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飛升大羅天後才發現是洪荒 > 第101章 靜水流深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飛升大羅天後才發現是洪荒 第101章 靜水流深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李秀蘭那套獨特的、帶著濃厚“與人共富”色彩的經營模式,以及其商業版圖穩健且充滿正能量的擴張,自然而然地引起了相關方麵的注意。這並非刻意調查,而是一種水到渠成的關注。在某個層麵,一些關乎經濟民生走向的“小會”上,她的名字和她的“李氏模式”偶爾會被提及。

“……那個李秀蘭同誌,不簡單。她搞的企業,員工向心力強,顧客滿意度高,自發創新多,而且實實在在地帶動了一片共同富裕。這種模式,很有生命力,也符合我們提倡的一些方向。”一位領導在聽取彙報時,曾如是說。

“她愛人,是陳斌同誌吧?”另一位知情者補充道,“家風很正,曆史底蘊也厚。這種家庭出來的企業家,格局就是不一樣。”

沒有檔案表彰,沒有公開宣傳,但在一種無形的共識中,李秀蘭和她所代表的那種“良性的、可持續的、充滿人文關懷”的商業實踐,獲得了默許乃至某種程度上的欣賞與支援。這為她後續的發展掃清了許多潛在的障礙,提供了更廣闊的施展空間。

陳斌肩上的責任愈發沉重。他深知,自己今日的地位與信任,不僅源於個人的努力與能力,更與家庭那份被重新擦亮的曆史榮光以及妻子那“意外”契合國家發展需求的商業實踐密不可分。他行事更加如履薄冰,思考問題也更加宏觀和長遠。每一次決策,他都力求經得起曆史、實踐和人民的檢驗。他不再是單純的一名將領,更像是一座連線著曆史、現在與未來,溝通著軍方、地方與民生的橋梁,沉穩而可靠。

而在成都,唐七那間略顯淩亂的公寓裡,陳玄的身影再次悄無聲息地浮現,如同從未離開。

唐七正對著一疊修改了無數遍的稿紙蹙眉。與之前的絕望掙紮不同,她眉宇間更多是一種專注的、與自己較勁的執拗。她不再追求天馬行空的幻想,而是沉下心來,像一個考古學家般,仔細挖掘和打磨筆下的每一個細節,構建著真實可信的人物邏輯與世界執行規則。她的文字,褪去了浮華的脂粉,顯露出生活的肌理與骨骼。

陳玄靜靜地看著她,沒有打擾。他能“看到”唐七思維的軌跡,那些曾經混亂的靈感碎片,正在一種名為“真實”的框架內,艱難而堅定地重組、凝聚。她筆下那個修鞋匠的形象,不再是一個模糊的符號,而是有了呼吸,有了汗味,有了在時代夾縫中求生的堅韌與智慧。她甚至開始無意識地觸控到一些關於“秩序”與“規則”的雛形,儘管她自己可能並未明確意識到。

陳玄的眼中,掠過一絲幾不可查的欣慰。這種成長,並非他強行灌輸的結果,而是他打破了唐七固有的“盒子”後,她依靠自身潛力掙紮出的新芽。這比直接賦予她力量,更有意義。

他微微抬手,一縷極其微弱的、關乎“邏輯自洽”與“情感共鳴”如何更好融合的“道韻”,如同春風化雨般,無聲無息地融入唐七週遭的環境。這不是替代她的思考,而是為她創造一個更易於“悟道”的思維環境。

唐七忽然覺得腦海中某個堵塞的關節似乎鬆動了一下,一段卡了許久的對話突然變得流暢自然起來。她欣喜地埋下頭,奮筆疾書,並未察覺到這微妙的助力。

陳玄收回目光,望向窗外成都的夜空。城市的霓虹與家裡的燈火、父親肩負的重任、母親點燃的星火、以及眼前這個正在破繭的創作者……這一切,彷彿構成了一幅龐大而和諧的畫卷。

他依舊是那個超脫的觀測者與守護者,但不再感到疏離。家人的奮進,人間的煙火,文明的求索,都成了他浩瀚存在中,溫暖而堅實的錨點。

他微微一笑,身影緩緩淡去,留下唐七在燈下,與她的文字,進行著一場寂靜卻充滿生命力的搏鬥。

一切,都在靜水流深中,向著應有的方向,穩步前行。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