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悅暢小說 > 其他 > 飛升大羅天後才發現是洪荒 > 第85章 導彈打擊
加入收藏 錯誤舉報

飛升大羅天後才發現是洪荒 第85章 導彈打擊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
    “獵犬1號,請注意,即將實施‘區域電磁靜默’打擊。倒數三秒,三、二、一!”

一輛擔任支援任務的“麒麟”坦克,其炮塔上一個不起眼的發射器微微調整角度,射出的並非高爆彈,而是一種特殊彈種。炮彈在車庫中心區域的上空精準空爆,沒有產生劇烈的衝擊波和破片,而是釋放出大量的、肉眼難以察覺的微型碳纖維絲和定向強電磁脈衝。

瞬間,整個車庫內部及周邊區域的電子裝置陷入了全麵癱瘓!無線電通訊裡充滿了刺耳的噪音後徹底中斷,敵方使用的夜視儀和微光瞄準鏡螢幕雪花一片甚至燒毀,臨時拉設的電燈全部熄滅,連一些單兵電子裝置也停止了工作。敵方指揮瞬間陷入混亂,各自為戰。

“電磁脈衝彈生效!利用這個機會,快速清剿!”陳鋒在短暫的驚愕後立刻反應過來,大聲下令。他一個標準的擒拿動作,趁對手被電磁脈衝影響而分神的瞬間,猛地將其手臂反剪,膝蓋狠狠頂在對方後腰,迅速上銬。“控製一個!”

在敵人陷入混亂、指揮失靈的寶貴視窗期內,獵犬小隊憑借嚴格的夜戰訓練和默契配合,迅速而高效地清理著殘敵,向指揮中心位置推進。失去了統一的指揮和電子裝置的支援,殘敵的抵抗變得零散而無力。

當陳鋒一腳踹開用辦公桌臨時加固的指揮室大門時,隻見那幾名外籍指揮官和叛變警員正手忙腳亂地用物理方式破壞電腦硬碟和焚燒紙質檔案。

“不許動!解放軍!放下武器!”陳鋒舉槍大喝,身後幾名隊員迅速湧入,槍口指向室內每一個角落。

然而,那名穿著mc迷彩的美軍指揮官反應極快,猛地拔出手槍朝門口射擊,同時試圖跳窗逃跑。陳鋒側身閃避,子彈擦著他的肩甲飛過。他立刻還擊,精準的兩發點射打在對方腳邊,迫使其縮回掩體。

“壓製他!其他人控製現場!”

室內爆發了短暫而激烈的交火,但在獵犬小隊絕對的火力和人數優勢下,抵抗很快被粉碎。那名美軍指揮官在絕望中試圖拉響身上的手雷,被一名眼疾手快的隊員用電擊槍擊中,渾身抽搐著倒下,被迅速解除武裝。

“指揮節點肅清!俘獲敵方指揮官一名,技術人員兩名,擊斃三人,繳獲大量電子裝置和檔案!”陳鋒迅速向指揮部彙報,同時命令隊員,“立刻檢查繳獲裝置,優先確保資料安全!”

就在車庫戰鬥結束的同時,外圍的戰鬥在試驗部隊的介入下,呈現出一麵倒的態勢。

那兩輛代號

“燭龍”

的定向能作戰平台,開始展現出其對戰場規則的顛覆性改變。

一名隱藏在遠處水塔頂部、憑借其優越射界多次對解放軍步兵構成嚴重威脅的eto狙擊手,剛剛鎖定了一名正在指揮班組推進的少尉。就在他扣下扳機的前一刻,“燭龍”平台那碩大的球形感測器陣列已然鎖定了他所在的射擊孔。

沒有震耳欲聾的炮響,沒有拖曳著尾焰的導彈,隻有一道肉眼幾乎無法捕捉的、讓空氣微微扭曲的高能鐳射束,以真正的光速,瞬間跨越數百米的距離,精準地照射在狙擊步槍的瞄準鏡上!

“啊——!”

一聲淒厲的慘叫從水塔頂端傳來。並非直接致命,但瞄準鏡聚集的鐳射能量瞬間致盲了狙擊手的右眼,劇烈的灼痛讓他丟開了武器,捂著臉痛苦地翻滾。失去了這個關鍵的狙擊點,下方步兵班的壓力驟減。

另一處,叛軍利用一棟堅固廠房的二樓視窗,架設了一挺12.7毫米重機槍,瘋狂掃射,封鎖了一條主乾道。一輛04a步戰車試圖強行突破,卻被密集的彈雨打得裝甲火星四濺,暫時被壓製在掩體後。

“麒麟小隊,請求清除b4區域重機槍火力點!”

“收到。‘燭龍-2’號接替處理。”

隻見另一輛“燭龍”平台迅速響應,感測器陣列轉向目標視窗。這一次,鐳射束並非短暫照射,而是持續聚焦!高能鐳射束像一把無形的焊槍,牢牢地“粘”在重機槍所在的視窗位置。混凝土牆體在鐳射的持續灼燒下迅速升溫、發紅、甚至開始區域性熔融!短短七八秒後,重機槍的射擊聲戛然而止,要麼是射手被高溫和飛濺的熔融物殺傷,要麼是武器本身因過熱而卡殼失效。

“目標沉默。”‘燭龍-2’號平台冷靜地報告。

“麒麟”的精準獵殺與無人平台的協同

與此同時,“麒麟”試驗坦克也在發揮其作為資訊化節點的作用。它們共享著“山貓”和“蜂鳥”傳回的實時資料,對暴露的敵方有生力量和輕型載具進行精準獵殺。

一輛被叛軍改裝、加裝了鋼板和輕機槍的民用皮卡,試圖利用廢墟的掩護快速機動,襲擊解放軍的側翼。它剛從一個斷牆後衝出,就被一輛“麒麟”的先進火控係統牢牢鎖定。

“威脅識彆:輕型武裝車輛。建議使用同軸機槍。”

炮手按下按鈕,7.62毫米同軸機槍噴吐出短促而精準的火舌,子彈如同長了眼睛般鑽進皮卡的駕駛室和引擎蓋,車輛瞬間失控撞毀在瓦礫堆上。

“獵隼”無人戰鬥車則在“山貓”的引導下,開始向建築物內部滲透,清剿殘敵。在一處車間內,兩名雇傭兵憑借複雜的機器殘骸構築了防線,準備負隅頑抗。一台“獵隼”在接收到“山貓”傳來的內部結構圖和敵人位置後,沒有直接強攻,而是利用其較小的體型,從一個檢修通道潛入,從側後方突然出現,35毫米榴彈發射器一聲悶響,精準地將兩名敵人解決。

麵對這種超越認知的打擊方式,叛軍和eto殘部的士氣急劇下降。他們慣用的隱蔽、狙擊、機動突擊等戰術,在全方位、立體的偵察-打擊體係麵前,效果甚微。

通訊被嚴重乾擾,指揮節點被端掉,重火力點被莫名奇妙的“光”摧毀,狙擊手被致盲,甚至連躲藏在建築深處都不再安全——那些“麒麟”坦克的炮射導彈總能找到刁鑽的角度進行灌頂攻擊。

恐慌開始像瘟疫一樣蔓延。特彆是那些被裹挾的前警務人員,他們首先動搖了。

“打不了!根本打不了!他們看得見我們!我們看不見他們!”一個絕望的聲音在某個尚能斷續接收的叛軍頻道裡嘶吼。

“撤退!向主廠房撤退!那裡最堅固!”有人呼喊著,但這呼喊聲中充滿了恐懼,而非決心。

開始有小股敵人脫離陣地,向工業園區最核心、也是結構最龐大的那個聯體主廠房潰退。這種潰退很快演變成了雪崩效應。

“監測到敵大規模向核心主廠房區域潰退。”“工匠”小隊指揮官向陳鋒及前指通報,“其意圖可能是依托最後工事固守待援,或尋找其他出路。”

陳鋒看著戰術平板上,代表敵軍的紅色光點正如潮水般退向那個巨大的建築群,他深吸一口氣:“他們這是自己鑽進了最後的牢籠。獵犬小隊已完成當前區域肅清,請求參與下一步圍攻任務。”

在試驗部隊的強大技術優勢碾壓下,解放軍的地麵主力部隊——包括裝甲分隊、機械化步兵以及更多的特種小隊——開始以極小的代價,迅速清理外圍所有區域,穩步向核心主廠房壓縮合圍。

坦克和步戰車占據了所有通往主廠房外的交通要道和製高點,炮口直指那片巨大的建築群。步兵們則在無人平台的配合下,逐寸清理周邊附屬建築,確保沒有敵人潛伏在側翼。

天空中,雖然武直-10因敵方防空威脅而暫時在遠空盤旋待命,但更多的“蜂鳥”和中小型偵察無人機已經如同鴉群般,將主廠房圍得水泄不通,構建起了一張密不透風的監視網。廠房每一個窗戶、每一個通風口、甚至屋頂的細微動靜,都處於嚴密的監控之下。

殘存的、最具戰鬥力的近百名eto外籍核心成員和趙偉強的鐵杆死忠,此刻全部被壓縮到了這座孤立的堡壘之中。他們關閉了厚重的防護門,試圖依托複雜的內部結構和預設的防禦工事做最後的掙紮。

然而,他們的一切努力,在絕對的技術差和力量差麵前,顯得如此蒼白。廠房內殘敵的兵力分佈、火力配係、甚至主要人員的活動區域,都通過無人機的多種探測手段(熱成像、聲音監測、微動感測),被外麵的解放軍掌握得一清二楚。

常偉思將軍在後方指揮中心,看著大螢幕上被紅色光圈死死鎖定、且內部結構被層層解析的主廠房,臉上沒有任何表情。他知道,甕中之鱉,已成定局。肅清,隻是時間問題,而且這個時間,不會太長。

他接通了通往試驗部隊和前指的專用線路:

“‘工匠’小隊,繼續監控,評估目標建築結構弱點。地麵部隊,鞏固包圍圈,做好突擊準備。是強攻,還是勸降,或者…采用更徹底的方式,我們將根據情況決定。”

他的目光銳利,“但要記住,我們的飛行員,可能還在裡麵。在確保絕對安全之前,保持壓力,等待最佳時機。”

拂曉前,某深山,火箭軍第x旅地下指揮中心

與上海浦東那彌漫著硝煙與喧囂的戰場判若兩個世界。這裡,隻有指示燈幽微的光芒、儀器裝置低沉的執行嗡鳴,以及空氣中彌漫的、略帶金屬和機油氣息的冰冷味道。巨大的電子態勢圖上,代表上海戰區的那片區域正閃爍著高亮標記。

“旅長,前指絕密指令,最高授權等級‘龍吟’。”

一名作戰參謀快步走到旅長李振邦大校身邊,將一份剛剛解密的電子命令遞到他的指揮終端上。

李振邦,一位在火箭軍服役超過二十五年的老兵,臉龐如同他守衛的群山般剛毅沉穩。他目光銳利地掃過指令全文,內容簡潔而冷酷:授權對上海浦東目標區域a1(主廠房a區及地下掩體入口)實施“外科手術式精確摧毀”,使用常規鑽地戰鬥部,要求確保毀傷效果,最大限度減少附帶損傷。指令末尾,是清晰的坐標引數、期望彈著點樣式、以及常偉思將軍的電子簽名和最高指揮機構的加密印鑒。

“確認指令來源加密校驗。”

李振邦的聲音不高,卻在寂靜的指揮中心裡清晰可聞。

“校驗通過,三重加密確認,指令有效。”技術軍官立刻回應。

“核對目標坐標與作戰預案庫。”

“坐標核對完畢,與預案‘利劍-7b’目標a1區域吻合。氣象資料、地球物理引數已更新注入。”

李振邦的目光再次回到指令上,停留了三秒。他知道,這道命令意味著那片廠房之下,不再有轉圜的餘地,隻有徹底的毀滅。他抬起頭,眼神中沒有任何猶豫,隻有軍人執行命令的絕對堅定。

“記錄:北京時間,05時17分,火箭軍某旅,確認接收並執行‘龍吟’指令。”

他沉聲道,隨即按下了指揮台上的一個紅色按鈕,整個指揮中心的燈光微微變幻,進入了更高的戰備等級。

“全旅,進入‘雷霆’狀態。重複,進入‘雷霆’狀態。”

李振邦的命令通過內部廣播係統,傳達到旅屬每一個角落。

命令傳導與陣地蘇醒

命令如同電流,瞬間啟用了沉睡在群山懷抱中的各個導彈發射陣地。

位於另一處山坳的導彈第y營指揮所,營長趙鐵柱中校幾乎在旅指令下達的同時,就收到瞭解密的具體作戰命令。

“全營注意!‘雷霆’啟動,執行‘利劍-7b’預案,目標a1!各發射單元,解除待機,進入發射程式!重複,解除待機,進入發射程式!”趙鐵柱的聲音帶著一絲壓抑的激動,但更多的是絕對的專注。

刹那間,原本靜謐的陣地忙碌起來。偽裝網被迅速撤下,隱藏在洞庫內或經過精心偽裝的東風-11a型近程彈道導彈發射車,發出了低沉的引擎轟鳴聲。這些龐大的、承載著毀滅力量的車輛,在操作員的精準操控下,緩緩駛向預設的發射點位。

在其中一個編號為“東風-107”的發射陣位上,一輛龐大的ws-2400型8軸特種運輸起豎發射車,如同從沉睡中蘇醒的鋼鐵巨獸,穩穩地停在經過精密測量的硬化地麵上。

“發射單元107,就位!”

“地麵錨定係統啟動!”

沉重的液壓支腿從車體兩側伸出,牢牢地紮入地麵,將整個發射車變成一個穩定的平台。

“起豎係統準備!”

“準備完畢!”

“導彈起豎!”

隨著發射班長一聲令下,操作員在控製台上輸入指令。隻見發射車後部的巨大起豎臂在液壓係統的驅動下,發出沉重而平穩的金屬摩擦聲,開始緩緩將那顆長達數米、塗著軍綠色迷彩、彈體上噴繪著“df-11a”字樣的圓柱狀導彈,從水平運輸狀態,逐漸抬升。

這個過程莊重而緩慢,充滿了力量感。導彈如同被喚醒的古代巨弩,一寸寸地指向天空。當彈體最終與地麵呈90度垂直時,“哢噠”一聲輕響,鎖定機構完成閉鎖。導彈巍然矗立,冰冷的彈頭直指蒼穹,帶著一種令人敬畏的肅殺之氣。

“起豎完畢!”

幾乎在導彈起豎的同時,發射車內部和伴隨的測控車內,一係列複雜的準備工作正在同步進行。

“諸元裝定!”

“接收目標引數:緯度xxx,經度xxx,高程xxx。裝定完畢!”

“接收彈道引數:初段程式轉彎角度35度,中段導引頭開機時間102秒,末段俯衝角度15度。裝定完畢!”

“戰鬥部引信引數:鑽地模式,延遲起爆112毫秒。裝定完畢!”

操作員的手指在鍵盤上飛快跳動,將一串串決定導彈飛行軌跡和毀傷效果的資料,精準地注入到導彈的製導計算機中。這些資料綜合了目標坐標、實時氣象資訊,風速、溫度、氣壓、地球自轉引數甚至重力場細微變化,確保導彈能夠沿著一條最優彈道,精準地飛向數百公裡外的目標。

“製導係統自檢!”

“自檢通過!慣性平台初始化完成!”

“彈上電源啟用!”

“一級發動機保險解除!”

“……”

一連串緊張而有序的報告聲在發射車和測控車內回蕩。每一個環節都經過千百次的訓練,不容有絲毫差錯。

最終確認與待命發射

旅指揮中心,李振邦大校麵前的螢幕上,代表著各發射單元的狀態燈正一個個由黃色變為綠色。

“報告旅長,全旅參射單元,導彈起豎完畢,諸元裝定完畢,係統自檢通過,進入待發射狀態!重複,已進入待發射狀態!”

李振邦的目光掃過螢幕,最終停留在那個代表著“東風-107”單元(以及其他幾個被指定參與此次打擊的單元)的綠色訊號上。他拿起直通前指的最高等級通訊線路。

“前指,這裡是火箭軍‘礪劍’。‘龍吟’指令已確認,各發射單元準備就緒,導彈起豎,諸元裝定完成,隨時待命發射。請指示。”

他沉穩的聲音通過加密電波,穿越山河,傳回至遙遠的上海戰區前指。

上海浦東,核心廠區外圍。

陳鋒的耳機裡傳來了“工匠”小隊指揮官清晰而冷靜的通報:“獵犬1號,以及所有外圍單位注意,‘礪劍’已準備就緒。a區打擊即將開始。重複,a區打擊即將開始。所有單位,按預定計劃,最後確認安全距離,做好抗衝擊準備。c區突襲部隊,請在衝擊發生後,按預定時間視窗行動。”

命令層層傳遞,早已部署在安全距離外的各戰鬥單位立刻做出了反應。

坦克和步兵戰車紛紛將車身調整到側麵相對薄弱但更抗衝擊的角度,或者儘可能利用堅固的殘骸、反斜麵進行掩護。車組成員關閉了所有艙蓋,戴好了防護裝具。

散佈在包圍圈各處的步兵們,則迅速進入預先選定的堅固掩體、地下設施入口的反斜麵,或者至少是遠離開闊地帶的深彈坑底部,蜷縮身體,捂住耳朵,張開嘴巴以平衡衝擊波對耳膜的壓力。每個人都緊緊貼著地麵,感受著大地深處傳來的、彷彿來自遠古巨獸蘇醒前的微弱震顫。

陳鋒和獵犬小隊的成員們,此刻正位於主廠房c區側翼一個相對堅固的半地下配電室內。他透過加固的觀察窗,最後看了一眼遠處那棟在晨曦微光中顯得格外猙獰的主廠房a區建築。

“全體都有,衝擊準備!”他低吼一聲,自己也靠坐在厚重的混凝土牆根下。

整個包圍圈,瞬間從高度戒備的狀態,轉入了一種極致的、壓抑的寂靜,彷彿暴風雨降臨前,連空氣都停止了流動。

與此同時,遠在深山中的火箭軍陣地上。

旅長李振邦大校接到了前指傳來的最終確認:“目標區域已清空,可以執行。授權發射。”

李振邦的目光掃過指揮螢幕上所有綠色狀態燈,深吸一口氣,對著麥克風,用平穩而堅定的聲音下達了最終命令:

“各發射單元,聽我命令!”

“五、四、三、二、一!”

“發射!”

在編號“東風-107”的陣位上,發射班長重重按下了那個紅色的發射按鈕。

刹那間,矗立的東風-11a導彈尾部,噴湧出難以形容的熾熱洪流!橙紅色的烈焰混合著滾滾濃煙,如同火山噴發般向下奔瀉,瞬間吞噬了發射車尾部,巨大的反衝力讓沉重的發射車也微微下沉。震耳欲聾的轟鳴聲並非瞬間爆發,而是一種持續不斷、撕裂空氣、彷彿連群山都在為之顫抖的怒吼!這聲音超越了普通爆炸的範疇,帶著一種純粹的、毀滅性的力量感。

導彈在雷霆萬鈞的推力下,緩緩離開發射架,初始速度並不快,但帶著無可阻擋的氣勢,穩穩加速,直刺那片正逐漸由深藍轉向魚肚白的天空。尾焰在黎明前的黑暗中劃出一道無比耀眼、筆直向上的金色軌跡,如同刺破蒼穹的利劍。緊接著,是第二道、第三道……來自不同發射單元的導彈相繼升空,它們拖著長長的尾煙,在空中調整姿態,最終轉向東南方向,帶著死亡的尖嘯,朝著數百公裡外的上海目標區,義無反顧地撲去!

上海,主廠房a區上空。

那令人心悸的、來自遠方的呼嘯聲由遠及近,速度極快,瞬間就壓過了戰場上所有的聲音,彷彿死神的獰笑。

站在安全區外的官兵們,即便早有心理準備,也依舊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

第一枚導彈,以近乎垂直的、近乎九十度的俯衝角,帶著刺耳的音爆,如同一道來自天外的隕星,精準地砸向了a區主廠房那最為堅固的、被認為是地下掩體主入口的區域!

“轟————————!!!”

一聲無法用言語形容的、沉悶到極致的巨響!這聲音並非僅僅來自於空氣的振動,更像是從地殼深處傳來,帶著大地的痛苦呻吟。彈頭在與屋頂接觸的瞬間並未完全爆炸,而是憑借其巨大的動能和堅固的彈頭殼體,如同熱刀切黃油般,瞬間撕裂了數層鋼筋混凝土結構,直貫地下!

短暫的、幾乎難以察覺的延遲後——

更加恐怖的能量從地底爆發了!

鑽地戰鬥部在預設的深度猛然起爆!

隻見整個a區主廠房,如同被一隻無形的巨拳從內部狠狠搗了一拳,猛地向上拱起、膨脹!堅固的牆體在無法抗拒的內外壓力差下,如同積木般從內部被炸開,無數巨大的混凝土塊和扭曲的鋼筋被拋向數十米的高空!一個巨大的、混雜著火焰與濃煙的蘑菇雲,從崩塌的建築中心騰空而起,直衝雲霄!

緊接著,是第二枚導彈,命中了緊鄰的、疑似動力艙或大型彈藥堆放點。

“轟!!!!”

這一次是更加劇烈的、帶著明顯火光和連續殉爆的巨響!巨大的火球翻滾著膨脹開來,瞬間吞噬了周圍的一切,衝擊波如同海嘯般向四周擴散,即使在一公裡多外的安全區,戰士們也能感受到那撲麵而來的、灼熱而狂暴的氣浪,捲起的塵土和細小碎石如同子彈般打在掩體和車輛裝甲上,劈啪作響。

第三枚、第四枚……導彈接踵而至,對a區進行了補充和覆蓋性打擊。整個a區徹底被連綿不絕的爆炸、衝天的火光和濃密的煙塵所覆蓋。大地在持續不斷地顫抖,彷彿經曆著一場高烈度的地震。

當第一輪最猛烈的爆炸稍稍平息,煙塵尚未散儘時,通過高空的偵察無人機和前沿觀察點傳回的畫麵,可以清晰地看到:

原本龐大的a區主廠房建築群,已經徹底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直徑超過五十米、深不見底的、邊緣呈放射狀撕裂的巨大彈坑,彈坑內還在熊熊燃燒,散發著暗紅色的光芒。彈坑周圍,是如同被巨人踩踏過的、呈輻射狀向外倒塌和碎裂的建築殘骸,所有的結構都被徹底摧毀,找不到任何大於一立方米的完整物體。

強烈的鑽地爆炸不僅摧毀了地表建築,更嚴重破壞了地下掩體的結構。可以看到彈坑邊緣有巨大的裂縫如同蛛網般蔓延,甚至部分割槽域發生了嚴重的塌陷,將地下工事徹底暴露並掩埋。任何位於其打擊核心範圍內的生物,絕無生還可能。

爆炸引發的衝擊波和震動,甚至影響到了相鄰的c區。c區靠a側的部分牆體出現了巨大的裂縫,甚至小範圍的坍塌,窗戶玻璃早已全部震碎。

“a區目標已確認摧毀。毀傷效果評估:完全毀滅。”

“工匠”小隊指揮官的聲音再次響起,依舊冷靜,但似乎也帶著一絲如釋重負,“c區突襲部隊,注意,建築結構可能受損,存在不確定風險。你們的時間視窗已經開啟。重複,‘拂曉’行動,開始!”

陳鋒從掩體後猛地站起,拍了拍滿身的塵土,透過觀察窗看向那片已然化為煉獄焦土的a區,又看了看旁邊雖然受損但依然矗立的c區。

“獵犬小隊!”他大吼一聲,聲音在爆炸餘音未散的空氣中格外清晰。

“到!”所有隊員齊聲應答,迅速在配電室內集結,目光灼灼。

“檢查裝備!我們的任務開始了!目標c區,救出飛行員,肅清殘敵!行動!”
← 上一章 章節列表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