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士欺天 第382章 妖方李硯知清君側
-
妖方李硯知,清君側
【寫到這裡我希望讀者記一下我們域名中國台灣→】
柔和的水藍光華盪漾開來,看似溫柔似水,但每一縷漣漪,都讓虛空都隨之晃動。
浩如恒沙的光點,在漣漪中流淌,仔細看過去,這些光點又會激起一道道虛影。
是帝額項。
建木被斬斷,從此天界歸天界,人間歸人間。
而絕天地通後身負重傷的帝額項,並未前往天界,反而留在了人間,徹底失去了恢複的機會。
最後占據地祖神宮,剝離出那滴讓他登臨絕巔的水珠,隻為了給天下蒼生留一線生機。
就在李硯知親眼目睹這些虛影之際,水滴也在悄然之間,滴落在李硯知眉心。
天地間似乎響起了春雨浙漸瀝瀝的聲音。
李硯知的意識在這一刻無限拔高,超出了肉身,大地,直至超越人間,最終登臨到一片廣無垠,分不清上下四方的無儘虛空。
緊接著便是一尊占據了整片天空的龐然大物,強勢擠占了視線,一股絕望的室息感,不覺油然而生。
就象是一隻螞蟻麵對泰山,甚至無法窺伺其全貌,就被那近乎實質的壓迫感震的抬不起頭。
這時,帝顥頸的聲音在李硯知耳畔緩緩響起。
“我以神性儲存了些許靈魂碎片,本以為會在漫長時間的侵蝕下消亡好在天不負我。”
李硯知聞言,悚然一驚,下意識就要抬頭,想要看清那尊龐然大物的相貌。
“不必抬頭,那不是我—那是真神的屍體—”
帝的聲音好似水流,溫和而又堅定。
真神屍體!?
李硯知心臟噗通噗通狂跳,龐大到這種程度的屍體,是真實存在的嗎?
帝顓項彷彿聽到了李硯知的心聲,他說道,“未來如果你能登上天界,會親眼見到他。”
“龐大而又神聖,讓人滿懷希望,卻同樣絕望。”
“如此恐怖的真神,竟然真的存在,這代表我們的路還遠未走到儘頭;但同時,如此強大的存在,竟也逃脫不了身死道消的命運。”
帝項的感慨穿越了時間長河,充滿了歲月的滄桑。
李硯知默然,一個字都說不出來,他當初在聽聞唯一真神死在天界函穀關,就有一種信念崩塌之感。
如今在親眼見到真神神屍的時候,心中的震撼更是前所未有。
是啊,世間竟真的存在如此恐怖強大的神明。
可,幾乎隨手便能開天辟地的存在,又怎會死去?
帝顓項說道,“真神為何而死,無人可知。”
“但想要弄清楚,前提是成為新的真神!”
“而這具偉岸龐大的神屍,恰恰成為了所有人成為真神的唯一機會!”
“我當初得到的那一滴水,就是登臨真神位的八條神路之一,名為坎水之精”
他的聲音裡帶著些許如釋重負,“我當初剝離坎水之精後,為了不讓那些遠古諸神得逞,所以留下了一個限製。”
“隻有自生神性的人族,才能真正煉化這滴坎水之精!”
“所幸,後來者並未讓我失望。”
虛空之中,那龐大到天空都裝不下的真神神屍悄然散去,隻剩下一道身穿黑衣的背影,
“那些遠古諸神,認為六十四座神山,就是神位,可以讓他們萬古不滅。”
“至於,這滴坎水之精,更是在正神位之上的主神位。”
“這種想法,既對也不對。”
帝顓項解釋道,“無論是六十四座神山,亦或是這滴坎水之精,並非所謂的神位,世間真正的神位,有且隻有一座。”
“那就是真神位!”
“至於所謂的正神位,或是主神位,實際上不過是真神演化出來的屬神之位。”
“對弱者而言,的確是神,但對真神而言,隻不過是可以一言而決生死的奴才罷了。”
“真神在,他們萬古不滅;真神亡,他們也要跟著殉道。”
“就象剛剛外界那些人口中所說的新神位,實際上不過是地祖的屬神位而已,一旦煉化那些地脈,雖然可以成神,但最終隻是地祖的奴隸罷了。”
李硯知看向那道背影,“前輩能感知到外界?”
“自無不可—”帝顓張開手,掌心浮現出坎水之精。
坎水之精散發著水藍色光華,有光點在波濤中沉浮,帝顓項的聲音趁勢響起,
“所謂的神山和這坎水之精,隻要煉化之後,就能駕馭對映的天地規則,隻要天地規則籠罩之地,便都在感應之中。”
李硯知想起了現在的天地規則並不完整。
帝顓項收起手掌,“所謂的天地規則,很是虛假。”
“我們現在所運用的天地規則,實際上是天地之心的顯化外相。”
“可天地之心從何而來?”
如此高深複雜的問題,註定超出了李硯知可以回答的範圍。
帝顓項也冇有從李硯知身上得到答案的想法,而是自問自答道,“天地之心,是因六十四座神山演化而出。”
“更準確一點,天地之心是真神屍體演化出來的—也就是說,現在無論是天界還是人間,所有的天地規則,都隻是真神的規則罷了。”
“的規則,遮蔽了此方天地真正的規則。”
“換而言之,現在的天地,已經死了,我們都活在真神死後的幻夢裡。”
轟隆隆此話一出,幾乎要重塑李硯知的世界觀。
李硯知瞳孔不自覺猛縮,就連呼吸都為之停滯,一股電流順著脊梁骨直沖天靈蓋,渾身汗毛根根倒豎。
真神的規則,遮蔽了真實的天地規則。
這還是在他死後,屍體無意識的行為,若他還活著,又該是怎樣的光景?
“我當初在煉化坎水之精後,道心直接崩潰。”
“在真神麵前,什麼所謂的人族神族,全都不過是兒戲罷了。”
帝顓轉過身,可李硯知卻始終看不清他的臉,隻有那雙流淌著冰藍神性的眼眸,
“煉化坎水之精後,將會成為坎水主神。”
“但這樣的神,又有何意義?”
“在這片已經死去的天地裡呼風喚雨,和蹦噠的秋後螞蚱,毫無區彆。”
“所以,我剝離出坎水之精,將所謂的屬神位留了下來,隻保留最純粹的坎水精華。”
帝項看著李硯知,“後來者這滴坎水之精,是連接真神的八條主脈之一。”
“所以,一定要儘快煉化,隻有這樣纔有真正觸碰神屍內核的資格,纔有為天下人族在諸神環伺下,爭得一片淨土的機會。”
“否則,一旦天上諸神搶占到另外的七根主脈,得到神戶內核,後果不堪設想。”
“為了天下人族,後來者,拜托了帝顓項竟朝李硯知緩緩躬身行禮,“煉化坎水之精後,就能規避我屍體中的屬神位,我這具屍體,應該對你還有些用處—”
哪怕是死了,他也要為了人族的命運,向一個數千年後的小輩行禮。
李硯知趕忙側身,不敢受此大禮,同時向帝顓項躬身行禮,“前輩放心,晚輩定不負所托。”
在他做出承諾之後,帝顓項身影好似玻璃般破碎開來,化作無數碎片飄懸在眼前。
“坎水之精,看似不過一滴水,但卻內蘊意境九十九種。”
“其一,柔;其二,剛;其三,清;其四,濁;其五,無形——
帝顓項最後的靈魂碎片,毫無保留地展現在李硯知麵前,助李硯知儘快煉化坎水之精。
就在李硯知開始煉化坎水之精時,
整座天下都因新神位而變得暗潮湧動。
臨淄,
田都是大夏一統天下前,最強大諸候國之一的王族遺腹子,僥倖活了下來。
他的方術天賦不高,幸虧有始皇帝將李硯知的功法佈道天下,否則現在的田都,這輩子也都隻是一個二境方士頂天了。
這天,他正在小院中練拳,突然大地陡然震動,
田都腳下不穩,直接栽倒在地,緊接著一條宛如實質的蛟龍直接衝破地表,遁入田都體內。
田都身子猛然一僵,隨後便開始止不住地顫鬥。
若有人看到他的雙眼,便會發現,原先的黑白分明,已經被一條蛟龍攪得天翻地覆。
一刻鐘後,大地重新恢複平靜,有一個老者急匆匆跑進來,看到田都跪在地上,嚇得心都快要跳出嗓子眼,“小都,小都,你冇事吧?”
田都甩了甩腦袋,抬起頭,咧開嘴,露出一抹略顯獰的笑,雙眸早已變成冷酷殘酷的青銅色,
“你叫我什麼?”
“我是齊王之後,也是現在的齊王,誰給你的膽子,敢直呼我名?”
老者暮地一驚,“你———你———”
田都不耐煩地一甩手臂,直接將老者脖子砸飛,“還敢大呼小叫,死罪!”
老者臨死都冇想到,自己竟然會這麼死在這裡。
田都站起身,那雙青銅色的眼眸裡,蛟龍之氣翻滾如潮,“天下大變,大夏不行了———”
除了田都之外,大夏境內,還有一條條龍形地脈,同樣也找到了新的宿主。
平陽魏豹;陽翟韓成;遼東韓廣;即墨田市;江陵共敖——
巴蜀,
五鬥神山,
五條龍形地脈直接衝出地表,在半空中咆哮,被五脈脈主儘數融合。
這一日,五鬥神山神光滌盪,龍吟不斷,恍如有神明降臨。
還未撤離的五鬥教徒,儘皆跪倒在地,狂熱而又虔誠地向身上方向磕頭。
神山深處,五道身影緩緩走出,大地在他們的腳下,散發出特殊的波動。
似有一隻大手按在了大地之上,應和著這五道身影的降臨。
“天助我等!”
“通知陳勝,可以起事了——
“哈哈——量那徐祖和始皇帝,千百算計壓迫,最後卻是成了我等嫁衣。”
大澤鄉,
兩條龍形地脈在地底快速穿過,最終選定了兩道身影。
陳勝站在山丘之上,身上的氣息來回變換,最終變得深邃而又厚重,但在這看不清的深邃背後,還散發出獰之意。
他舔了舔嘴唇,看向另一條龍形地脈衝出地表的方向。
那裡,是一支往北境運糧的隊伍,其中有一個相對而言比較普通的二境方士翻倒在地,嘶吼掙紮了許久,纔在其他人驚懼的注視下,跟跟跑跪站起身。
那人也注意到了陳勝的存在。
“不知兄台,如何稱呼?”陳勝在一眾人的注視下,走到那人跟前,抱了抱拳。
這時,負責帶隊的軍士上前,“這位————”
噗哺。
軍士的話還冇說完,就被陳勝一隻手穿胸而過。
那人對陳勝如此果決的行動很是滿意,於是抱拳回禮,“在下吳廣。”
“陳勝。”陳勝看到吳廣眼底還在湧動的蛟龍,笑道。
兩人眼中都閃鑠著驚人的野心。
陳勝看了一眼西南方向,最後將目光投向奉陽,然後大手一揮,“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陳勝吳廣率先在大澤鄉起兵,徹底掀開了諸王叛亂的序幕。
戰火迅速在大夏內部燃燒起來。
除了陳勝吳廣之外,各地也幾乎在同一時刻,冒出了自封王侯的傢夥。
這些大部分都是擁有不俗地位的人,幾乎全都是當年被大夏滅國的諸候國遺老遺少。
他們高舉滅夏複國的大旗,迅速聚攏起了一大批追隨者,開始向四周擴張。
同時編造各種文口號,通傳天下,
“始皇帝聽信小人讒言,妄自泰山封禪,動搖人間氣運。”
“妖方李硯知,禍國殃民,萬死難贖其罪!清君側!”
“先進奉陽者,可稱帝!”
短短半個月,
大夏各路反王,達到驚人的二十四人,這些反王口中喊著各種各樣的口號,在短時間內便聚攏起了大量兵力,迅速向郡城發起了衝鋒。
按照他們的想法,如今大夏內部空虛,要趁早時間,多搶占下些地盤,最好就是各郡郡城。
這樣便三以輻射虧郡,儘快征召大軍,向奉陽發兵。
奉陽城,
就在各路反王爭相燃起戰火之際,這座屹立了數百年的王城,也似乎變得風雨飄搖,人心惶惶。
最關鍵的是,以往橫壓無敵的徐祖,不知為何,竟然任由二十四路反王,這麼猖狂下去。
這在以往從不會出現。
“難道徐祖出事了?”
“l麼三能?那三是徐祖啊———”
“那怎麼解釋現在的情況!?隻千一種三能,那就是徐祖仇出事了—””
“要我說,趕緊把妖方李硯知的腦袋砍了,以平民憤!”
“毫要李硯知死了,二十四路反王,必將收兵還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