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起雲湧紅顏怒 封地改革
-
封地改革
正所謂理想是豐滿的,現實是骨感的,秦王和林悅的雄心壯誌都必須建立在強大的軍事和經濟實力上。
目前而言,大殷國力還是非常孱弱的,貪官汙吏比比皆是,土地兼併嚴重,皇室子弟和權貴豪門大肆圈地。
加上天災**不斷,導致老百姓生活困苦,不少老百姓流離失所,特彆是沿海地區,流民一年比一年多。
而大殷主要靠農業收稅,百姓手中的土地大量減少,必然會導致稅收減少,雖然秦王在京城殺了一大批貪官汙吏,使得國庫充盈,但土地政策和稅收製度不改,加上泰安帝仁慈好忽悠,國庫撐不了多久又會捉襟見肘、入不敷出。
而軍隊呢?據顧正煊初步瞭解所知,除了肅北軍,其它軍隊的戰鬥力都很弱,特彆是沿海地區,由於朝廷經常拖欠軍餉,有時好幾個月甚至一兩年不發軍餉,導致衛所逃兵很多。
大殷共有三百九十八個衛所,其中南方十省有二百一十六個,沿海地區有一百零七個,一個衛所按兵製應配一千至一萬人,但在沿海一百零七個衛所中,人數最多的才九千餘人,人數最少的不足三百人。
且武器和裝備嚴重不足,這樣的情況,戰力能不弱嗎?不少衛兵還經常出工不出力,一有戰亂或倭盜搶劫,直接投降或加入倭盜的都有。
水師的情況更糟糕,戰船破舊不堪,朝廷兩年冇撥過維修和更新裝備的費用,軍餉隻發了一半,各種補給物資也不能及時到位,還經常被剋扣。
難怪倭盜一來,水師集體裝瞎!冇錢冇裝備冇武器,誰會賣命?誰又會去白白送死?
瞭解情況後,秦王長歎了一口氣!又憤怒又無奈,必須花大力氣整頓並逐步改善,但一年半載的,肯定扭轉不了局麵,冇個三年五載,軍隊恐怕都難以強大起來。
顧正煊也不急,先從水師和沿海衛所開始整頓,邊整頓邊招兵買馬,一要保證充足的軍費,並足額發放軍餉;二要保證兵力充足且戰鬥力強。
秦王一開口,朝廷不敢拖欠軍費,隻不過還冇到位,還在押送的路上。
林悅想在秦王封地搞土地和稅收改革,由衙門出麵回購百姓手中土地,並將所有無主之地收歸衙門所有,禁止有權有勢之人惡意圈地占地。
並規定秦王封地內,普通人名下土地不得超過五十畝,舉人名下免稅土地不得超過一頃,六品及以下官員名下免稅土地不得超過三頃,六品以上官員名下免稅土地不得超過五頃,皇室子弟名下免稅土地不得超過十頃,宅院不計在內。
有功名者名下多出來的土地也要收稅,多的越多收的稅也越多,不能隻收普通老百姓的稅,在林悅與秦王的談笑間,超額累進計稅法橫空出世。
封地內各衙門成立資源司土地局,主管收地,並將回收的土地按不同要求出租給相關人員耕種或經營,且收回來的土地隻能出租不能出售,所有土地都必須登記造冊,以備覈查。
這隻是開始,五年後再改,爭取一步步的循序漸進的將兩省土地全部收歸衙門所有。
這一舉措必將引起大地主和權貴豪門的強烈反對,解決方法有兩個,一靠秦王的軍隊強勢鎮壓,二靠鼓勵經商和投資來轉移矛盾。
凡主動賣地給衙門者,可參與王府產業建設,投錢入股煤炭廠、玻璃廠、製藥廠等各大工廠,也可入股海外貿易。
不按要求納稅者不準經商,凡在秦王封地內經商,必須去衙門辦理許可證和營業證,冇有許可證和營業證不準經商。
土地必須收歸衙門所有,除了宅基地,所有人都不得私占私圈土地,這就是土地公有製。
這樣一來,可遏製土地兼併,也可保失地百姓有地可種,不至於成為流民,百姓隻要有地種,能吃飽飯就不會參與造反。
當然,這樣做有個前提,就是衙門必須有錢,冇錢的衙門可向秦王府免息借銀,期限為十年,但必須專款專用,且形成比較完善的管理製度。
還有山地湖泊和森林,無主的全歸衙門所有,有主的也要想法子收歸衙門所有,先收地,收完地再收山林湖泊,資源司將陸陸續續的增加林業局、礦業局等部門,當然,這將是一個漫長的過程,不急慢慢來。
還要在秦王封地內大力推廣紅薯種植,並鼓勵農民開荒種地,開荒開出來的地三年內不收稅。
在秦王封地內,鼓勵經商,大力發展商業和手工製造業,鼓勵各行各業的人建作坊、建工廠,並收取相應的商業稅和個人所得稅!且賺得越多,收的稅也越多。
一旦放開海禁,鼓勵出海貿易,但一定要有衙門發的許可證,並繳納一定的關稅,違者輕則麵臨钜額罰款,重則抄家滅族。
取消戶籍世襲製度,所有人一律為大殷居民,隻分良籍和奴籍,將士特彆是為國犧牲的戰士需在衙門備註清楚,其子女在秦王封地內考秀才或舉人可加分錄取。
秦王封地內的科舉考試也要改革,采取百分製,除了要考四書五經,還要考算學和騎射功夫,連騎馬射箭都不會,弱不禁風的當什麼官!特殊情況除外。
貧困學子可以考由秦王府主辦的星耀學院,成績優秀者非但免費吃住,還有獎學金和助學金可拿,成績一般的隻要能考進去,學院提供勤工儉學崗位,以幫助學子自力更生。
所有孤兒或無家可歸的流浪兒童都可去百工學堂學習一技之長,孤寡老人及棄嬰也有秦王府辦的慈幼局接收照顧。
秦王封地內重新登記人口和重新丈量土地,以家庭為單位發戶口本並覈對家庭成員身份證和指紋等資訊,並確定宅基地資訊。
還要製定官員考覈品級製度,一看人口,鼓勵生育,人多力量大!二看土地回收情況,劃分不同的範圍,達到者為良,超過者為優,冇達到則為不合格。
三看管轄範圍內的犯罪率;四看稅收;五看糧食產量;六看教育,根據考中的秀才、舉人、進士人數而定。
七看經濟文化、工業商業等情況而定,有特彆貢獻者或重大發明發現者,主官覈定為優。
七項考查目標,得五個及五個以上的優才能提拔,三個至五個以內為良,兩個及以下為合格,一個都冇有則為不合格三年內不得提撥,連續兩年不合格,視情況而定,輕則降級使用,嚴重者直接罷免、永不錄用。
凡弄虛作假者,一經發現,視情況而定,輕則罷免,重則抄家滅族!其子孫後代三代以內不得入仕。
這些都隻是秦王和林悅討論後的初步想法,具體措施還有待完善,但大致方向已定,隻等秦王幕僚和謀士拿出詳細製度和實施細則,便可頒佈下去,分發給閩建和粵東兩省相關衙門去執行。
萬事開頭難,林悅身邊八大丫鬟成了她的全能助手,非但要照顧好她的衣食住行,還要替她跑腿辦事,除了綠柳和艾香,其它六個皆能文能武,能力出眾且都有一技之長。
林悅也不會虧待她們,帶著她們一起賺錢,秦王還給予了她們一定的權力,可以直接調動一百以內的秦王親衛府兵,有事也可以直按找他。
顧正煊給了林悅直接調動秦王所有親衛府兵的權力,且護衛統領、副統領及所有護衛長必須聽從林悅命令列事。
王府及封地內的一切事宜,林悅都可以過問並作主,若有不服從者直接抓起來,等他來處理。
顧正煊表示:我在前方廝殺,你在後麵管家!攜手一起打天下!
秦王和林悅在一起待了二十天,商量並討論了很多事情,林悅將前世的不少製度改了一下展現在秦王麵前,大部份得到了秦王的認可和支援,少部份被秦王否決掉了,比如廢除奴隸製度,秦王摸了摸林悅的腦袋一口否決了。
興泉府瘟疫徹底結束之後,顧正煊帶著三萬親衛府兵前往安化府滅倭,並派人把停留在榕城府的所有人接來了興泉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