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申堂 第527章 木船
這艘船全身為木,看上去無比的古老。
「趙伯啊?你從哪兒弄來這艘船啊,這麼老。」
趙伯聽完王驍說的,站在原地笑了笑。
「嘿,小驍,我可跟你說啊,這艘船可大有來頭,這可是我祖宗傳下來的船,南宋時期的福船,寶貝著呢!」
王驍聽完愣了一下,說道。
「福船?福建製造啊?這船看起來不像是運輸東西用的啊,打仗的吧?」
趙伯見他這樣,笑了一聲說道。
「小驍,這你可說錯了,這船不僅能打仗,還能運輸!來,我帶你看看這老家夥。」
在跟藍新月確定航向之後,船一開,趙伯拉著王驍便下了船艙。
雖然明代有鄭和下西洋的壯舉,但從造船技術的普及性、成熟度、產業規模和船舶效能的綜合指標來看,宋元時期特彆是南宋和元朝,被認為是中國古代造船業的頂峰。
南宋偏安東南,依賴江南財富和海外貿易,刺激了對大型、高效能海船的巨大需求。
無論是南宋的市舶司收入,還是元朝龐大的漕運用於海上運糧,和海外擴張需求,都推動了官營和民營造船業的大發展。
在前代技術基礎上,宋元時期的造船技術實現了係統性的突破和標準化。
王驍跟著趙伯一路下了船艙。
第一個就是水密隔艙。
「這是中國造船術最偉大的發明之一啊。」
王驍打眼一看,結構是用隔艙板將船體分成多個互不連通的艙室。
這使得它的抗沉性極強,即使一兩個艙室破損進水,也不會蔓延到其他艙室,船舶依然能保持浮力。
也可以增加結構強度,隔艙板起到了支撐肋骨的作用,使船體更堅固。
更是便於管理貨物,可以將不同貨主的貨物分艙裝載,方便管理。
「來來來,小驍,你看這兒,雖然有點破損我沒管,但是也是方便你觀察了!」
王驍看見了之後大驚,這個是榫卯結構與鐵釘加固。
船體主要結構采用精巧的榫卯連線,使其具有很好的韌性。
同時廣泛使用鐵釘如鏟釘、鋦釘進行加固,使連線處無比堅固。
這種「軟硬結合」的結構能有效抵禦風浪的衝擊。
王驍看完感歎一聲古人的智慧真是深不見底,趙伯拉著他走到了「武器倉」。
這艘船上也有自己的「武器係統」。
王驍看著這艙內遠端有弩炮、火箭(火矢一類)、早期火炮,類似碗口銃一類的東西。
看了看櫃子上的東西,就隻是刀、槍、弓弩等,還存放著應急用的小船、浮木。
「這可真是納進天下物啊,趙伯啊,這一艘船能放多少東西?」
趙伯想了想,站在原地搓了搓手,隨後說道。
「如果僅僅算重量的話,五百噸下不來,鄭和下西洋的那艘纔算大嘞,能放下一千到兩千噸!我這艘也就是小巫見大巫了。」
王驍站在原地看著四周,隨後又回到了甲板上說道。
「趙伯啊,上麵是誰開船呢?」
趙伯看了看,指著上麵說道。
「你說開船的啊,你趙傑哥,今年也三十了,沒比你大多少。」