此收集晨露來了”。
子風很是詫異的詢問著周其,且連日來,也一直未在本就處在蓬萊山脈以西靠北的山中,看到有任何一人存在的跡象。
“好生奇怪”。
周其似有思考的感知著前往傳來的嘈雜動靜,也似乎想起了什麼,一拍腦袋,像是健忘又想起了什麼,應答道:“我們竟然到了此處”。
“哦,周兄,前方到底是何去處,有何說法嗎,難道我們不該來此”?
子風一臉茫然的詢問道。
“是啊,數十年來,我也常常來此山中,確實很少見到有人前往,但每年的這個時節,總會有一些初入蓬萊山脈的道者修士,會不顧風險前來此處,隻因此山的前方,有一處很難進入的山穀之地,四周皆被齊天的山峰所阻擋,且極為凶險,一般初入道者之境的修士無法進入,一旦進入,幾乎也很少有人出來”。
子風聽到周其很是神秘的敘述,倒是產生了尋常之人本就該有的好奇之心,立即詢問道:“如此凶險之地,到底有何奇特之處呀,難道是其中有何吸引之物,吸引著那些初入道者之境的修士,竟不顧生命之威也要前往,難道那裡就沒有實力稍強一些悟道修士進入了”。
“小友可還記得那換得黝黑煉器材料的商販之人嗎,其口中所言,那黝黑煉器材料,是蔥鐵峰嶺尋找得來,前方正是那名為鐵峰嶺的山穀之地,據傳在很早年間,那鐵峰嶺就盛產煉器材料,隻因大量修士經過不知多少萬年的開采,早已沒了可用煉器材料的開采,如此一來,那些實力稍強的悟道修士,根本不屑進入那鐵峰嶺尋找煉器材料,隻有像我這般,毫無經濟來源的道者散修,才會不顧自身安危,冒險進入,試圖撿漏,尋找些旁人根本看不上眼的煉器材料,且也唯有那些初入悟道,初次進入蓬萊山脈踏入修道一途的道者修士,才會來此進入鐵峰嶺,砰砰運氣,但即便如此,鐵峰嶺四周皆被齊天山峰阻擋,圍攏在其中,那些初入悟道的道者修士,想要進入,也還是需要已然習得了禦劍之法的道士修士,以禦劍之法,帶著他們進入到鐵峰嶺之內,還是需要付出些有價值之物作為交換的”。
“那在其中可能尋找什麼有價值的煉器材料嗎”?
對於子風很是好奇的詢問,周其一眼便懂得了子風想要前往的意思,隨口便說道:“這要怎麼說呢,我自來此,從未進入過其中,一來我實力低微,不敢冒此風險,也無道士之境的至交好友相伴進入其中,二來我雖認識的悟道好友,也曾有不少人進入其中,但都未能歸來,想必都死在了其中了吧,至於能否尋找到什麼有價值的煉器材料,在我看來,應該是有,但不會太有什麼價值,也需自己的道運,至少我從未聽說過那些進入了宗門大派的弟子,還會折返來此進入其中的,但若是子風小友心生好奇,想要前往,我周其必定相隨一同進入,至少以小友道士之境,可禦船舟的實力,我們無需藉助在鐵峰嶺之外道士之人,便可輕鬆進入到鐵峰嶺之內的,說不定小友還可在此處售賣些丹藥,換取到有價值之物呢”。
“周兄,那我們此刻就前往,先去看個熱鬨再說”。
說話的同時,子風、周其二人早已收起了手頭收集晨露的舉動,也不算很急的前往了十裡之外,那確有被齊天山峰所圍攏的鐵峰嶺的邊緣,山嶺之外的腳下。
此處正如子風在十裡之外所察覺到的那樣,早已聚集有上百初入道者之境的修士在此,分彆散落在了鐵峰嶺山外腳下的山林之中,隻為等待清晨的陽光照射而來,好在第一時間能夠最先藉助在此以作為買賣,大概有十名道士修士的禦劍飛行之法,進入到鐵峰嶺的山穀之中。
子風、周其二人自然沒有上趕著熱鬨,靠近那些尚有些實力的道士修士跟前,而是在外圍觀察了起來。
“周兄,那十人的實力,似乎不弱,想來就是你口中所說的,在此以換取有價值之物,協助這些初入道者之境的修士,進入到前方鐵峰嶺的修士吧”。
“是啊,若非有這些人的協助,那些初入道者之境,試圖在此碰碰運氣的初入之人,可是無法進入到鐵峰嶺山穀之中的,隻是已有十數年未曾見到如此之多的大量修士聚集在此了,如今又為何會如此呀”。
就在子風、周其二人閒談議論觀察之時,看似可作為飛行法器之物可騰空進入鐵峰嶺的入口之處,從一間尚且不大的木屋之中,有一初入道者之境的散修之人,突然被人從門內給推了出來。
“前輩們就行行好吧,我那好友已進入鐵峰嶺數日,至今未歸,我很是擔心哪,就讓我搭個順風,好讓我前去尋找好友吧”。
被推出門外的那人,一臉的愁容哭求,似乎很是擔心其口中好友的性命一樣,竟然流出了一絲很不自然的淚水,在臉上肆意的滑落。
“你明明就是一人來此,何來什麼好友,你當我們睜眼瞎嗎,拿不出有價值之物,休要矇混進入鐵峰嶺,你還是先收集些與我們有價值之物,再來吧”。
門內自然也傳來了一人的勸退之音,頓時也引來了眾多等待進入鐵峰嶺之中其他人哈哈嘲笑的聲音。
如此可見,那被推出門外之人,應是話中有假,且也立即收起了哭求的臉色,很不情願的自言自語道:“我一初入悟道的散修,一無背景,二無宗門依靠,何來有價值之物呀,我這不是正準備進入那前方的鐵峰嶺,給你們尋找去嗎”。
此人的言語很是無奈,但也無可奈何,隨身實在是沒有任何有價值之物,乃至其腰間佩戴的長劍,也隻是區區習武之人所用的武器而已。
乃至在此等待的絕大多數欲要進入之人,無一不是還在使用習武之時,所使武器。
“子風小友,那人如此也算正常,想來我初次進入蓬萊山脈之時,何嘗不是如此呀,若非未有遇見願意相助之人,是很難得到自己悟道之後的第一件法器的,除非如小友這般,自己懂得煉製之法,可自行煉製屬於自己的隨身法器,今時已不同往日啦,以往十數年,這些初入蓬萊山脈的道者修士,可在一路前來的途中,收集些靈草作為交換,在蓬萊小鎮之中換得一件趁手的法器先用上,隻是這山中呀,早已不見了靈草的影子,難尋呐,也唯有來此以收集些煉器的材料換取了吧,隻是這換取使用的材料,也非小數目呀,蓬萊小鎮之中那些煉丹也好,煉器大師也罷,他們所煉製之物價值也不菲呀,這些毫無背景可言的悟道散修,終究還是會一貧如洗,恐怕到死都無法獲得屬於自己極為趁手的法器吧”。
周其此刻的無奈哀歎之言,自然也未有將以往的自己排除在外,自己悟道近百年來,何嘗不是與眼前這百十初入悟道的道者修士一樣,命運何其的悲哀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