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神台下跪何人?女媧宮小妖祭 第84章 明心見性
“無需好高騖遠。”蕭辰感受著體內道氣激蕩。
“眼下目標,便是以《百族化道築基訣》溫養道氣,強化肉身神魂。”
“待我突破先天,道氣稍具規模,或許便能真正以氣凝絲,禦使一根樹枝、一片草葉,初步展現這劍典的威能……”
“哪怕隻是最基礎的‘劍光分化’虛影,也足夠應對許多局麵了。”
“現下隻需要對《上清截天劍典》進行感悟,將劍典之意先刻入真靈之中。”
想到這裡,他重新振作精神,盤膝坐好,開始調息恢複。
腦海中,那無形之劍的意念卻已深深紮根,成為他未來道途上最明亮的燈塔之一。
月光透過瀑布的水汽,映照著他小小的身影,那身影之下,彷彿正孕育著一柄終將驚動諸天的神劍。
“再來!《上清截天劍典》!”蕭辰開始了再次的感悟。
感悟中,前世的記憶碎片如潮水般湧來。
冰冷的雨夜,身為幼鶴的他奄奄一息,瑟瑟發抖。
一道溫和的身影出現,將他小心翼翼捧起,帶回洞府,以靈藥救治,日夜不輟地照顧。
“小家夥,天地之大,既有緣相遇,便好生活下去吧。”那是他第一次感受到溫暖。
在雲塵子座下,他開啟了靈智,學習文字,誦讀道經。
師父從不因他是妖而輕視,反而因材施教,引導他感悟自然之道。
“道法自然,眾生平等。鶴兒,你的路,在你腳下,亦在你心中。”
雷劫之下,他憑借師父所授法門與自身積累,艱難扛過天雷,褪去鶴身,化形成功。
那一刻,他望著蒼穹,心中充滿了對師父的感激與對大道的好奇。
受師命前往女媧宮擔任小祭祀,目睹人間繁華與疾苦,主持祭祀,引導萬民祈願。
那段經曆,讓他對“守護”與“秩序”有了更深的理解。
後來他遊曆洪荒,或化身醫者救死扶傷,或應百姓之請行雲布雨。
他曾見過饑荒中易子而食的慘劇,也見過甘霖普降後萬民歡騰的景象。
那些喜悅、感恩、悲傷、絕望的麵孔,深深烙印在他心中。
封神劫起,截教大亂。
長耳定光仙背叛師門,獻出六魂幡,反戈一擊。
他親眼目睹同門慘遭屠戮,自己亦被其以六魂幡暗算落敗,心中充滿了不甘與憤怒,也有一絲迷茫:為何修行之士,也會如此背信棄義?
這些記憶的碎片,尤其是那些與普通生靈相關的悲歡離合,是他前世作為逍遙仙鶴時未曾真正深入體會的。
他忽然明悟,師父雲塵子以及截教那些大能時常提及的“心境”為何如此重要。
若自己前世能更早明心見性,更深地理解眾生之苦與道之真義。
或許麵對定光佛的背叛與強**寶時,道心能更加堅定,不至於那般輕易被撼動。
“這一世,我雖為狐身,卻擁有人族情感與前世記憶。”
“我的道心,當從‘明心見性’開始。”蕭辰心中澄明,“需認清本我,知曉為何而修行。”
“是為超脫?是為複仇?”
“不!”
“是為……酬師恩,踐友諾,雪仇恨,解心惑!”
一股前所未有的清明之感流過心頭,彷彿靈台被拭去塵埃。
他隱隱感覺到,自己的心境踏入了一個新的層次——明心見性。
這對他未來修行,尤其是抵禦心魔,將有著無可估量的好處。
修煉不知時日過。
當蕭辰從深沉的感悟中醒來,隻覺神清氣爽。
他嘗試施展《流光遁影劍》的基礎步法,結合《靈狐幻月步》的狐族本能,身形在小範圍內閃轉騰挪,竟比之前更加流暢迅捷,隱隱有了一絲“劍隨身走”的意味。
若此刻有劍在手,威力定然不凡。
他又嘗試以爪代劍,模擬《上清截天劍典》的禦劍法門。
他人立而起,兩隻小爪子笨拙地掐了個劍訣,眼神卻驟然變得銳利而專注。
儘管劍意未成,但心境的提升已經讓他將劍意的一絲意境刻入真靈之中。
這一刻他彷彿穿越時空,看到了前世那個白衣勝雪、禦劍淩霄的自己。
一股難以言喻的孤高與懷念湧上心頭。
“真是懷唸啊……”他輕輕歎息。
這股對前世的懷念,如同投入心湖的石子,漾開層層漣漪。
蕭辰並未沉溺其中,而是以一種前所未有的超然視角,去審視那段作為仙鶴的漫長歲月。
那些逍遙雲間的自在,那些救死扶傷的善舉,那些目睹人間悲歡的觸動,乃至最後麵對背叛的不甘與憤怒……
無數情感的記憶碎片,此刻不再是模糊的背景,而是變得無比清晰,無比深刻。
他忽然明悟,自己重活一世,最大的財富並非前世的功法記憶,而是這融合了仙鶴超然、人族情感與狐族本能的全新命運。
作為仙鶴,他雖親近自然,卻終究隔著一層紗。
而這一世,擁有如此豐富情感感知的狐身,讓他真正理解了何為“情”,何為眾生之心。
“我之道心,當從‘明心見性’開始……”蕭辰心中澄明。
““而我的‘情’,便是這再世為狐,對生命的珍視,對溫暖的眷戀,對守護的渴望,以及對大道不變的追求!”
就在這明悟升起的刹那,異變陡生!
他體內那一直沉寂的、源自始祖的九尾天狐血脈,彷彿被這股強烈而純粹的“再世之情”所引動,竟自行緩緩運轉起來!
《九尾天狐秘典》中【情靈祭祀法】的奧義自行浮現心田。
“原來如此……情靈祭祀,化戾為祥。”
“我所感悟的這‘再世之情’,雖非天地間淤積的有害**,卻是我自身產生的、強烈而純淨的情感意念!”
“它同樣可以成為點燃‘情靈淨火’的第一縷薪柴!”
蕭辰福至心靈,立刻引導這股澎湃的情感洪流,按照【情靈祭祀法】的路徑運轉。
他以意念為引,將那份對前世今生的感悟、對家人的眷戀、對夥伴的責任、對未來的期盼,所有複雜而真摯的情感,儘數投入血脈深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