瘋批太子是個戀愛腦 第220章 認祖歸宗
“去請國公爺過來!”老夫人看了一眼下麵的周世子,還有周勝蘭,知道嫁妝的事不給個說法是過不去了。可這麼大的事,也不是她能做主的。
楊元康很快就被請了過來,一進屋子,看到周世子和周勝蘭後,便道,“大嫂的嫁妝有一半給了婉心,她也是你的侄女兒,當初你也是抱過她的,想必你也是願意給她做添妝的吧。
”
周勝蘭被他的話惡心到了,他楊元康的女兒出嫁居然要她一半的嫁妝做添妝,這臉還真是大。周勝蘭冷笑一聲,眼中閃過一絲不屑,“國公爺這話可真是讓人難以苟同。
我的嫁妝是周家給的,與楊家何乾?更何況,婉心的你的女兒,我隻是個伯母,哪裡就要半數的嫁妝做添妝了,一兩套頭麵足矣。”
她的聲音不大,卻字字如刀,直刺人心。
楊元康臉色微變,但很快恢複鎮定,他輕咳一聲,故作淡然地說道,“大嫂啊,你多年不在京中,有些事怕是不清楚。這些年,楊家已經不比當年,已經是有些入不敷出了,您是大嫂,總不能見死不救吧!
”
這是要賴賬啊,下一步不會就要撒潑打滾了吧!楊元康的不要臉,再次重新整理了周勝蘭對這對母子的認知。錢財乃身外物,她本身不看重,可是被人這麼算計,咽不下這口氣。
“既然這樣,那就讓我的兒子和女兒認祖歸宗,他們成了楊家的孩子,我怎麼花銷都是樂意的。”
打蛇打七寸,你們捨不得銀子,那就舍點兒彆的吧!
周勝蘭此話一出,廳堂內的氣氛瞬間降至冰點。楊元康的臉色變得鐵青,顯然沒料到她會提出這樣的要求。他張了張嘴,卻一時找不到合適的言辭來反駁。
畢竟,認祖歸宗這種事情,牽扯的不僅是錢財,更是家族的顏麵和血脈的歸屬。“大嫂,你這是何意?”楊元康強壓下心中的不快,語氣中帶著幾分試探,“孩子的事情豈能如此兒戲?
他們是不是楊家的血脈都有待查證,怎麼就能認祖歸宗?”
周勝蘭冷笑一聲,目光如炬地盯著他,“二弟,你這話什麼意思?難不成你以為我是來混淆楊家血脈的?
你這樣做,對得起你大哥嗎?”
她的聲音不高,卻字字鏗鏘,直擊要害。他剛要出聲,姬珩帶著劍塵來了,“誰敢混淆楊家的血脈!”
太子殿下來了,楊老夫人趕緊從主位上下來,上前要給太子行大禮。
姬珩並未攔著,直到他們行了大禮,他才讓秋喜把楊老夫人扶了起來,自己坐在了主位上,冷眼看著下麵的人。“素素是什麼情況,定國公想必比本殿清楚,現在,你還有什麼可說的?
”這話是對著楊元康說的,姬珩的聲音清冷,不帶任何一絲的情緒。楊元康被問得啞口無言,額頭滲出細密的汗珠。他張了張嘴,似乎想辯解什麼,但對上姬珩那雙冰冷的眼睛時,所有的言語都化作了沉默。
廳
堂內的空氣彷彿凝滯了一般,連呼吸聲都變得清晰可聞。周勝蘭站在一旁,嘴角微微揚起,露出一抹意味深長的笑容。她並未急於插話,而是靜靜地,冷漠的看著他們的表演,當年怎麼不知道,他們做戲居然比戲子都還要好。
而楊老夫人則低垂著頭,雙手緊握成拳,指節泛白,顯然內心並不平靜。姬珩的目光掃過眾人,最後落在劍塵身上。他的語氣緩和了些許,“劍塵雖為遺腹子,但身份毋庸置疑。
若有人質疑,不妨拿出證據來。”
這句話如同一道驚雷,在廳堂內炸開,令每個人心頭一震。劍塵站在那裡,神色平靜,彷彿事不關己。
他的目光淡然掃過眾人,最後停留在周勝蘭的身上,似乎在等待什麼。楊元康的臉色愈發難看,嘴唇微微顫抖,卻依舊沒有說出一句話。
周勝蘭的笑容漸漸收斂,眼神中多了一絲深思,她輕輕抬手,整理了一下衣袖,動作優雅而從容。楊老夫人突然抬起頭,眼中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似悲痛,又似不甘。
她的聲音沙啞,帶著幾分虛弱,“憑殿下的幾句紅口白牙的,就讓我們定國公認下不知道哪裡來的孩子,隻怕是不妥當吧。”
姬珩聞言,眸光微沉,似有寒霜掠過。
他並未急於回應,而是緩步向前,每一步都彷彿踏在眾人的心絃上,令氣氛愈加緊繃。他停頓片刻,目光如炬地看向楊老夫人,語氣平靜卻暗含鋒芒,“本殿從不妄言,若無十足把握,豈會貿然前來?
”
這一番話,讓廳堂內的空氣再度凝固。周勝蘭的眉梢微微一挑,她相信太子殿下能很好的解決這些事,而楊元康則顯得更加侷促不安,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衣襟邊緣。
劍塵依舊保持著那份淡然,隻是嘴角勾起了一抹幾乎難以察覺的弧度,彷彿一切儘在掌控之中。就在眾人各懷心思之際,門外忽然傳來一陣急促的腳步聲,伴隨著一個略顯慌亂的通報:“殿下,有人求見!
”
這突如其來的聲音打破了僵局,也將所有人的視線引向了門口。誰也沒想到,在這場博弈的關鍵時刻,竟還有人膽敢闖入。來人是三位長者,見到太子殿下後,慌忙要下跪,被秋喜公公攔住了。
不用問了,這三位便是如今楊家宗族的族老們,為首的是族長,他一早得到了訊息,便匆匆趕來。他們的到來顯然出乎在場眾人的意料,但也讓局勢變得更加複雜。
族長略顯蒼老的臉上寫滿了焦急與慎重,他環顧四周,目光最終落在周勝蘭身上,語氣帶著幾分悵然,“你帶著孩子回來了?”
周勝蘭微微一怔,目光平靜卻透著一股難以言喻的堅定,“是的,我回來了。
我的孩子是楊家的,我帶孩子們回來認祖歸宗。”
她的聲音不大,卻清晰地傳入每個人的耳中,彷彿一塊石子投入湖麵,激起層層漣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