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士欺天 第273章 山雨欲來
-
山雨欲來
自從李硯知開始參悟內景由虛轉實之法後,時間過得飛快。
奉陽學宮內的氣象越發恢弘盛大。
天空中的社稷氣運圖,不斷彙聚著來自天地四方的氣運。
隨著李硯知一次次落下金印,學宮內的各路天驕們獲得氣運垂青的人也越來越多。
但所有人都能感覺得出來,獲取氣運垂青的難度越來越大了。
尤其是在道子級人物粉墨登場,入主奉陽學宮之後,競爭壓力越來越大。
原本甲字串行居住的寢殿群,此刻已然被各家道子占據,原本今年的奉陽學宮招收學子之事,同樣為定法讓路。
十月中旬,
細雨蕭瑟,
為天地掩上一層輕紗。
“即郵嘰—”
敲門聲在空曠的宮殿內迴響。
“哎呀—”
門開,
“怎麼是你?”張鶴開門,見到來者,異地問道。
“不知張兄可否屋內一敘?”來者雙手抱了抱拳。
張鶴尤豫了數息,還是讓開了身子,“請進。””
他走在前麵,“不知陳兄此次前來,有何指教?”
陳勝跟在張鶴身後,走進後殿書房,待兩人落座之後,陳勝方纔說出此行目的,“為道家命脈而來。”
張鶴聞言,給陳勝倒茶的手頓時停在半空,“哦?”
他側眼掃了一眼陳勝,嘴角微動,“想不到堂堂雜家道子,竟也開始說笑了。”
“道家命脈這個詞太重,怕不是陳兄所能輕易言說的。”
“若是冇有其他事,請恕張某招待不週。”
陳勝不以為意,自顧自拿起隻倒了三分的茶杯,“恕我直言,今年年底之前,就將決定整個道家,乃至所有諸子百家的命脈。”
張鶴放下茶壺,坐在桌案前,指尖一點金光掠過,點燃燭台,將原本稍顯昏暗的屋舍照亮,
“此乃閒人書屋,並非鬨市酒樓,可以讓陳兄嘩眾取寵的。”
“道家,乃至諸子百家的命脈,豈是這短短數月可以決定的?”
“定法之事雖極為重要,但也絕非如陳兄這般危言聳聽。”
陳勝放下茶杯,看著窗外浙漸瀝瀝,透露著一股子蕭瑟之意的小雨,“張兄也能察覺到是定法之事的緣故了?”
“定法丶傳道這兩步是必經之路,年底定法,明年傳道。”
“若真由一人定下正統,其餘諸子百家可還有活路?屆時天下人人隻認所謂正統,不認百家。”
“尤其是道家之命脈又如何得以延續?”
他看向張鶴,微微前傾,壓低聲音,“象我雜家這般,倒也無妨,畢竟並非顯教,在百家中也僅僅隻是中遊之列。”
“不說其他教派,單論四大顯教。法家無論如何都不會受到影響,大夏昌盛,法家也隻會越強盛。”
“兵家更是如此,未來大夏必定會開疆拓土,兵家地位也自然水漲船高。”
“墨家也不用擔心,它本就紮根底層,精通機巧工術,不會受到什麼衝擊。”
“唯有道家,很有可能因此而簫條隕落,從此被踢出顯教之外,淪為末流。
”
張鶴抬眸,眉頭一皺,盯向陳勝,身上的氣息乍閃即逝,“危言聳聽了,陳勝。”
“我道家之事,還輪不到你來指摘。”
他舉起茶盞,“恕不遠送。”
但陳勝卻並未起身,反而雙手搭在桌麵上,“其餘百家,術大於法,唯獨道家,這麼多年來,一直研究法。”
“正統一旦確立,對術的影響並不算大,但對道家之法的影響,卻是致命性的。”
“張兄,當真以為可以置身事外嗎?”
張鶴雙目微微眯起,周身開始浮現出金色秘紋,隱隱要當場將對麵之人一掌擊斃,
“陳勝,你此來到底想乾什麼?若想找死,我現在就可以成全你!”
陳勝舉起雙手,絲毫冇有被張鶴嚇住的意思,笑著說道,“張兄,何必如此暴躁?”
“你之所以如此,想必也認為我說的還算有道理,不是嗎?”
“我來找張兄,隻有一個目的,那就是為道家出謀劃策。”
張鶴冷哼一聲,“怎麼?堂堂雜家道子,為道家出謀劃策,你雜家想併入道家不成?”
“若真是如此,我倒是可以為你引薦一二。
陳勝微微往前傾,盯著張鶴的雙眼,“有何不可呢?”
“什麼!?”陳勝的話好似一道雷霆劈在張鶴心頭,令他心神劇震。
然而,就在此時,一道黑影從陳勝眉心衝出,徑直衝入張鶴眉心。
張鶴猛然一震,下意識就要起身出手,但陳勝的速度更快,不過數尺距離,
瞬息便至,一掌按在張鶴肩上,將其生生按下。
與此同時,從他胸腹之間,綻放出五色光華,將整個書房籠罩住,防止書房內的動靜傳出去。
張鶴雙眼之中,金光和烏光瘋狂交錯拚殺!
他身體不斷震顫,周身聚攏的金光聚了散,散了聚,再無在問方殿如臂指使。
“你———-你是五鬥道教!”張鶴眼眸之中儘是憤怒與不甘,拚命掙紮,想要起身。
“所以,你看,我也是在為道家辦事不是?”陳勝俯下頭,在張鶴耳邊輕聲說道,
“放心,你的這具身體很有價值,我不會輕易破壞的—”
“你要記住,你是為了道家而死,這叫—死得其所!””
“把整個道家拉下水,併入我五鬥道教,是你此生最偉大的功績!”
張鶴眼中的烏光越來越深重,他拚儘最後一絲力氣,兩道金光直接衝破眼珠,刺向陳勝雙眼。
然而,陳勝卻僅僅隻是屈指一彈,便將兩道金光彈飛,“何必反抗呢?我堂堂四脈聖體,怎麼會在你這種小使倆上陰溝翻船?”
“不過————”他的眼神瞬間變得凶戾,“你憑什麼敢傷害我看重的肉身?”
話音落,張鶴雙目之中留下兩行刺目的烏血,徹底失去了動靜,隻能看到兩個黑洞洞的眼框裡,隱隱浮現出兩道令人毛骨悚然的身影。
這時,外麵由遠及近傳來了清淅的腳步聲。
“嘰”
“張師兄,商師兄請你過去一趟。”
失去動靜的張鶴,此時竟然開合著嘴巴,“知道了—我—馬上過去—·
”
腳步聲逐漸遠去。
陳勝直接削去左右兩截小指的一個關節,身上血肉迅速將小指關節的骨頭包裹起來,最後射入兩個黑洞洞的眼框。
很快,張鶴的樣貌恢複如初,隻是眼神稍微顯得有些呆滯。
“張師兄,那我就先告辭了—”陳勝笑著抱了抱拳。
“張鶴”的兩顆眼珠詭異轉動,最後直勾勾看向陳勝,生硬說道,“慢走。”
“多練習練習,陰閻羅。”陳勝拍了拍“張鶴”的肩膀,笑著離開了書房。
走出宮殿群,陳勝動身往問方殿走去,迎麵碰到了一個人,下意識挑了挑眉,“這個傢夥—瘋了嗎?敢這麼修煉?”
兩人點了點頭,錯身而過。
陳勝眉頭不禁微皺,下意識心頭一跳,感受著體內氣血中蘊含的紋路在震顫,“屍鬼奴神!?”
這是五鬥道教的秘法,類似於血脈感應,否則即便是四境大方士站在眼前,
都不可能感知到。
他盯著鄭子安的背影,眼神中驚疑不定,“這———·怎麼可能!?”
看著鄭子安在地麵上拉長的影子,陳勝彷彿看到了一尊可怕的存在,正緩緩咧開嘴,露出利刃一般的牙齒,準備吃掉四周的一切,不禁打了個寒顫。
他趕緊扭頭就走,“這奉陽學宮,到底混進了多少怪物?”
“決不能被盯上,要不然死都不知道怎麼死!”
“該死!該死!怎麼什麼牛鬼蛇神都要往這件事裡摻和一手?”
鄭子安準備回紅楓院,繼續參悟自己的帳鬼方術。
方纔他和李師交流過,將鬼之法融入功法,這條路切實可行,靠殺戮,興許就能獲得快速提升。
回到紅楓院,
看到涼亭裡正在探討功法修煉的張啟和李已。
“鄭兄,如何?李師那邊怎麼說?”張啟率先開口打了聲招呼。
鄭子安冷峻的臉上露出一抹笑,“還不錯,李師覺得可以往這方麵推演。”
張啟和李已也是真心為鄭子安高興,“鄭兄也算是撥的雲開見月明瞭。”
“對了,鄭兄前段時間不是經常去舊神葬地,獵殺舊神殘影和神蝕異獸嗎?
如今悵鬼之術的威能應該堪比道子了吧?”
鄭子安點了點頭,“應該差不多。”
“那就祝鄭兄早日得償所願了。”李已笑著抱了抱拳。
鄭子安也是笑著回禮,而後回到自己房間。
他並冇有注意到,在他腳下的無儘悵鬼中,有一個毫不起眼的悵鬼,似乎微微顫動了一下。
“我等藉助帝己的夢境之力,瞞天過海來到現世,經過這幾天查探,是時候要動手了。”
“不錯,帝己,到時候讓你先選!六尊神明虛影,正好夠我們六個瓜分。”
“誰能想到,人間竟然有人可以淬鍊神性,說明我等氣運尚在,命不該絕啊·—”
“哈哈,這李硯知還是天才中的天才,到時候藉助此人之肉身,興許還能走上更高的巔峰!”
浩瀚蓬萊,
乾國平穀關,
黑夜如遮天大幕,將四方天地籠罩其中,壓抑的氣息在平穀關不斷翻湧,火光在風中搖曳,幾欲熄滅。
密室之中,
齊良看著手中的八百裡加急密信,麵色在燭火中陰晴不定。
俊美書童也察覺到了他的煩心與焦慮,上前伸出纖細的玉指,輕輕按揉齊良的太陽穴,
“公子—何事如此煩心?不若先歇息一會兒,明日再做定奪,你已經兩天兩夜冇閤眼了。”
齊良抽出一張紙,提筆醮墨卻遲遲冇辦法落筆,漆黑的墨汁濺碎在紙張之上,刺眼得很。
他長歎一聲,重新放下筆,於是在這種時候,越不能著急,越要冷靜,不要輕易下決斷。
一旦命令失誤,很可能就關乎到乾國上下數百萬人,更關鍵的是,會影響到祖神的大計。
“衛國國都城郊傳回來的密報,終於證實,與衛國毗鄰的宋國,已經發兵馳援衛國了。”
俊美書童雖冇有專門學過兵法,但長期跟隨齊良左右,早已耳濡目染出很多經驗。
“啊?這麼說來,前線征東軍很可能會遭遇兩國大軍的圍剿?”
齊良點了點頭,“征東軍前期戰事順利,一出平穀關,就是一馬平川,橫掃衛國六百裡。”
“衛國大軍雖兵卒數量遠超征東軍,但征東軍如今的實力,在祖神的恩賜之下,不可同日而語,完全可以與數倍乃至十倍敵軍作戰。”
俊美書童也附和點頭,“如此說來,即便宋國派出大軍,征東軍也有機會以一敵二纔對,公子為何歎氣?”
齊良無奈道,“如果單純隻是宋國派兵馳援倒也罷了,關鍵是城郊密報裡還說,宋國帶來了一種全新的詭異法門。
一“很象是祭祀,祭祀之後,兵卒實力飆升,單個兵卒的力量,甚至可以趕超征東軍。”
“如此一來,征東軍最大的優勢就要被抵消了,雙方若是正麵硬碰硬,征東軍會吃大虧。”
“到時候,不僅好不容易攻陷下來的城池會得而複失,而且整個征東軍都有可能全軍覆沒,乃至波及到平穀關。”
俊美書童不解道,“既然如此,公子為何不召回征東軍,據守平穀關?”
“如今平穀關固若金湯,再加之征東軍,就算宋丶衛兩國出手,也很難攻破這裡。”
齊良搖了搖頭,“東出平穀關,乃至攻陷城池,並不是目的,目的是要為祖神找到外神神象,剿滅外神。”
“若是此時撤退,那麼好不容易打下來的江山,都還冇有搜查過,就這般丟棄,那纔是犯了大罪過。”
他尤豫了片刻,揉碎眼前這張紙,又抽出一張,隨後重新落筆。
俊美書童看到上麵的命令後,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公,公子—這樣是不是太冒險了?”
“不僅不撤征東軍,甚至還要繼續征召大軍,東出平穀關?這是為何?”
“萬一要是被宋衛兩軍截住,定是生死難料。”
齊良寫完密令,“東擴出去的戰線,要有隨時丟失的準備。”
“征東軍可以先在前麵支撐,據守城池吸引宋衛兩國大軍,接下來派遣出去的人,則抓緊時間收集外神神象。”
“一旦事不可為,便重新退守平穀關,繼續提升實力,等待下一次東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