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飛升大羅天後才發現是洪荒 > 第99章 變化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飛升大羅天後才發現是洪荒 第99章 變化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晉升的訊息,如同初春的第一聲驚雷,在體係內悄然炸響。陳斌肩上的增加到第二顆將星,不僅意味著更高的權責,似乎也悄然改變著這個家庭的運勢軌跡,尤其是體現在李秀蘭身上。

李秀蘭本就是閒不住的性子,早年也嘗試做過些小生意,貼補家用。自從那次收到神秘的匿名信和啟動資金後,她像是突然開了竅。她並未大張旗鼓,隻是依循著信中那幾句高屋建瓴的指引,結合自己的判斷,將資金陸續投入了幾個看似普通卻極具潛力的領域。

起初,她與人合夥接手一個瀕臨倒閉的區屬小建材廠時,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催訂單,而是召集留下的老師傅和工人們開了個會。“廠子活了,不是我一個人的本事,是大家捧場。”她提高了計件工資,設立了超產獎,年底還承諾拿出利潤的百分之十作為分紅。恰逢國家開始強調基礎設施建設,廠子訂單爆滿,工人們乾勁十足,不到半年就扭虧為盈,第一個年終,每個工人都分到了實實在在的紅包,老師傅激動得手都在抖。

接著,她投資的尋呼台業務起步。她堅持給所有尋呼小姐和派送員繳納了當時還不多見的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設立了“風雨無阻獎”和“服務之星”評比。政策東風一來,業務量猛增,員工的穩定性和歸屬感成了她這家小公司最核心的競爭力,服務質量口碑載道,迅速在本地市場站穩了腳跟。

後來投資那家家電零件配套小作坊,她更是力主改革了分配製度,推行“基本工資
技能津貼
效益獎金”的模式,鼓勵工人學技術、提效率。當“家電下鄉”的春風吹來,作坊擴張成了小有名氣的配件廠,最早跟著她乾的那批工人,不少都成了技術骨乾和管理人員,家裡蓋了新房,孩子上了更好的學校。

她做啥,啥就彷彿被點石成金,順勢成為被時代浪潮推上風口的“朝陽行業”。但更讓周圍人感唸的是,李老闆(大傢俬下都這麼叫她)的生意經裡,始終帶著一股“大家發財纔是真發財”的厚道。她盤活的廠子,帶富的不是她一個人,而是一大片跟著她乾的基層員工和家庭。這種“李氏風格”的商業行為,無形中為她,也為這個家庭,積累了深厚的福報和人望。

陳斌將這一切看在眼裡,心中瞭然,也倍感欣慰。他清楚地知道,這背後有兒子那超越凡俗的守護在起作用,但更讓他驕傲的是妻子這份與人為善、共同富裕的胸懷。這份“富足”,遠比單純的財富積累更讓人心安理得。

變化同樣發生在小陳玄身上。家庭氛圍的寬裕與和諧,父母為人處世的潛移默化,讓他變得更加沉穩仁厚。在學校裡,他用零花錢悄悄幫助家庭困難的同學訂校服、買文具;組織小夥伴們把廢舊作業本收集起來賣錢,給班級添置圖書;甚至在一次小衝突中,他主動把自己心愛的航模讓給了另一個更癡迷於此的孩子,化解了一場風波。他似乎在用一種孩子氣的方式,踐行著從母親那裡感受到的“分享”與“共贏”。

陳斌在新的崗位上,也將這種“大家好纔是真的好”的理念帶入工作。在推動某些軍民融合專案時,他特彆注重帶動地方相關產業鏈的發展,讓更多民營企業能參與到國防建設中來,共享發展紅利。他的視野,因家庭的潛移默化,更加開闊和接地氣。

某個週末,陳斌難得清閒,帶著小陳玄去李秀蘭最早盤活的那家建材廠轉轉(現已升級為建材公司)。看到廠區整潔,工人臉上帶著笑,聽說好幾個老員工的孩子都考上了大學,陳斌心中感慨萬千。

“爸爸,”小陳玄看著倉庫裡碼放整齊的材料,突然說,“媽媽讓這裡變亮了,好多叔叔阿姨的家也變亮了。”

陳斌握住兒子的小手,看著遠處正在和車間主任討論工藝改進的妻子身影,夕陽給她鍍上了一層溫暖的光暈。

“是啊,”他輕聲說,“真正的光亮,不是一枝獨秀,而是星火燎原。”

夜色漸濃,書房裡的燈光再次亮起。陳斌處理著公文,心中卻無比踏實。他知道,這個家,正以一種健康、溫暖且富有生命力的方式,向上生長。這份來自曆史與未來的雙重饋贈,因秉持著“與人共富”的樸素信念,而顯得更加珍貴和恒久。窗外的萬家燈火,在他眼中,彷彿也與自家這盞燈,連成了一片溫暖而充滿希望的星海。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