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與圓_作文 2.處變不驚,方可化險為夷
-
2處變不驚,方可化險為夷
人們常說:“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麵對許多難以預料的事情,既有意外的驚喜,讓我們喜出望外,也有不可預知的災難,使我們措手不及、肝膽俱碎。
就連號稱“智絕”的諸葛亮麵對出乎預料的結局,他也隻好發出“謀事在人,成事在天”的慨歎。
尤其是在競爭日益嚴酷的今天,我們要做到“泰山崩於前而心不驚,麋鹿興於左而目不瞬”。這不僅僅是一個人的修養,也是一個人的素養,更是一個人處世必備的良好心態。
隻有處變不驚的良好心態,才能使自己的頭腦永遠保持冷靜,才能在困境麵前做出準確的判斷,為自己找到一條生路。
清代才子紀曉嵐才華橫溢,深得乾隆皇帝的喜愛。他不但才思敏捷,而且經常有令人讚歎的機智口才表演,在“危急”時刻經常能化險為夷。
有一次,乾隆皇帝帶著幾個隨從突然來到軍機處。此時的紀曉嵐正光著膀子和軍機處的幾個辦事人員閒聊。其他人老遠就看見皇上來了,連忙起身迎上前去接駕。可紀曉嵐是高度近視,剛開始冇看見走在最後麵的乾隆,等他明白怎麼回事的時候,乾隆就快到了。紀曉嵐心中暗想:如果就這樣光著膀子接駕,豈不是冒犯龍顏?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紀曉嵐趁著彆人不注意鑽到桌子底下躲了起來。
這一切,早被乾隆皇帝看了個真真切切,他心中一陣好笑,有心想“整整”紀曉嵐。
乾隆在椅子上坐定,示意其他人都不許出聲,很長時間過去了,紀曉嵐在桌子底下再也呆不住了,此時正好是大熱天,加上厚厚的桌布,把他熱得大汗淋漓。紀曉嵐心中納悶:怎麼進來之後就冇動靜了?這麼長時間了,也該走了吧!想到這裡紀曉嵐壓低了嗓門,喊道:
“喂,老頭子走了嗎?”
滿屋子的人都聽到了,大家忍不住都想樂,一聽紀曉嵐喊“老頭子”,心想這下可有好戲看了。
乾隆也聽得真真切切,板起臉,厲聲喝道:“紀曉嵐,你出來吧。”
紀曉嵐一聽是乾隆的聲音,心想:完了,完了,這回可真完了,隻好無可奈何地從桌子下鑽出來見駕。
乾隆一看紀曉嵐光著膀子,滿身大汗,驚惶失措的樣子,心裡一陣好笑:紀曉嵐人稱大清第一才子,居然這般模樣。乾隆故意裝作生氣的樣子,大聲喝道:“大膽的紀曉嵐,你不見駕也就罷了,居然還敢說朕是‘老頭子’,你什麼意思?今天你要講不出個道理,朕要了你的腦袋!”
到瞭如此境地,紀曉嵐反倒鎮靜了許多,一邊擦汗,一邊苦思對策。忽然他靈機一動,有了主意,不緊不慢地說道:“萬歲爺請息怒,剛纔臣稱您為‘老頭子’,隻是出於對您老人家的尊敬,彆無他意。”乾隆一聽更來氣了:“尊敬?好,你給朕說說怎麼個尊敬法。”
“先說這‘老’字,天下臣民每天皆呼皇上萬歲,萬歲,萬萬歲,您說這萬歲、萬萬歲算不算‘老’啊?”
乾隆冇做聲,隻是點點頭。
“再說這‘頭’字,如今皇上便是我大清國的主事之人,是天下萬民之首,‘首’者,‘頭’也,故此稱您為‘頭’。”
乾隆邊聽邊眯著眼睛笑,很是滿意。
“至於這‘子’嘛,意義更為明顯。皇上您貴為天子,乃紫微星下凡。紫微星,天之子也,因此稱您為‘子’。這便是我稱您老人家為‘老頭子’的原因了。”
乾隆聽完撫掌大笑:“好一個‘老頭子’,紀曉嵐你果然是個才子。”
要知道在封建王朝至高無上的皇權麵前,不接駕是極大的失“禮”行為,而“老頭子”一詞明顯帶有“不敬”之意。好在紀曉嵐才思敏捷,運用曲解的辦法巧妙應對,最終讓乾隆龍顏大悅,逢凶化吉,一番巧妙曲解把紀曉嵐的機智口才表現得淋漓儘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