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升大羅天後才發現是洪荒 第48章 城內煙火氣
荒古聖城的東區,在晨曦中漸漸蘇醒。
茶肆簷下的紅旗在微風中輕輕飄揚,與初升的朝陽相映成趣。陳玄推開店門,仔細擦拭著那塊刻著聖城東區街道辦的木牌。兩個月的時光,已經讓這塊普通的木板變得溫潤光滑,上麵的字跡也愈發顯得深沉。
後廚裡,朱成碧正在準備今日的茶點。新研製的紫玉蓮花糕在蒸籠裡散發著清甜的香氣,這香氣順著晨風飄向整條街道,喚醒了還在睡夢中的居民。
好香啊!賣包子的小販深吸一口氣,笑著對旁邊的鄰居說,朱老闆又在研究新點心了。
幾個孩童嬉笑著跑過街道,見到陳玄都乖巧地停下腳步:陳叔叔早!
陳玄笑著摸摸他們的頭,記得晚上來上課。
這時,一位白發蒼蒼的老婦人顫巍巍地走來,手裡捧著一籃新鮮的野菜:陳主任,這是今早剛采的,給您和朱老闆嘗嘗。
陳玄連忙接過:王婆婆,您太客氣了。腿腳最近好些了嗎?
好多了!老婦人笑得眼睛眯成一條縫,用了您教的按摩法子,現在上下山都不費勁了。
這是他們在聖城度過的第三個月。從一開始的陌生與試探,到如今的熟稔與信賴,東區的居民們已經將這座特彆的茶肆當作了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鄰裡和睦的智慧
上午時分,賣靈草的老劉和製符師王娘子一前一後走進來,臉上都帶著幾分不快。
陳主任,您給評評理!老劉氣呼呼地將一捆靈草放在桌上,我在自家院裡曬靈草,礙著誰了?
王娘子不甘示弱地取出一疊繪製失敗的符籙:每次老劉曬這些味道衝鼻的靈草,我繪製符籙就會受到影響。這個月已經廢了五張符了,這可都是源啊!
陳玄請兩人坐下,朱成碧適時端上兩杯特製的清心茶。茶香嫋嫋中,兩人的火氣似乎也消減了幾分。
這事其實不難解決。陳玄取出一張紙,在上麵畫起了示意圖,老劉可以把晾曬時間改在上午,那時王娘子正在打坐修煉。王娘子下午製符時,老劉把靈草挪到東牆根,那裡通風好,味道也傳不到製符室。
見兩人還在猶豫,朱成碧從櫃台下取出兩個繡著靜心符紋的布袋:這是我用靜心草和清塵花配製的淨味粉,撒在靈草周圍能中和氣味。又遞給王娘子幾張符籙繪製要點,這些或許能幫你提高成符率。
老劉半信半疑地接過布袋,取出少許粉末撒在帶來的靈草上。令人驚奇的是,原本濃烈的草藥味頓時變得清新淡雅。
這、這真是太神奇了!老劉驚喜道,以後我曬什麼靈草都不怕串味了!
王娘子仔細閱讀著符籙要點,越看越是驚喜:原來靜心符的筆觸要這般流轉!多謝朱老闆指點!
兩人千恩萬謝地離開,約定以後要互相體諒,不再為這種小事爭吵。
市集新規
這邊剛送走兩人,市集的張管事就急匆匆地跑來:陳主任,您快去看看吧!市集上又為攤位的事吵起來了!
陳玄跟著來到市集,隻見兩個攤主正為了一指寬的地方爭得麵紅耳赤。旁邊圍觀的商販們也各執一詞,場麵頗為混亂。
諸位靜一靜。陳玄的聲音不大,卻讓所有人都安靜下來。他取出一根特製的標尺,對眾人說:從今日起,我們立個規矩。
他在每個攤位前的地麵上畫下清晰的界線:以此為界,互不侵犯。若有爭議,就用這把公用的標尺來量。
接著,他組織商販們推選出五位德高望重的長者,成立市集自治會。以後小的糾紛,就由自治會來調解。大事再來找街道辦。
賣雜貨的老張感慨道:以前為了一指寬的地方都能吵上半天,現在好了,有規有矩的。
授人以漁的幫扶
午後,一位衣衫整潔但麵露愁容的中年漢子在門口徘徊許久,終於鼓起勇氣走進來。
陳主任......漢子侷促地搓著手,我、我想找個活計,可是......不識字。
陳玄放下手中的筆,溫和地問道:不要緊,慢慢說。你會做什麼?
我會養馬,漢子眼睛一亮,以前在城外的驛站做過十年馬夫。可現在城裡都用靈獸了,普通馬匹沒人要......
正好。陳玄從櫃台下取出一本精心繪製的圖冊,這是常見靈獸的飼養要點,都是圖畫,不識字也能看懂。西街的李掌櫃最近要擴大貨運,正缺懂行的幫手。
他耐心地給漢子講解圖冊上的內容:你看,這是踏雲駒,最喜歡吃這種紫苜蓿。每天要帶它跑夠兩個時辰,否則它會焦躁不安。這是負重犀,力氣大但膽子小,不能驚嚇......
漢子聽得目不轉睛,時不時提出幾個問題。陳玄都一一解答,還在紙上畫了幾個簡單的符號,教他如何記錄靈獸的狀況。
臨走時,陳玄寫了張字條讓他去找李掌櫃,朱成碧則包了幾塊特製的乾糧給他:帶著路上吃,這乾糧耐放,還能補充體力。
望著漢子遠去的背影,陳玄若有所思。這些日子,類似的情況他見了太多。在九天十地,知識被各大聖地壟斷,普通人想要識字難如登天。
井水清冽
這時,幾個孩子嘰嘰喳喳地跑進來:陳叔叔!巷子口的水井又堵住了!王婆婆去打水,差點把水桶掉進去。
陳玄立即起身,跟著孩子們來到巷子口。果然看見一口古井旁圍了不少居民,井水渾濁,水麵漂浮著雜物。
這口井每個月都要堵一次,一位老伯歎氣道,請修士來疏通一次要五斤源,咱們這些平民百姓哪裡負擔得起。
陳玄仔細觀察了井壁和周圍環境,轉身對圍觀的居民說:不必請修士,我教大家一個法子。
他讓朱成碧取來一些竹竿和麻繩,現場演示如何製作簡單的清淤工具。用這個鉤子可以撈出水底的雜物,竹竿頭上綁著布條,可以擦拭井壁。以後每十天清理一次,就不會再堵了。
在陳玄的指導下,居民們很快就學會了使用這些工具。看著重新變得清澈的井水,大家紛紛叫好。
明天我開始教大家怎麼打這種簡單的井,陳玄對圍觀的居民說,以後誰家需要打井,都可以自己動手。
手藝傳承
午後陽光正好,一位白發蒼蒼的老陶匠帶著他的作品來到街道辦。粗糙的手掌撫摸著光滑的陶器,老人眼中透著憂慮。
這手藝,怕是要失傳了。老陶匠歎道,年輕人都不願意學這個,都想去修煉。
朱成碧仔細端詳著那些造型古樸的陶器,忽然眼睛一亮:老師傅,您這手藝可是寶貝。不如在夜校開個陶藝課?
老陶匠愣住了:這......這有人學嗎?
當然有!陳玄笑道,不僅可以教製作日常用具,還可以教如何在陶器上刻畫簡單的符文,讓普通陶器也具備一些特殊功效。
訊息傳出,出乎意料的是,不僅許多婦人前來學習,連一些低階修士也表現出濃厚興趣。老陶匠看著滿滿一教室的學員,激動得雙手微顫。
沒想到,真沒想到啊......他喃喃自語,眼中重新燃起光芒。
互助溫情
傍晚時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打破了街道辦的寧靜。小石頭慌慌張張地跑進來:陳叔叔,不好了!西街的李大娘房子著火了!
陳玄立即起身,對茶肆裡的眾人說:會木工的跟我去修房子,會縫紉的去準備被褥,年輕的幫忙搬運材料!
令人感動的是,整個東區的居民都動了起來。曾經得到幫助的人都自發前來幫忙。老劉帶著徒弟們負責修繕房梁,王娘子組織婦人們縫製新被,連之前那個養馬的漢子也趕回來幫忙搬運木材。
朱成碧則在臨時搭起的灶台前,教孩子們如何為工人們準備簡單的餐食。嫋嫋炊煙中,香氣四溢的飯菜很快就被端到了工人們麵前。
互助不是施捨,陳玄對前來幫忙的居民說,今天你幫彆人,明天彆人幫你。這纔是鄰裡之間該有的情分。
李大娘看著即將完工的新房,熱淚盈眶:謝謝,謝謝大家......
免費夜校的開辦
忙碌過後,陳玄將想要開辦夜校的想法告訴了大家。
夜校不收錢。陳玄鄭重地說,識字、算數、各種生存技能,每個人都應該有機會學習。
在場的街坊們都愣住了。在荒古聖城,知識向來都是有價的,修煉功法、識字讀書,哪一樣不要花費大量源?
知識不該被壟斷。陳玄環視著眾人,這夜校,永遠免費向所有人開放。
朱成碧微笑著補充:我們還會請有特長的街坊來分享各自的技藝。每個人都來教自己擅長的,每個人都來學自己想學的。
訊息很快傳開,前來報名的人排起了長隊。更讓人感動的是,之前得到幫助的人都表示要來回饋夜校。
我教大家辨認靈草!老劉第一個舉手。
我教繪製簡單的符籙!王娘子緊接著說。
我教怎麼照顧常見的靈獸!那個剛找到工作的養馬漢子也趕回來報名。
我教陶藝!老陶匠激動地說。
我教認字!雜貨鋪的孫掌櫃也不甘落後。
就連之前來求助的林風修士也找上門來:陳前輩,我也想為夜校儘一份力,可以教授基礎的修煉常識。
燈火初上
夜幕降臨,朝歌茶肆的燈火在荒古聖城的夜色中顯得格外溫暖。陳玄和朱成碧坐在窗邊,看著外麵漸次亮起的燈火。自從街道辦開始教授製作簡易燈籠的方法後,越來越多的居民在門前掛起了自製的燈籠,這些溫暖的燈光連成一片,照亮了曾經昏暗的街巷。
街道上,結束了一天勞作的人們三三兩兩地走在回家的路上。賣了一天包子的趙大娘提著沒賣完的包子,分給街邊的流浪孩童;打鐵的張師傅扛著工具,和鄰居說說笑笑;孩子們在明亮的街道上追逐嬉戲,清脆的笑聲回蕩在夜空。
今天又解決了十三起求助。陳玄合上工作筆記,最重要的是,夜校的雛形已經建立起來了。
朱成碧望向窗外:你看,不僅是燈籠亮了,人們的眼睛也亮了。
確實,這些溫暖的燈光,遠不及人們眼中希望的光芒明亮——那是知識帶來的光亮。
茶肆裡,幾位老街坊還在熱烈地討論著夜校的課程安排。老劉和王娘子已經和好如初,正在商量著如何把靈草種植和符籙製作結合起來教學。林風修士則在一旁認真地準備著修煉基礎的講義。
後院裡,朱成碧新研製的糕點剛剛出爐,香氣引得孩子們圍在廚房門口張望。她笑著給每個孩子分了一塊,看著他們開心的樣子,眼中滿是溫柔。
城主的關注
就在這溫馨的氛圍中,聖城中心的城主府內,一位身著青袍的中年人正聽著屬下的彙報。
東區最近很熱鬨啊。城主薑明淵輕輕敲著桌麵,那個新開的茶肆,倒是做了不少實事。
奇怪的是,雖然按照常理,這種未經報備就組織民眾的行為本該引起他的警惕,但不知為何,他對這個茶肆和所謂的街道辦就是生不出絲毫惡感。反而在聽到他們為民解憂的事跡時,心中還隱隱生出幾分欣賞。
看著案頭上關於東區治安改善、民生改善的報告,薑明淵若有所思。這個月來,東區的糾紛報案減少了七成,盜竊案件幾乎絕跡,連最混亂的市集都變得井然有序。
備車,明日我要親自去看看。薑明淵做出了決定。
希望的種子
與此同時,朝歌茶肆內,陳玄輕輕握住朱成碧的手,望著簷下那麵在夜色中依然鮮豔的紅旗。
明天,夜校就要正式開課了。陳玄語氣平靜,第一課,我來講字怎麼寫。
朱成碧微笑點頭,為他斟上一杯新茶。茶香嫋嫋中,兩人的目光都投向了窗外。
在這座古老的聖城裡,一顆種子已經悄然種下,正在靜靜地生根發芽。而明天,不僅夜校要開課,似乎還有重要的客人要求。
街角處,幾個孩童還在興奮地討論著即將開始的夜校課程。對他們來說,這是一個全新的開始,對這座古老的聖城而言,又何嘗不是呢?
夜色漸深,茶香嫋嫋中,朝歌茶肆的燈火依然明亮。那麵紅旗在月光下靜靜飄動,守護著這一方天地的安寧與希望。街道上依然人來人往,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對明日期待的笑容。在這平凡的夜晚,希望正在每個人心中生根發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