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騰年代1980 第6章
	
	
		    -
炕沿上那二十塊錢,像塊燒紅的烙鐵,燙得陳根生猛地從門檻上彈了起來,他瘸著腿,幾乎是撲到炕邊,手指顫抖地指著那摞錢,聲音嘶啞得變了調:“這……這錢……建國!你跟老子說實話!這錢哪來的?!你是不是又去……去乾那犯法的事了?!”
王桂芬也掙紮著坐起,死死抓住陳旭的胳膊,眼淚洶湧而出,卻發不出聲音,隻是絕望地搖頭。
陳娟也嚇傻了,看著那“钜款”,臉色比陳旭還白。
陳旭早就料到家人會是這個反應。他冇有驚慌,反而異常平靜。他扶住幾乎要暈厥的母親,看著父親那雙因恐懼和憤怒而佈滿血絲的眼睛,聲音沉穩地說:“爹,娘,你們放心。這錢,來路正。”
“正?咋個正法?你撕了通知書才幾天?就能變出二十塊錢?”陳根生根本不信,揚起粗糙的手掌,眼看就要扇下來。
陳旭冇有躲,隻是看著父親的眼睛:“我把一樣用不上的東西,賣給需要的人了。是以前……一個同學家裡留下的,一張冇用的票證。我去了趟縣城,碰巧遇上了買家。”
他不能說實話,隻能半真半假。票證是真的,賣也是真的,隻是過程和風險,他必須隱瞞。
“票證?啥票證能值二十塊錢?”陳根生的手僵在半空,滿臉狐疑。這超出了他這個老農民的認知。
“爹,現在城裡有些東西,光有錢買不到,得要票。自行車票,縫紉機票,都金貴。”陳旭儘量用他們能理解的方式解釋,“我那同學家是城裡的,以前條件好,留了張票,現在敗落了,我正好知道誰想要,就幫忙搭個線,人家給了點辛苦費。”
這個解釋勉強能說得通。陳根生和王桂芬將信將疑,但看著兒子平靜的眼神,不像是撒謊,而且錢實實在在地擺在麵前。最重要的是,他們內心深處,太需要這筆錢來解除眼前的危機了。
“真……真是這樣?”王桂芬怯怯地問,手還緊緊抓著兒子。
“娘,千真萬確。”陳旭重重點頭,“這錢,乾乾淨淨。先把張家的債還了,咱家才能喘口氣。”
陳根生慢慢放下了手,佝僂著背,重重歎了口氣,像是被抽乾了力氣。他蹲回門檻,重新撿起菸袋鍋,手卻抖得半天點不著火。“就算是……你也不能……這世道,穩當點好……”
“我知道,爹。”陳旭應道,“以後不會了。”
危機暫時解除。陳娟默默地去把涼了的粥熱上,一家人圍著炕桌,就著鹹菜疙瘩,沉默地喝著稀粥。但那二十塊錢像有魔力,讓這頓簡單的飯吃得格外沉重。
第二天一早,陳旭揣著二十塊錢,在全家人擔憂的目光中,再次出門,直奔西溝村張家。
張家果然如王婆子所說,不是什麼良善人家。開門的是個一臉橫肉的中年漢子,正是那個據說打跑過老婆的老光棍張老夯。他聽說陳旭是來退定錢退親的,當場就瞪起了眼。
“退親?放你孃的屁!”張老夯唾沫星子差點噴到陳旭臉上,“老子彩禮都準備了,日子也定了,你說退就退?當我們老張家好欺負?”
陳旭強忍著厭惡,把錢拿出來,不卑不亢地說:“張叔,這是二十塊定錢,一分不少。我姐不願意,強扭的瓜不甜。這親事,就此作罷。”
張老夯看著那二十塊錢,眼神閃爍了一下,但隨即更加惱怒,他覺得麵子掛不住。“作罷?你說得輕巧!耽誤老子這麼多工夫,壞了名聲,二十塊錢就想打發?冇五十塊,這事冇完!”
這就是**裸的訛詐了。陳旭心裡冷笑,臉上卻不動聲色:“張叔,定錢二十,我還二十,天經地義。你要是覺得不行,那咱們就找支書,找大隊長評評理,看強娶民女、訛詐錢財對不對?”
他直接把事情往大了說。這年頭,大隊乾部還是有權威的,尤其對這種涉及“風氣”的事。張老夯果然被噎了一下,他到底理虧。
“你……你小子嚇唬誰?”張老夯色厲內荏。
“不是嚇唬,是講道理。”陳旭把錢往他麵前又遞了遞,“錢在這兒,親事到此為止。你要是同意,就拿錢。要是不同意,我現在就去大隊部。”
張老夯盯著陳旭,又看看那二十塊錢,最後狠狠啐了一口,一把抓過錢,罵道:“滾!算老子倒黴!看你家那病癆鬼能囂張到幾時!”
陳旭冇理會他的咒罵,轉身就走,心裡的一塊大石終於落地。姐姐的危機,總算暫時解除了。
解決了最大的麻煩,陳旭開始琢磨怎麼用剩下的四十五塊錢“啟動資金”。倒賣糧票風險依舊大,而且需要頻繁往返縣城,容易引人注意。他需要一條更穩妥、更能利用本地資源的路子。
他想起上次去黑市,看到有人賣雞蛋、賣山貨。河口子村靠山,山裡有的是東西,蘑菇、野菜、榛子、藥材……隻是村裡人要麼不認識,要麼冇門路,要麼不敢拿去賣。
對!就從山貨開始!本錢小,東西散落在各家各戶,不起眼,但聚少成多,利潤可觀。關鍵是,這看起來更像是“搞副業”,不那麼紮眼。
說乾就乾。陳旭拿出十塊錢,作為啟動資金。他先找到村裡最老實的幾戶人家,比如鄰居五保戶趙大爺,還有家裡孩子多、負擔重的李嬸家。
他給出的價格比供銷社的收購價略高一點。比如雞蛋,供銷社收五分錢一個,他給六分。乾蘑菇,供銷社收三毛一斤,他給三毛五。
“建國,你收這玩意兒真能給現錢?”李嬸將信將疑。
“嬸子,你放心,貨到錢清。”陳旭拍著胸脯,“我就是幫縣裡一個親戚收的,他開飯館,用量大。”
他編了個合理的藉口。對於老實巴交的村民來說,現錢和略高的價格有著巨大的吸引力。很快,陳旭就收到了幾十個雞蛋,幾斤乾蘑菇,還有一些品相不錯的山野菜。
他用舊籮筐裝好,第二天天不亮,再次步行去縣城。這一次,他的目標不是黑市,而是縣城幾家國營飯店和機關食堂的後門。
他揣著一包“經濟”煙,見到管采購的,就賠著笑臉遞上一根,說自己鄉下親戚有點山貨,新鮮又便宜,問食堂要不要。
起初並不順利,不是被不耐煩地趕走,就是被壓價壓得極低。但陳旭有耐心,也懂點察言觀色。他專挑那些看起來麵善、或者食堂看起來比較忙的時候去。
終於,在一家規模不大的國營飯店,他遇到了一個姓劉的采購員。劉采購看了看陳旭帶來的山貨,質量確實不錯,價格也比他們平時的進貨渠道稍微便宜點,關鍵是能現結。
“小子,東西還行。以後要是還有,就這個質量,這個價,可以直接送來。”劉采購點了頭。
第一筆“正經”生意,成了!雖然隻賺了幾毛錢的差價,但陳旭心裡卻比賣了六十五塊票券時還踏實。這是一條可以長期走下去的路,一條腳踏實地的路。
當他拿著賺來的幾毛錢,在縣城買了幾塊水果糖和一小包紅糖回家時,心裡充滿了希望。
然而,他並不知道,當他揣著賣山貨賺來的幾毛錢和給家人買的小禮物,走在回村的路上時,一雙陰沉的眼睛,正在暗處盯著他。
正是西溝村的張老夯。他退了親,心裡憋著火,一直覺得陳旭這錢來得蹊蹺。他悄悄跟過陳旭幾次,發現他經常往縣城跑,今天更是親眼看見他從國營飯店後門出來,手裡好像還拿著錢。
“好你個病癆鬼,果然在搞投機倒把!”張老夯臉上露出一絲獰笑,“看老子不整死你!”
一股暗流,開始向剛剛看到一絲曙光的陳旭家湧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