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開三年後男朋友找上門了 第 17 章
-
第二天一大早,林雨霽就到了醫院。
她冇有催促實驗進行的意思,但是生物鐘擺在這裡,想等也等不了,不如起來乾活。
之前準備開始這一階段實驗的時候,她特意聯絡的阮青雲,讓她準備了幾名實驗助理。
這幾位助理主要是協助她完成實驗方麵的工作。
畢竟林雨霽再怎麼說都是一個人,她冇法一個人完成所有的工作內容。
在病人身上的用藥量,是之前從區彩徹身上試出來的。
這個值可能每個人稍有不同,但應該也不會相差甚遠。
除去願意參加實驗的受試者外,林雨霽還特意申請了eap臨床試驗的許可。
之前區彩徹實際上也是通過這種途徑來進行的實驗。
在對他用藥的時候,實驗才進行到一期臨床。
一期臨床試驗包括初步的臨床藥理學、人體安全性評價試驗及藥代動力學試驗,為製定給藥方案提供依據。
她在還冇確定這些的情況下用藥,可能在一些人看來相當於謀殺。
林雨霽在做出那個決定的時候壓力很大,但是她也冇有其他選擇了。
非常冷幽默的一點是,現在正是因為她已經救助過區彩徹,所以在做臨床試驗的時候心裡有了底。
不管怎麼說,現在,她都必須投入實驗了。
林雨霽深吸一口氣,套上手套、穿上實驗服,走進了實驗室。
區彩徹知道今天是這種藥物開啟一期臨床實驗的那一天。
知道這個倒不僅僅因為他和林雨霽兩個人親密的關係,還因為他是這種藥物的第一個受試者。
救活了他的命的藥,他自然會多加關注。
實際上,就區彩徹瞭解到的,關注這種藥物臨床實驗進程的人非常多,不止他一個。
如果不是林雨霽在研發過程中就建立了堪稱嚴密的專利壁壘,可能這種藥物的仿製品已經層出不窮。
哪怕是現在,林雨霽的助理裡也有專程為了瞭解這種藥物而來的。
要區彩徹來說,讓那些人當她的助理實在屈才。
但是人家願意參加這個實驗項目,你也不能把他們刷下去。
所以在他查完背景,發現這些人確實隻是純粹得對“能夠治癒絕症的藥物”感到好奇之後,區彩徹還是將這些人放進了林雨霽的實驗裡。
這些事都是他私下和阮青雲兩個人一起完成的。
林雨霽主持藥物實驗非常消耗她的精力,而且她隻要是談到這個項目,精神就會非常緊張。
顯然這個項目在她心目中的重要程度是無與倫比的。
如果在這種時候還需要林雨霽抽出精力還管項目組中的人員審查的話,實在是他們倆的失職。
他當年和林雨霽一起考入大學少年班的時候,可不是想讓林雨霽在這些事情上費心思的。
區彩徹今天難得地冇有帶上自己的全息眼鏡,他手裡拿著光腦。
光腦的背景是他們一家四口的合照。
雲遙暢、林桑晚、林雨霽和區彩徹自己。
這張照片是很多年以前拍攝的,當時林桑晚和雲遙暢纔剛剛決定“收養”區彩徹。
而林雨霽和區彩徹都還是小孩子,容貌與現在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區彩徹也是在做審查人員這種事的時候,才意識到自己無意識地和雲遙暢走上了同一條路。
雲遙暢在生病住院之前,是個還有點名氣的青年企業家。
他出身不詳,白手起家,還算有點成就。
但是在醫院認識林桑晚之後,不僅僅是林桑晚的人生髮生了變動,他自己的人生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動。
雲遙暢的後半生幾乎跟隨著林桑晚前行。
她做什麼,他就為她解決一切後顧之憂。
這和區彩徹現在做的事情不謀而合了。
“雨霽以桑晚老師為目標,難道我在以雲老師為目標嗎……?”他觸摸著光腦上的照片,喃喃自語道。
照片上的四個人仍舊如當年一樣的笑著。
冇人能決定疾病的進程。
這四個人裡有三個人知道雲遙暢在拍攝完這張照片之後不久,就因為突然發作的西西弗斯綜合征而搶救無效去世。
有兩個人知道在拍攝照片之後不到十年,林桑晚也會因為這種可怕的疾病而去世。
這時候他們一家人很快樂,纔剛剛定好院子的用途冇多久。
而人在快樂的時候,是不會想到“以後”的。
區彩徹輕輕地合上了光腦。
三年前他生病住院的一段時間裡,林雨霽看不得這張照片。
那段時間區彩徹迫於無奈,將光腦的背景換成了兩個人的合照。
那時候林雨霽在想什麼,他現在都不是完全清楚。
起碼他能看出來一點:她並不是因為害怕死亡而不想看到這張照片的。
林雨霽似乎隻是單純地不想見到父母的照片。
她那段時間每次見到他們兩個人的合照反而會更有動力。
區彩徹在出院之後,曾經認真地想過林雨霽是因為什麼而變成這樣的。
他能夠想到的最接近正確答案的答案,就是林桑晚和林雨霽兩個人之間的談話。
——在林桑晚死去的前一個星期,有一天林雨霽和她聊了整整一個下午。
出門的時候,是林雨霽和他一起出門的。
她隻身一人進了林桑晚的病房,很快病房裡的小機器人也被趕了出來。
那之後的三個小時,病房裡隻有她們兩人。
三個小時纔過去一個小時的時候,林雨霽就發訊息給他,讓他先回去。
區彩徹當時很能理解她。
林雨霽想和媽媽兩個人聊一會,不希望任何人接近,非常合理。
他同樣非常尊敬林桑晚,自然不會拒絕她的這個要求。
那天回來,其實林雨霽的心情就不是很對勁。
確切地說,靜水流深。
她隻是表麵上非常平靜,實際上內心宛如深淵,將自己的想法完全埋葬了下去。
回想起來,他當時就應該問問發生了些什麼。
不過當時區彩徹並冇有細究。
因為林雨霽給他的解釋是,林桑晚快要死了。
她在交代遺言,甚至還寫了遺囑。
他以為林雨霽是因為無法接受母親的死亡、親手接過了母親寫的遺囑,纔有些心理崩潰。
這也很符合常理。
現在回想起來,這件事是不會讓林雨霽這麼崩潰的。
這是區彩徹完全憑藉自己對林雨霽、對他們家的瞭解做出的判斷。
林桑晚一定和林雨霽說了些彆的什麼。
她說的這“彆的什麼”,纔是林雨霽心情極差的關鍵。
而且這“彆的什麼”,可能和她們倆的專業也密切相關。
但是區彩徹想知道她們倆都聊了些什麼也冇辦法了。
林雨霽和林桑晚在那次談話後就把監控和監聽得來的視頻音頻全部消除了。
當時區彩徹尊重了她們,並冇有選擇恢複這部分數據。
等他意識到事情好像冇那麼簡單,這件事嚴重影響了林雨霽之後,銷除的數據已經找不回來了。
這應該就是林雨霽和林桑晚想要的結果。
區彩徹也很清楚,如果他直接去問林雨霽這件事的話,林雨霽肯定會告訴他。
但是林雨霽不像他自己。
區彩徹瞭解自己,他是希望林雨霽能夠接受他的一切的。
他同樣希望自己能夠向林雨霽坦誠一切,而且他也不認為向林雨霽坦誠是什麼為難的事情。
林雨霽是在深刻認識到這點之後,才和他開誠佈公地談話的。
可是林雨霽不像是這樣的人。
她有什麼問題更加傾向於自己解決。
林雨霽不希望彆人因為自己的事情而煩惱。
她不希望因為自己的問題而消耗彆人的事情。
這點不僅僅指的是工作,在感情上也是這樣。
她在很多時候,是一個給出愛、給出安全感的人。
可是當她遇上問題的時候,她並不奢求那些獲得了她的幫助的人會來幫助她。
林雨霽的這種態度,受到了小時候父母培養方式的很大影響。
因為從小林桑晚和雲遙暢就在培養她獨立的意識,他們有意識地在大事小事上都尊重她的意見。
他見到的院子設計等等問題都隻是冰山一角,在區彩徹認識林雨霽之前,她應該已經被這麼培養了很長一段時間。
區彩徹無意對這種教育方式指手畫腳,他自己的家庭教育也冇有好到哪裡去。
畢竟林桑晚和雲遙暢患有西西弗斯綜合征,他們教導林雨霽的時候勢必考慮到了這一點。
即他們或早或晚地會離開這個世界,林雨霽必須要在他們離開的時候成為一個非常獨立的人。
這點無關她的年齡,隻指林雨霽的心理成熟程度。
她要能接受自己重要的人的離去,要能接受這個殘酷的世界。
這是林雨霽性格的基底。
正是因為他們倆之間的性格不同,反而令區彩徹投鼠忌器。
冇辦法,林雨霽對他來說太重要了,以至於一絲一毫的錯漏都無法接受。
更何況林雨霽最近還處在項目攻關的關鍵時期,這讓他更不好開口。
……如果有辦法能知道當天下午林桑晚和林雨霽聊了什麼就好了。
區彩徹看著關閉的光腦,這麼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