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類型 > 芳芳的一枝花 >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芳芳的一枝花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鷺洲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

象征性藝術,也就是你為什麼想?你要為了誰去想?你為了象征性藝術想的是什麼內容呢?還有就是,象征性藝術能夠給你帶來什麼?

象征性藝術,顧名思義,就是你看見它了,但是你看見的還不是它的藝術作品的原貌,反而是一種表象。這種表象,是經過人為地加工過的。這種加工,是本來就存在於創作者的人腦裡的思緒。這種思緒,是曆經過了幾年的滄桑和感動,才留存於創作者的人腦裡,才能夠被完好地儲存下來。這種儲存,是一種創作者本身的一種命理的原牌。這種原牌,也是本來就是與生俱來而不可磨滅的東西。這種不可能被磨滅的東西,就是意味著它們是創作者內心的良心的田地,是創作者靈魂的處子,但也不說明是處女或者童男。

這種思緒的存在,就會必然導致了象征性藝術創作者的愛的邏輯產生,而這種愛會僅僅對於創作者曆史性的創作方式所產生和表達出對應關係。

在馬克思主義哲學所帶領的社會主義社會裡,藝術創作者的創作是為了人民,而不是為了曆史古典貴族階級。我就去想,現在的人民,是一種怎樣的人民呢?我要響應祖國的號召,去為了人民的利益而重新去思考和創作藝術作品。

這人民,而且是在中國的人民,是具有不可磨滅的人民性存在在社會之上的,而且會基本上處於人民性的統治地位,會統治了人民大眾的思想道德與修養的維度和利益的代表階級。依我看,我就會相信魯迅先生筆下的中國人的國民性和人民性。魯迅先生的思想認為,中國人的國民性是具有劣根性的性質在社會上的,而中國人的人民性是具有崇美性的性質在社會上的。

因為,《阿q正傳》裡的阿q,他不是冇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也不是不識字,而是在一種特定的現實與曆史相結合的環境裡,主張“革命”,他會想著去革誰的命,而且自已也這些的裡麵當中存在著。這就是劣根性的表現。

還有,在屈原的《離騷》中,就傳達和塑造了一個香草美人的形象,近乎完美,通時這也是一種政治主張了。中國人的人民性,會不斷地歌頌美的事物與美的象征,並且不斷地追求美的進步,並且嘗試將此運用到政治生活當中去。這就是中國人的人民性。

為了象征性藝術的實現,就要去考慮為了什麼的藝術。是為了人生的藝術?還是為了藝術的藝術呢?

為了人生的藝術,是為了自身作為人類的解放的不懈奮鬥。我利用藝術的手段,我利用藝術的想法,我利用藝術的觀點,我去學習藝術的理論,我去欣賞藝術的美感,我去享受藝術的當下的時光,就是為了一個單純又複雜的問題:為了人生的追求,為了熱愛生活的態度。

為了藝術的藝術,是一個冇有功利性質的方式,不像為了人生的藝術那樣的直白和有著複雜的利益關係在裡麵。為了藝術的藝術,就是為了神學,為了純粹的思考與擺脫塵世的乾擾,還有世俗的偏見。

藝術對於勞苦大眾的心靈,會具有一定程度上的安撫作用,就像經曆戰爭年代的時侯,人們就會特彆的需要與渴求藝術的存在和社會擔當。

-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