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與圓_作文 8.以退為進天地寬
-
8以退為進天地寬
當前麵的路被一座山擋住時,我們隻能繞過去。這樣雖然要多走一些路,但能保證到達目的地。
經商厚黑學說認為,以退為進,反而有奇妙的競爭效果。美國的“鋼鐵大王”卡內基,可謂是運用此法最高明的商戰高手。
1898年,“華爾街大佬”金融巨頭摩根與“鋼鐵大王”卡內基開始了一場冇有硝煙的戰爭。
由於美西戰爭的緣故,匹茲堡的鋼鐵需求高漲。在這樣的背景下,摩根向卡內基發動鋼鐵戰爭的意義就更加重大了。
摩根意識到鋼鐵工業前途無量,所以,他早將目光盯上了鋼鐵,並把安插高級管理人員作為融資條件,送人到伊利鋼鐵和明尼蘇達鋼鐵兩家公司,從而控製了這兩家公司的實權。
但這兩家公司與卡內基的鋼鐵公司相比,隻能算中小企業而已。由於美西戰爭導致鋼鐵價格上漲,摩根對鋼鐵的興趣更加濃厚,便決定向卡內基發起進攻。
野心勃勃的摩根,一心想主宰全美鋼鐵公司。所以,一出手就首先拿卡內基開刀。摩根首先答應了號稱“百萬賭徒”的約翰·蓋茲的融資請求,合併了美國中西部的一係列中小企業,成立了聯邦鋼鐵公司,同時拉攏了國家鋼管公司和美國鋼網公司。接著,摩根又操縱聯邦鋼鐵公司的關係企業和自己所屬的全部鐵路,同時取消了對卡內基的訂貨。
原以為卡內基會立即作出反應,但與摩根的預想相反,卡內基卻紋絲不動。作為玩股票起家的卡內基,他比任何人都明白:冷靜是最好的對策。特彆在這個緊要關頭,自己麵臨的對手是能在美國呼風喚雨的金融巨頭,如果此時倉促作出反應,那最後倒黴的將是自己。卡內基更清楚自己的“分量”。他深知自己的鋼鐵業在美國所占的市場,這些市場如果失去了卡內基的支援,勢必會有相當一部分企業因此而蒙受損失,到那時,卡內基並不愁自己鋼鐵的出路——你不要自然有彆人要!
摩根很快意識到在這事上栽了跟頭。他馬上采取了第二步:“美國鋼鐵業必須合併!是否合併貝斯列赫姆,我還在考慮中,但合併卡內基鋼鐵公司,則是絕對的!”摩根向卡內基發出了這樣的資訊,甚至還威脅道:“如果卡內基拒絕,我將找貝斯列赫姆。”
彆的挑戰並不可怕,但是,一旦摩根與貝斯列赫姆聯手,自己的處境顯然不妙。在分析了形勢,估計了發展後,卡內基終於做出了決定:“大合併相當有趣,不妨參加。至於條件,我隻要大合併後的新公司債券,不要股票。至於新公司的公司債券方麵,對卡內基鋼鐵資產的時價額,以1元兌15元計算。”這對摩根來說,條件太苛刻了!但摩根沉默片刻,還是答應了卡內基的條件。
在商戰中,不能死抱住一些今日的蠅頭小利,應該為了長遠目標而放棄眼前利益,尤其是在情形不利時,更要善於退讓。塞翁失馬,焉知非福?隻有善於退讓的人,才能賺到大錢。
卡內基瞅準了摩根的心理,同時抓住了摩根的弱點:你不是迫不及待地想合併嗎?行,我答應你,但條件要聽我的。這樣,以1∶15的比例兌換了卡內基鋼鐵公司資產的時價額後,卡內基的資產一下子從當時的2億多美元躍到4億美元!
卡內基對付摩根的辦法,看似非常“軟弱”。當摩根采取第一步時,卡內基無動於衷;當摩根采取第二步時,卡內基似乎未做任何抵抗便“就範”了,看似卡內基時時都在做出讓步,實際上卻取得了一次大的飛躍,不能不說卡內基退了一步,而實際上進了兩步。最後的真正勝利者,是卡內基,而不是摩根!
“退”從表麵上看,意味著膽怯、失敗,但是下麵一個事實也許會令你感歎不已。森林中,惟有老虎為百獸之王,誰見誰怕之,無不撒腿逃跑。可謂虎者,威風凜凜的權威和王者象征也。可是,你仔細觀察,即使作為虎王,在捕食時卻總是先後退幾步,然後狂奔而上,緊緊地抓住獵物。老虎尚知道在進攻時後退幾步,以便產生更大的勢能,而我們作為萬物之靈長的人又何苦於隻知道前進,不知道後退呢?
時勢造英雄,亂世出梟雄。聰明者善據時勢,需要屈時就屈,需要伸時就伸,能屈則屈,能伸則伸。屈於當屈之時是智慧;伸於可伸之機也是智慧。屈是儲存力量,伸是光大力量;屈是隱匿自我,伸是高揚自我;屈是生之低穀,伸是生之峰巔。有低穀,有峰巔,一起一伏,犬牙交錯,波浪式行進,這才構成完滿豐富的人生。明智者以退為進,在退讓中求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