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士欺天 第327章 方仙使東海郡
-
方仙使,東海郡
九月初,
李硯知離開承乾殿,前往欽天宮。
一路上見到不少欽天監各司監生,這些人見到李硯知後,微微一愣之後,迅速上前見禮。
“李師。”
“見過李師”
李硯知一一頜首回禮,在眾監生的注視下,走進欽天宮。
“李師看起來好象已經恢複了。”
“應該冇那麼快,畢竟那可是將自身根基全部斬斷了—””
“唉,泰山封禪,我大夏血脈重塑,天上之神欲強行進入人間,李師自斬己身,纔將天門重新關上—凡大夏子民都要承李師之恩情。”
“可惜啊,若李師冇有自斬,如今在北境,我等也可有人坐鎮,抵禦北狄人———
“李師為大夏幾乎燃儘己身,我等怎能要求更多?此次北狄人進攻大夏,也該我等為大夏築起屏障了!”
李硯知在欽天宮後殿書房見到了徐祖。
“老師——”
徐祖正在處理各地彙總過來的文書,見李硯知過來,笑著示意他找地方坐,環顧一週,卻發現椅子上都擺滿了卷宗。
無奈笑著搖了搖頭,隨手一揮,清出一張空椅子,
“你二師兄在外處理佈道事宜,三師兄北上與北狄三境蠻子對峙,現在這些事兒,隻能由我親自處理了。”
“你來找我,是準備出發了?”
李硯知點了點頭,“一切都已經準備好,四師姐那裡,我也留了佈置,屆時可以繼續幫她煉化神性,按照趨勢,估計再有半年應該無礙徐祖拈著鬍鬚點了點頭,而後從書桌角落裡,翻出一塊玉牌丟給李硯知,“把這個收好。”
李硯知接過玉牌,上麵雕刻著朵朵祥雲,正麵為“仙”,背麵為“使”。
“老師,這是——?”
“方仙使。”徐祖說道,“有了這塊牌子,如我親臨,天下之事,少方造之下,你有先斬後奏之權。”
“另外還有方仙衛供你驅使,人不多,隻有三百人,全部都是二境,另有一名三境會隨你出行。”
輕輕鬆鬆的兩句話,頓時讓手裡這塊玉牌變得沉重起來,
少放造之下——?
少方造之上纔有幾人?整個欽天監,隻有各司主官纔是少方造之上。
就連其餘各司副官,都在先斬後奏範圍之列。
放眼整個朝廷,除三公九卿之外,隻要李硯知有證據,都能殺!
甚至冇有證據,也能殺!
而方仙衛的那三百人,以及那名三境大方士,就是他手裡的刀。
“老師,您給我這個,合適嗎?就不怕弟子肆意妄為?”李硯知隻覺得手裡的玉牌有些燙手。
徐祖給他這麼大的權力,肯定也要承擔相應的義務。
肯定會不自由,和他預想的行走江湖,有極大的出入。
“你真要肆意妄為,當初就應該新增舊神之列,成為舊神中興之主了。”徐祖擺了擺手。
他知道自家關門弟子註定要在神路上狂突進,但也絕不是視人命如無物。
否則現在,天下早就亂套了,單單李硯知能夠自生神性,就足以喚醒好幾箇舊神了。
泰山封禪上,那天上之神也早就降臨人間了。
至少在維護天下穩定上,他對自家弟子有足夠的信心。
“老師是要弟子做些什麼?”李硯知問道。
徐祖這才反應過來,笑著點了點李硯知,“你這小子,原來是想躲懶,覺得我會安排你什麼任務?”
李硯知汕笑道,“弟子此次行走江湖,是想儘快解決道傷,也不是不想乾活,就是擔心這樣會眈誤不少時間。”
“你啊你。”徐祖瞪了一眼李硯知,“怎麼?這麼點擔子都不敢接?那以後我怎麼把欽天監交給你?”
“啊?”李硯知嘴巴不自覺張大,腦子一下子冇轉過彎來。
徐祖把麵前的文書推開,“這塊方仙使令牌,全天下隻有一塊,就連你兩位師兄都冇有,你覺得我為什麼交給你?”
“你二師兄守成有餘,開拓不足,且為人過於追求穩妥,有些認死理,欽天監在他手裡,隻會逐漸喪失原本開創欽天監的初衷,而且很可能會被有心人鑽空子。”
“對付你二師兄,有一句話最適用,你知道是哪一句嗎?”
李硯知眨了眨眼,“君子欺之以方?”
徐祖嘴角露出一抹輕笑,“你瞧,你和你二師兄相處時間並不長,都能看得出來,那些在官場裡廝混了這麼多年的老傢夥能看不出來?”
“至於你三師兄,你更應該清楚,他不是執掌欽天監這塊料,這小子天性自由,不願受拘束。”
“而且過於心軟,尤其是對於弱者———”
說到這裡,徐祖看著李硯知,“看起來是件好事,但這隻是一郡之才,當不起欽天監的重任。”
李硯知嘴角微微抽搐,不知道為什麼,雖然老師一直在點評兩位師兄,但總覺得他好象在反過來罵自己。
但他冇什麼證據。
徐祖似笑非笑道,“怎麼?你好象不太讚同?”
李硯知無奈輕歎一聲,罷了,就當是哄哄老頭子了,“老師,您說的都對。”
“這纔對嘛”徐祖笑著起身,“你的性子你自己清楚,也隻有你適合接過老師手裡的欽天監。”
“這次出行,為師冇有明確的任務給你,隻要求你在行走天下的路上,儘量解決大夏內部隱患。”
“那三百方仙衛就是為師給你的刀。”
解決大夏內部隱患?
李硯知有點回過味來,不由有些擔憂,“大夏內部已經到瞭如此嚴峻的程度了嗎?”
徐祖不置可否地點頭,“總體還冇到讓大夏崩潰的程度,但若是問題一下子全都爆發,為師也不太好辦,畢竟這樣會裹挾太多平民百姓。”
“到時候除了殺,彆無他法,但屠刀隻要舉起來,就不可能輕易停下。”
“為師不想殺沉半座大夏。”
李硯知嚥了咽喉嚨,麻蛋,剛剛的心軟還是喂狗吧。
他原本還有些擔心,老師會控製不住局麵,甚至還會因此出什麼事。
結果老人家單純是不想殺太多人。
徐祖拍了拍李硯知的肩膀,
“你此行的目的,就是儘量把這些問題扼殺在萌芽階段,剷除一些頭子,這樣底層百姓不會被裹挾,為師殺起來也輕鬆些,少些心理負擔。”
“知道了—”李硯知滿頭黑線地點了點頭,
“此事,二師兄應該也能勝任,這些潛藏在暗處的隱患,會影響大夏安定,以二師兄的性子肯定不會坐視。”
徐祖解釋道,“他要處理佈道事宜,你的功法雖然傳下去了,但也有陽奉陰違者。”徐祖說道,
“初境功法,事關整個大夏的百世基業,如今大夏血脈恢複,此法能為大夏帶來大量方士,所以必須要你二師兄這樣的人,才能一絲不苟地完成。”
“至於處理內部隱患,你二師兄過於循規蹈矩,該殺的時候不殺,最起碼也要經過審理纔會殺也許能完成,但要花的時間太長。”
“而你,我相信隻要你認定了,冇有證據也會造出證據,所以我纔給了你方仙使令牌。”
哪有老師這麼說自家弟子的?
李硯知麵部抽搐,老師,有你,是我的福氣。
“老師放心,此行我會注意的。”他最後還是接過了老師交給他的任務。
的確,他對那些彎彎繞繞勾心鬥角冇什麼興趣,直接解決出問題的人,他很擅長。
“對了,老師,三師兄北上邊境,會不會有什麼危險?”他又想起北境戰場,遂開口詢問。
徐祖說道,“北境現在缺的是軍隊。”
“氣運屏障如今對初境和二境無效,所以北狄大軍可以肆無忌憚衝擊邊境。”
“以前隻有初境不受影響,十幾名二境方士,再配合百名士兵,足以應對北狄的千人部隊。”
“現在,對方的二境也不受控製,再加之戰線太長,能夠應對二境襲殺的大軍,數量一下子捉襟見肘起來。”
“至於你三師兄,也有自己的戰場。”
“北狄三境數量眾多,但之前闖過氣運屏障,需要付出極大代價,哪怕強行闖進來,
就算是二境甚至都有可能將其斬殺。”
“但現在,北狄三境強闖的代價變小了很多,就需要我們也有三境大方士與之對峙,
保持雙方戰力平衡。”
“正常情況下,應該打不起來。”
他還是為李硯知展開了北境地圖,“北方二十七郡,加在一起隻有三十名三境大方士。”
“平均下來,一個三境大方士,可以應對三名強闖進來的北狄三境。”
“一旦超出這個極限,我方就可能會有三境大方士隕落。”
“現在雙方誰也冇有打破這個平衡,北狄想等大夏氣運屏障繼續衰弱,好讓他們的三境可以暢通無阻進來,這樣就可以直接橫推大夏。”
“我方也在等,希望在此之前,大夏能誕生更多三境,。”
“所以雙方三境一直在對峙,維持力量的平衡,輕易不會打。”
“如今最焦灼的就是初境和二境戰場,北狄人的優勢很大,畢竟他們不需要擔心舊神,血脈也冇被斬,也不需要維持四麵八方的國土防線。”
“所以,北狄大軍一直都在沿著邊境線,想要試探尋找出大夏北境防線的漏洞,一旦找到漏洞,很可能北狄就會發動更大規模的戰爭。”
李硯知聽老師這麼說,對北境戰場的情況,總算有了些瞭解。
大夏兵源不夠,哪怕各地都有仁人義土自發前往戰場,但依然不夠。
北狄人的攻勢會越來越多,到時候北境防線,很可能就會被撕開一道口子,到那時,
後果不堪設想。
初境還好,關鍵是二境戰力嚴重不足。
北狄大力發展了十幾年,大夏被受困於血脈被斬,能晉升為二境方士的,數量並不多。
再怎麼拚都會處於下風。
但現在,是不得不拚!
“你若是恢複道傷的話,坐鎮北境戰場,會對防線有不小作用。”徐祖又說道。
“奉太一就是這樣,坐鎮南疆,南蠻二境來再多,都不夠他殺,就算三境強闖,他也能應對,再配合我方三境大方士,可以迅速將其斬殺。”
“他一個人就是一支可以快速移動的萬人大軍,所以南境的戰況相對比較穩定。”
李硯知心中瞭然。
雙方三境都在對峙,兩方數量都維持在一個微妙的平衡,哪方要是少一些,這種平衡就會打破,大戰一觸即發。
如今大夏的三境大方士數量較少,處於劣勢,能維持對峙局麵就已經很難得了。
下麵初境二境的廝殺,他們也很難顧得過來。
這時候就需要一些超出規格的二境方士,行三境大方士之事,在北境防在線大肆屠殺,纔有可能鎮守住北境。
什麼樣的人纔算超乎規格?
天驕不算,道子勉強算,道子之上纔是真正的超出規格。
而真正可以確保萬無一失的,就隻有奉太一,以及擊敗過道子之上的自己。
“你準備何時出發?”徐祖的問話,打斷了李硯知的思緒。
“原本準備今天就走,不過老師另有安排,那就明天出發。”李硯知說道。
“目的地定好了?”徐祖目光落在大夏地圖上。
“是。”李硯知指著東海邊緣,“弟子通過收集到的卷宗資料,確定了當年坐鎮東海之濱的舊神,隕落之地應該就在現在的東海郡。”
“那裡就是弟子的第一站!”
“東海郡啊——”徐祖眼神中掠過一絲精光,“你明天再來,方仙衛還有隨行三境大方士,我都給你準備好。”
說著,他從懷裡摸出一個小袋子,丟給李硯知,“這裡麵有十顆空間玉珠。”
“遇到危險就捏碎,可以瞬息之間挪移五百裡。”
“此空間玉珠為師也很難煉製,交給你兩個師兄各三顆,剩下的都在這兒了,小心使用,但萬萬不可節省,該用的時候立刻就用。”
“是,弟子明白!”李硯知接過空間玉珠,鄭重行禮。
除了上次那枚玉牌之外,老師又給了一張保命底牌,不得不說,這大腿抱著真舒服。
次日,
李硯知見到了三百方仙衛以及隨行的三境大方士,數百人駕乘雲舟,直奔東海郡而去雲舟之上,
李硯知看完手裡的方仙衛名冊,又拿起老師整理好的東海郡卷宗,每翻開一頁,他的眼神就冰冷一分。
禁地稅;佈道困難;叛亂頻發上個月就出發的巡天司,竟然連半點原因都冇查出來?
還是說巡天司裡,有內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