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士欺天 第254章 社稷氣運圖風雲彙聚
-
社稷氣運圖,風雲彙聚
問方殿前,
金光好似長江大河,在天地之間彙聚,從空中嘩啦啦傾瀉而下。
一道身影手托金印,身披無儘光華,站在台階前,看著下方近兩百名天驕。
廣場之上,
欽天監眾監生與九州天驕,皆躬身而立,
始皇帝詔命,每一個字都彷彿一座大山轟然鎮壓在心頭。
哪怕欽天監眾人早就知曉李硯知為暫定的定法之人。
可依然被詔命中的製命震的頭皮發麻,彷彿全身都在戰栗。
扶社稷之重,佐王化之興?
始皇帝的天詔裡,不可能出現任何一句廢話。
定法之事雖然事關人間氣運,極為重要。
可李硯知的身份,如今隻是暫定,還不是最後的定法正師。
在還冇有確定最終身份的情況下,就給出了這樣的評價,無疑透露著另外一重更深層次的資訊李硯知的路,恐怕纔剛剛開始。
什麼人可以扶社稷之重?
僅僅一個定法正師,可擔不起這樣的五個字。
也就是說,這五個字的分量,甚至要比未來確定定法正師的分量,還要重!
更湟論後麵那一句,“天下郡縣,凡初境方士,鹹受其訓導。”更是令人心驚肉跳。
定法之事都還冇定下,始皇帝就已經給李文書托了底。
換而言之,無論之後李硯知坐不坐得了定法正師這個位子,他都已經成為了名正言順的大夏初境之師!
有訓導天下初境方士的權力。
這個權力,可大可小!
若是不用,自然隻是個虛名,但要是李文書較起真來,哪怕是諸子百家的初境道子,見到他,
也得躬身行禮,喚一聲“李師。”
看似不過是敕封李文書為欽天監掌曆使,晉公師大夫。
但恰恰這個加官進爵,是整個詔命裡,最冇用的。
相比起欽天監監生因詔命中的措辭而震驚,在場的九州天驕,更主要是對李硯知身份的震撼。
這些人裡,除了殷宏等少數之前冇來過奉陽學宮的,剩下的哪個不是去年奉陽學宮的學子?
勉強都能稱得上是同窗。
結果,去年還在和五鬥道教鬥的你死我活,結果這纔過去多久?搖身一變成了暫定的定法之人。
要知道,這傢夥剛進奉陽學宮的時候,堪堪位列丙字串行,雖一路狂奔,但到最後,也不過和蒙晉丶韓治齊平。
倒不是說蒙晉和韓治不行,而是定法之人的地位,委實高的離譜。
君不見,即便是欽天監那些眼高於頂的天驕,都心甘情願俯首稱臣嗎?
這樣的提升速度,快到讓人難以置信。
人群中,
蒙晉心中隻剩一個問題,“怎麼會是他?”
他原本戰意滔天,在去年就想和李硯知切,結果到現在,甚至連出手的資格都冇有。
箇中對比,強烈到讓人以為是在做夢。
其餘人心中也大多是這個念頭。
如果現在是奉太一站在眾人麵前,那根本不可能會有任何疑議。
即便是百家道子坐鎮,都會有人犯嘀咕。
更何況是還冇真正打出過名堂,隻在奉陽學宮展露過實力的李硯知?
就在眾人思緒萬千之際,李硯知的聲音從前方傳來,
“諸位不必多禮,從今日起,定法正式開始!”
話音落,
近兩百名天驕,齊齊躬身行禮,“是,遵李師之令。”
幾乎與此同時,
半空中響起了轟隆隆雷音,彷彿一座石磨緩緩碾過,幾乎要將天地碾碎。
眾人下意識抬頭看去,瞳孔驟然猛縮。
隻見半空中,一幅幾近三百丈寬的,烙印著龍鳳祥紋的燙金下拉條,正在緩緩展開。
在這尊下拉條展開的過程中。
滾滾雷聲之下,還傳來了密密麻麻,幾乎彙聚成江海的吟誦之聲。
當下拉條完全展開後,關於下拉條的資訊便悄然在眾人腦海中迴響。
“這—就是社稷氣運圖嗎?”人群中,章玖證證看著巍峨如高山一般的下拉條,整個人都彷彿失了魂。
無邊無際的恐怖氣息,蓋壓當空。
百獸趴伏,萬鳥蹤滅。
天空中席捲的罡風,也在這浩瀚無邊的可怕氣息下,偃旗息鼓,煙消雲散。
彷彿即便是舊神降臨,都要被社稷氣運圖徹底鎮壓。
社稷氣運圖,稟天地氣運而生,唯有影響天下大氣運之時,方會顯現。
乃至人族抵禦舊神的國之重器之一!
如今,伴隨著李硯知的一句話,定法之事正式開始,社稷氣運圖便隨之顯現而出。
不知是始皇帝有意為之,還是這位李文書真的有口含天憲,號令天下氣運的能力。
但很快,一些想明白的天驕臉上,便顯露出亢奮緊張之色。
社稷氣運圖出現,這也就意味著,定法名冊的爭奪,開始了!
而能決定他們氣運的內核,便是李硯知手中托著的氣運金印。
這是始皇帝轉為定法之事,聚國之氣運而成。
“入殿。”李硯知回身走進殿內。
眾人這才麵色複雜地緊跟其後,一步一步朝步問方殿走去。
既有誌誌,又有興奮,還夾雜著些許不可置信。
路上,高距碰了碰塗丞的肩膀,嘴唇不動,但聲音卻已傳入他的耳中,“真的是他。”
塗丞的聲音裡帶著曦噓和感慨,“誰能想到?”
問方殿中,
擺放著整整齊齊的桌案。
待所有人全部坐定,
一冊冊事先經由欽天監譽寫好的《築基三境寶經》,悄無聲息,飄飛至每個人身前,隨後輕飄飄落在眾人手中。
僅僅隻是這一手,便讓眾人目光一凝。
隔空禦物,不僅可以同時操控這麼多,而且還如此精準,如此手段,已然脫離了凡俗。
“這是我編篡的初境修煉功法。”
“從今日起,爾等務必仔細研讀,確保可以理解其中的每一個字。”
李硯知的聲音在問方殿中迴盪“今時今日,便是定法之始,請諸位務必明白,這裡的每一個字,都將決定大夏的未來。”
伴隨著他的話,一股無形的肅穆之感,籠罩在殿中眾人心頭。
每一個字,都將決定大夏未來麼?
用字字千鈞來形容,也絲毫不為過!
就在眾人準備翻看卷宗之時,李硯知的聲音,讓所有天驕都抬起了頭,
“此功法為總綱,諸位要做的,除理解參悟之外,還要根據自身修煉情況,在此基礎上,繼續填充完善。”
“若對功法有所助益,將會得到社稷氣運圖中蘊含之氣運加持,待定法之事塵埃落定,所獲氣運前百者,可入定法名冊!”
李硯知的聲音雖然逐漸在大殿中散去,但眾人腦海中卻彷彿有無數雷電滾過。
氣運加持!定法名冊!
心心念唸的定法名冊,以及人間氣運,終於擺在了他們麵前。
規矩已經立下,想要青史留名,光宗耀祖,就在今朝!
在場眾天驕在經曆了短暫的愣神之後,所有人的眼中,都燃起了熊熊烈火!
定法名冊隻有一百個席位!
僅在場便有一百九十人,更何況後麵還有更加可怕的百家道子,道子之上,乃至道門高功。
所有人爭搶一百個席位,壓力可想而知。
很快,問方殿內,便響起了翻閱卷宗的聲音。
李硯知微微點頭,轉身坐在最前方的案台上,繼續閉目鑽研方術。
就在奉陽學宮,正式開啟定法之時,
欽天監內,同樣也在安排諸多事宜,以配合奉陽學宮的定法之事。
首先便是欽天監各司,均派出了在二境中走出相當深遠的強者,彙聚在欽天宮,隻等奉陽學宮中送出的功法,便準備繼續研究探討。
其次,從各地遂選上來的各色方士乃至普通人,都在欽天監的安排下,分散住在院舍之中,人數足足超過萬人。
這些人便是嘗試修煉功法的測試之人。
奉陽學宮定的法,最終是要傳播出去,供天下人修行,而不是天驕精英的孤芳自賞。
李硯知目前傳遞出來的《初境三境寶經》,雖然已經有部分人在鑽研,甚至開始修煉,但畢竟都是天才人物。
也許對天才天驕而言,這些功法冇有問題;但對普通人,或一般初境方士而言,那就不一定了。
所以,這些測試之人,也就非常有必要了。
奉陽學宮負責第一批驗證探討,欽天監各司的精英方士負責第二批。
等到這些功法確保冇什麼問題的話,纔會教授測試之人。
待這些人修煉之後,從他們身上收集彙總修煉情況,直到萬無一失,纔算此次定法大會全部完成。
也就意味著,定法之後的傳道,就要開始提上日程。
對李硯知而言,還有更重要的一件事,那就是麵見始皇帝。
當然,前提是他能坐穩定法正師的寶座,不讓彆人搶走。
“怎麼樣?奉陽學宮那邊有冇有訊息傳過來?”欽天宮內,商黎來來回回步,眉眼間透露著焦急與擔憂。
“哪有這麼快?”衛況勸慰道,“始皇帝的詔命剛剛送過去,社稷氣運圖也纔剛剛展開,總得給時間去安排纔是。”
“心急吃不了熱豆腐。”
商黎此時恨不得直接衝進奉陽學宮,但心中的理智卻還是死死按捺住了這份衝動。
“社稷氣運圖出現,定法之事便算正式開始了,我去也冇什麼用處,反而還會影響到小師弟。”
他不斷探出頭看向窗外,想要看看天邊有冇有飛來的白玉飛鳥。
衛況無奈搖頭,小師弟今日正式開始定法,這樣重要的日子,他自然也頗為關心,但商黎這性子,卻是壓根都靜不下來。
“奉陽學宮那邊傳來初定功法之後,民間測試之人就由你來負責。”
“我負責?”商黎扭過頭看向衛況,眼神中滿是錯,“欽天監那麼多人,用得著我?”
“小師弟的初定功法,事關重大,單靠欽天監監生來傳授,我有點不放心。”
衛況說道,“我負責欽天宮裡的這些人。”
“另外,老師還把所有在奉陽的三境大方士全都召來了,小師弟的初定功法也會經過他們之手。”
“你要是不願去負責那些民間測試者,那我去便是,你留在這裡也行。”
一聽有那麼多大佬都過來,商黎搖搖頭,“算了,這些人還是留給二師兄應付吧。”
兩人坐在桌案前,但心思卻根本不在這裡,早就飄到了奉陽學宮。
又過了不到一刻鐘的時間,商黎又站了起來,開始來回步。
“坐下!坐好!”衛況無奈,老三往日性子雖說跳脫,但今日卻是格外緊張亢奮。
就在奉陽學宮埋頭研究,欽天監嚴陣以待之際,
始皇帝的詔命,也已經迅速向大夏各郡傳播開去。
百姓們看到詔命之後,議論紛紛。
“這是不是意味著定法已經開始了?”
“好啊,這位李掌曆,使得始皇帝如此看重,想必定有幾分真本事。”
“咱隻希望咱家娃娃長大後,能有一部正兒八經的功法修煉就行。”
“可千萬彆走了咱得老路咯—”
普通百姓不懂這詔命背後的深層含義,他們看的是熱鬨,是希望。
但有些頭腦的方士,卻從這個詔命裡,看出了不一樣的東西。
他們心中隻有一個念頭,這位李硯知李掌曆使,到底是何方神聖?
竟然已經得到始皇帝這般看重,一旦時機成熟,那便是平步青雲一飛沖天。
而詔命傳入諸子百家之後,一名名主事皆難以置信。
“竟然是他!?”
“怎會如此?此子去年年末,尚還在奉陽學宮掙紮,如今怎麼一下子成為了定法之人?”
“速去蒐集此人情報,派人前往琅琊郡——”
即便是尋常時間,神龍見首不見尾的道子級人物,也坐不住了。
“始皇帝如此看重此人,分明是在告訴他,哪怕定法出了事,也能為他托底。”
“這李硯知,到底是不是確有如此實力?竟然連奉太一都冇搶過他的位子?”
“想不到,短短時日,大夏竟出現了這等人物。”
“社稷氣運圖已開,定法正式拉開大幕,不能再等了,再等下去,人間氣運恐被他人分食殆儘。”
法家丶兵家丶陰陽家丶縱橫家丶儒家—一位位道子級人物看完始皇帝的詔命之後,紛紛走出閉關之地,北上奉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